第667章 快进3--“41式”坦克和“41式枪族”

1941年12月份。

军工产业发展的好消息同样不断。

先是仿制的“56式半自动步枪”及“56式班用机枪”经过了严格的环境测验,并经独立支队士兵试用两个月后,经历了再次优化后终于正式定型,被老家大佬(在张云建议下)命令为“41式半自动步枪”、“41式班用机枪”。

divdaa-faye=

”iage

”oure=

”er

”=

”iure

”grou-id=

”1

”igr=

”{{iage_doa}}{

”iage_ye

”:1,

”iye

”:

”iage

jeg

”,

”oure

”:

”er

”,

”web_uri

”:

”novel-i-r

d2191d7d95d74af2b86e765aadf66

”,

”widh

”:634,

”heigh

”:422}

”al=

”iurede

”grou-id=

”1

”56式半自动步枪

divdivdaa-faye=

”iage

”oure=

”er

”=

”iure

”grou-id=

”2

”igr=

”{{iage_doa}}{

”iage_ye

”:1,

”iye

”:

”iage

jeg

”,

”oure

”:

”er

”,

”web_uri

”:

”novel-i-r

ee433114e1dbbf9ea052de47e81e8

”,

”widh

”:800,

”heigh

”:532}

”al=

”iurede

”grou-id=

”2

”56式班用机枪

div巧合的是,这两款枪械定型后的模样与后世简直一模一样,甚至保留了三棱军刺的设计。

随后,云烟枪械厂四处抽调合格工人,开始了大规模生产两种枪械,并逐步推动独立支队换装事宜。同期大规模生产的,还有被称为“41式子弹”www.youxs.org。

之前,张云也已经将部分定型的“41半”、“41班”步机枪送往了总部和老家,供大家参谋试用。41枪族质量较轻、射击精准、后坐力小、质量可靠、易于维护等等优点,赢得了总部和老家大佬们的一致好评。

不过,考虑到这两款机械需要新弹药,www.youxs.org、三八式步枪弹等各类子弹,装备了近百万各类枪支,总部和老家决定暂时不安排自家两家兵工厂生产该枪械,而是以生产老式枪械为主,先行维持部队战斗需要。

等后续张云这边的枪支产能上来了,再考虑其他部队的统一装备事宜。

第二个好消息,则是八路军第一款制式坦克,t34坦克,也已经进入了试生产阶段。

相比吉斯5卡车,生产t34坦克的难度显然更大一些。

同时,为了完善军工产业链条,张云决定,除了优质钢铁、汽油等还是由自已套现解决外,包括柴油发动机、电机、电线、火炮、镜片等等在内,全都都由云烟厂自行生产。

这样一来,想要制造出一辆t34坦克,那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发动机工厂、电动机制造厂、玻璃制造厂以及仪表制造厂等等一系列相关产业支撑。而这些配套产业所涉及到的领域,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宽泛的范围。

幸好苏联所提供的t34坦克工艺文档可谓是详尽至极,其中不仅涵盖了这些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工艺流程,更列出了所需的一应设备清单。同时,随文档一同派遣而来的工人队伍中,同样有生产此类配套部件的专业工人。

如此一来,原本令人担忧会延误坦克生产进程的局面得以避免,甚至云烟厂还以惊人的速度成功构建起各个零部件制造厂,补足了大量的产业短板。

不得不说,在大佬的努力谈判和苏联的大力支援下,云烟厂这一波算是一夜暴富,军工产业能力迅速得到了质的提升。

divdaa-faye=

”iage

”oure=

”er

”=

”iure

”grou-id=

”3

”igr=

”{{iage_doa}}{

”iage_ye

”:1,

”iye

”:

”iage

jeg

”,

”oure

”:

”er

”,

”web_uri

”:

”novel-i-r

07e8321eafaebe45315148886adba196

”,

”widh

”:998,

”heigh

”:666}

”al=

”iurede

”grou-id=

”3

”t34坦克,战斗力远超德国4号坦克,苏联二战功臣

div不过,虽然坦克工厂的坦克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但军工专家测算云烟坦克厂的坦克产量却不会太高,月产不过20余辆罢了。毕竟生产线只有一条,苏联熟练工人数量也不多,且各配件也需要安排苏联工人指导和生产,生产一辆t34坦克所需要的工时和工人数量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乐观估计,等半年或者一年后,随着中国工人逐步掌握这些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并可以大规模复制坦克工厂了,那才到八路军爆坦克海的时候。

当然,需要汽油等战略物资跟得上。

最终,按照张云的建议以及借鉴苏联的武器装备命令方式,这款仿制的t34坦克,被老家大佬们命令为“41式坦克”。

这款41式坦克,在目前的中国战场自然是够用了,毕竟小鬼子也没啥好用的坦克。

可惜苏联方面还得10多年后才能研发出t54坦克,也就是后世的59式,要不然坦克装备一步到位,直接都能用到70年代,完爆什么虎式、潘兴啥的!

第三个好消息,自然是来源于苏联附赠的两款火炮了。

虽然苏联方面仅仅是提供了技术和工艺文本,并未向八路军提供产业工人,但如今云烟厂生产105毫米榴弹炮也有快两年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产业工人,沉淀了很不错的火炮生产工艺水平。

借助张云提供的设备、火炮用钢,以及苏联火炮工艺文本,云烟厂的火炮车间很快就仿制出了苏联1931

1937型122加农炮、zi-376毫米加农炮两款火炮,性能基本与苏联火炮保持一致,并随后被老家命名为“41型122毫米加农炮”、“41型76毫米加农炮”。

不过,经过张云以及老家、总部们研究讨论后,考虑到华北的地形和道路条件,比较了火炮的易维护和重量等因素后,最终决定安排云烟厂大规模生产41型76毫米加农炮。后续,这款火炮将作为团级压制火炮,先行装备独立支队,随后提供给各团各部队。

至于另外的一款41型122毫米加农炮,则是最终暂时搁置,仅仅少量生产并作为技术储备。

而八路军仍将继续列装仿制的美国m2式105毫米榴弹炮,并作为八路军师级火炮。不过,这款火炮也被老家命名为“39型105毫米榴弹炮”;仿制的鬼子九四式山炮,也被老家重新命名为“39型75毫米山炮”。

至于目前生产的迫击炮么,不配拥有专门的名字,仍然称呼为60毫米、82毫米、120毫米迫击炮,此外老家兵工厂还鼓捣出来了150毫米迫击炮,但并未大规模生产。

历史上,解放军最终放弃了仿制105毫米榴弹炮,而是保留了更具作战潜力的122毫米榴弹炮,除了当时八路军拿不到105毫米榴弹炮的生产技术外,自然是因为122毫米加农炮潜力更大,可以发挥出很多作用。

相比之下,后期105毫米榴弹炮近距离作战可以被各种火箭筒替代,远距离作战又赶不上122毫米加农炮的射程和威力。因此到了90年代,就连欧美国家也都放弃了105毫米榴弹炮,转而重点关注155毫米榴弹炮了。

不过,那都是几十年后了,那时候各国都不缺牵引车辆,道路条件也都极大改善。

如今八路军部队不仅已经拥有数百门105毫米榴弹炮的存量,且这款美国火炮炮组人员更少,且更容易维护保养,重量更轻,反而更适合目前的华北道路条件。

此外,目前老家大佬们还在跟苏联沟通,申请以更多的机床为条件,引进苏联m1939型37毫米高射炮和m1939型85毫米高射炮技术,以补齐目前的火炮生产领域空缺。

…………

军工产业发展的好消息不断,可惜飞机制造方面却遇到了小小的挫折。

张云前世只是一个伪军迷,实在是小瞧了苏联二战初期经典战斗机雅克1型飞机的生产难度以及配件的复杂程度。

一架战斗机需要的零部件之多,之复杂,实在是让人惊叹,需要众多的零部件厂支持。但是苏联方面考虑到自身目前紧缺飞机,能提供给八路军的航空产业工人数量有限。

在张云提供的生产设备和各类零部件后,云烟战斗机制造厂确实制造出了几架下线的飞机,且也能飞上天空。但张云统计发现,里面的绝大部分部件竟然都是自已提供的。

考虑到提供这些部件需要消耗之前缴获加成的飞机存量,而目前的200余架飞机存量也就能支撑300-400架飞机的生产工作,张云果断叫停了这种由自已提供绝大部分配件,苏联工人组装的模式,开始按照坦克生产模式,大规模建设零部件厂了。

只是这样一来,重新生产出质量可靠、产量稳定的战斗机,就得需要更多的时间。

毕竟,坦克因为零件出了问题,也就是趴窝,但是飞机出了问题,可是要死人的。

哪怕最乐观的估计,云烟厂也要到1942年年底才能实现这款飞机的可靠生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