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 15 章

李梦婷挤过去看了然后又挤出来, 拉着聂娇燕说:“还真是孟玉兰,她怎么在这卖东西?”

“卖什么?”聂娇燕露出嘲讽的表情,“你不是跟我说上次看到她和她爸爸。”

“卖春联, 福字。”

“那才几个钱?”聂娇燕嗤笑一声。

“我看到了,两三块一个,要不我们过去买东西, 让她丢脸?”

聂娇燕却摇头:“才不要,这里这么多人, 我才不要跟她扯上关系, 而且, 让她丢脸我也被人看笑话了。”

李梦婷点点头, 犹豫地说:“那怎么办?”

聂娇燕想了想:“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啊?”

“你别管。”聂娇燕笑着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大哥大。

李梦婷见了露出羡慕的表情, 聂娇燕家里对她可真是宠,竟然给她买这么贵的东西。

……

一会儿工夫,孟玉兰就卖出了三十多块钱。

刚才那个女人买了五对春联, 其他的东西也拿了不少,说是家里亲戚多,多买点, 每家都送去,挑了好些个款式。

这一单就二十几块了,孟厚德收了钱, 红光满面,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他刚才也没说什么, 就是学着孟玉兰的方法介绍了几句。

其他人也零零散散买了一点。

孟玉兰这边收钱找钱,手上有些忙不过来,孟厚德也在极力推销,虽然他最笨, 但是东西确实是好东西,所以他只要简单说几句,人家真想买的就会买了。

而且孟玉兰这个买二送一的活动,大家看着都觉得新鲜,有些占便宜的就会买两对小的春联,再让送一对。

这样一来,三对春联只要两块钱,这样怎么算都很划算。

店里买三对至少六块钱呢。

孟厚德心想,要是照这样,一天可能赚不少呢。

他正喜滋滋地在心里盘算着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忽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城管来了。”

旁边刚来的几个摆摊卖东西的,立刻卷东西就跑,嘴里还念叨着:“怎么今天这个时间来,平时不都是下午吗?”

孟厚德还是第一回遇到城管,愣在原地还不知道要怎么做,看到别人跑了,他才问孟玉兰:“我们也要跑吗?”

“当然要跑。”孟玉兰已经在收拾东西了,她抓起床单的两个角,一包一扯,就把所有东西都卷了起来,“爸,你快点,拿上东西。”

孟厚德连忙点头,他捡起摆在一边的广告纸板和掉出来的两个挂历。

城管来的很快,好几个城管分头抓,跑得快的两个摆摊的已经没影了,孟玉兰没有跑远,而是找了个巷子躲进去。

可是孟厚德却被抓到了。

孟厚德手上并没有什么东西,但还是被没收了,好在没把他带到城管队去,要不然还得罚钱。

这时候摆摊最大的风险就是这个。

怕城管来抓。

可是孟玉兰昨天没事的时候,跟旁边摆摊的人闲聊打听了,说城管平时都是下午来,而且来了也只是把人赶走就行了,也不会抓人,而且等一会儿城管走了,还能出来摆。

今天却很奇怪,上午就来了,还抓了人,收了东西。

孟玉兰心有余悸地想,还好她跑的快了一点,还躲了起来,要不然被抓住,自己带出来的这些东西就没了,要是想弄回来,肯定得交钱,还没赚到多少就得交罚金,那可太倒霉了。

她觉得哪里不对劲,可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城管为什么今天这样反常。

孟厚德被收了东西就去找孟玉兰,孟玉兰躲在巷子里的破家具后面,孟厚德没看到她,孟玉兰也没往外看,孟厚德就走过了,找来找去没看到,他以为孟玉兰回去了,就转头回了家。

……

躲了十几分钟,孟玉兰探了个头出来看,城管没见走,孟厚德也不见了。

孟玉兰想了想,抱着床单从巷子另一头走了。

好不容易今天好像生意不错,能够赚点钱,没想到城管来了。

这下生意没得做,她纠结着是不是应该回去。

可是这样回去,才卖了四十多块钱,虽然赚了三十块,可是距离她的目标差的太远了。

只剩下半个月时间卖,照这样的进度,进的六百块的货都卖不完,更别提再去进货赚钱了。

孟玉兰皱眉想了想,她不能回去。

这里有城管,她就换个地方,路上不能摆,她就推个车到各大小区各个院子去叫卖,就像是那些卖打糕和卖豆腐脑的商贩一样。

她想好之后,转身就去了旁边的小区。

这个小区是新建的居民楼。

孟玉兰在门口摆了半天,也没看见几个人。

有人下来,孟玉兰就会招呼,“春联,年画,挂历有需要的吗?”

孟玉兰长得好看,不管买不买,都有人多看她两眼。

“小姑娘,你一个人跑出来卖这个啊?不上学啦?”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妈走到一边看来看去,盯着孟玉兰,可是并没有要买的意思。

孟玉兰也不在意,回答道:“上学,要开学了,卖点东西赚学费。”

“哟,是吗?那还挺好。”说完人就走了。

见没人看,孟玉兰蹲下来把春联再摆好,想着再摆半小时,快中午了,一会儿那些家庭主妇们就都回来做饭了。

果然,她想的没错。

等到那些主妇们骑着自行车回家,就有人过来问了。

马上要过年,家家户户确实都需要这些东西,一般的主妇平时也没时间去逛街,路上看到摆摊的也不会注意,但是在家门口就不一样了。

孟玉兰就摆在正门口,要进小区就能看到。

所以看到就会去想,自己家是不是需要。

家里没□□联的,自然会停下来问问。

一个推着自行车的阿姨走了过来。

“这春联怎么卖啊?”

写好价格的广告纸板弄丢了,孟玉兰只能自己报价格。

“价格都很便宜,春联小号的一块钱,中号两块,其他的也都差不多这个价,多买有送,买二送一,买四样送两样。”孟玉兰眼尖,见对方看着一对大号的春联,就拿起来递给她,“这春联都是新款,字体颜色都好看,商店里卖得可贵了,一对就得五六块呢。”

“买二送一怎么送的?”

一听这话,孟玉兰就知道能卖出去,于是笑着说:“就是买两样送一样小号春联,要是买的多,不想要小号,也能送别的。”

阿姨听了觉得不错,就蹲下来说:“行,那我挑一挑,家里正好没□□联,打算等放假了再去呢,你这来的倒是巧。”

孟玉兰热情地给她推荐,“这个好看,箔金字的,字大又显眼,洋气了,别家可没有,到时候贴在门上,阔气的呢。”

阿姨本来看中的是别的款式,听了孟玉兰的,似乎有些心动。

确实这箔金字的看着不太一样,红底金字,闪闪的,很是喜庆。

“这个才五块钱,比普通的也没贵多少,但是看起来可就好多了。”孟玉兰看这阿姨的穿着就知道是个兜里有钱的。

她穿的呢大衣,就是孟玉兰上次在商场里看了舍不得买的。

“行,这个拿两对吧,其他的这年画和福字也每样拿三个,一共多少钱?”

孟玉兰:“一共十九块钱,你买了八个东西,我再送你两个挂历,这挂历卖三块一个的,你自己放家里用或者拿来送人都很好。”

“好,谢谢。”阿姨礼貌地朝孟玉兰笑了笑,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两张大团结递给孟玉兰。

孟玉兰找给她一块钱,把东西都卷好递给她。

这时候又有其他人走过来。

“刘姐,买什么呢?”

“买了几对春联回去。”

“是吗,我看看。”

“还真不错,我也拿两对这个。”

接二连三来了一些中年妇女,都是刚下班回来。

兴许是这些人都是认识的邻居,所以一开始那个阿姨买了箔金字的,后面的大部分都是买的这中。

本来也没差多少钱,箔金的只有大号的,普通大号也要三块,两块钱说多也不多,既然别人家能用,我家肯定也能用。

孟玉兰看人多了起来,又扯着嗓子喊,想要吸引那些在家的人。

“卖春联,年画,福字,挂历,买二送一,买的多送得多,就卖今天一天,快来看快来瞧。”

这一招果然有用,要是之前没人围着的时候喊,估计有人看到了也不会下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

孟玉兰的摊位前已经站满了人,她这一喊,别人家打开窗户往下一看,就能看到这里这么多人围着,就算是不买东西,也会好奇来看看。

要是有想买的,肯定会下来。

来的人多了,就有人挑三拣四想砍价。

但是孟玉兰一直笑盈盈的,就说买二送一,多买多送,价格本来就便宜了,东西品质也好。

那些挑剔的人也就只是嘴上说说,但其实还是会买。

而且听到孟玉兰说只在这摆今天一天,又有多买多送的活动,每个人都没少买。

中午两个小时。

孟玉兰就卖了十几单,每单平均十块钱,两小时卖了一百多,加上上午的钱,一共两百二十块钱。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钱,鼓鼓囊囊的,心里越来越踏实。

这才是真正开始赚到钱。

孟玉兰带出来的东西都卖的差不多了,特别是箔金春联,已经所剩无几。

这时候也没什么人,各家各户都在做饭,香气飘出来,孟玉兰的肚子都开始叫了。

她把剩下的东西用床单包起来,就准备回去。

路上孟玉兰遇到一个挑担子卖打糖的老爷爷,敲着铁锥,发出叮叮当的声音。

老爷爷身边围着一圈小孩,都是拿着零花钱来买打糖的,一个个手上拿着五角,两毛,眼巴巴地看着担子里的打糖,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打糖其实就是麦芽糖,孟玉兰小时候很喜欢吃。

白色的打糖,用刀一块一块的切下来称重卖,一点点就能吃半天。

这中糖在吃的时候特别的硬,在嘴里面含一会就变软了,齁甜,但是在这个年代,这中糖吃到嘴里就会有一中满足感和幸福感。

后来她去了外地,就没怎么见到了,再后来,想吃都没地方买。

孟玉兰也停下来。

等到小孩都买完跑了,老爷爷看向孟玉兰:“要买点不?可以尝尝,可甜了。”

他递给孟玉兰一小块打糖的边角料。

孟玉兰接过来尝了口,还是熟悉的味道,粘牙,特别甜,在嘴里甜味扩散,能够持续很久。

“给我称一斤吧。”她爽快地说。

以前小时候都是买一点点,今天赚了钱,多买点放家里,这天气这么冷,放久一点也不会坏。

“好嘞。”

……

孟玉兰带着一斤打糖回家,在二楼碰到了林阿姨的孩子在门口玩青蛙玩具,孟玉兰掰了点打糖给他吃。

小家伙奶声奶气地说了声谢谢。

孟玉兰:“不用谢。”

她说完就上楼了。

家里的门没关严实,她一推就开了,屋内孟厚德坐在凳子上和人说话。

“哥,我听嫂子说了,你咋想的,怎么跑去摆地摊了?给你工作都不干,厚文哥帮你找人安排的一个月给你开四百块钱,多好啊,你这都不领情,不给人面子,你是不是因为坐牢的事情记恨上了。”

“不是。”孟厚德有些犯难,他在家等了孟玉兰很久都没见她回来,又出去找了一圈,还没找到就回来准备做饭,这时间已经一点多了,别人家都吃完了。

刚淘好米,孟芳就来了。

孟芳语气认真:“其实那件事我们私下说说没什么,让他补偿你就是了,但你要真因为这个和厚文哥闹生分了,那可不行的。”

作者有话要说:  留言送红包喔

还有两章会晚一点,可能十点和十二点吧

推荐基友的年代文《九零致富经》—雍春昭

宋知玉年轻时过得兵荒马乱,老了也是一身劳碌,一辈子没过上好日子。

出生农村,好不容易摆脱了刻薄后娘和把她当牛马使的弟妹,嫁到城里以为能过上好日子。结果刚出嫁不到三个月,丈夫出车的路上出了车祸,当场死亡,从那个时候起,就冒出了她是扫把星的流言。

等再过上两年,撞上下岗潮。

公公和婆婆连带着小姑子的老公,一家人都整整齐齐下岗。

不吉利这顶帽子更是死死地戴在了宋知玉的头上。

为了闺女,谁来说她都忍着,本以为就要这么唯唯诺诺一辈子,没想到一睁眼,她竟然回到了刚嫁人没多久的时候。

宋知玉决定挺起脊梁,不再去听那些流言蜚语。

什么扫把星进门,天克家人。

老娘够有钱。

你们就得把我当财神看!

她要赚到足够的钱,把她女儿养地白白胖胖,不会连上学的那点钱都拿不出来要到处求人。

至于老公……

先救回来再说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