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得到了认可

真不愧是参联会高度评价的军事家和战略家,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提到作战,韩霖强大的能力瞬间就展示的淋漓尽致,史迪威顿时大为叹服,他的看法正好被韩霖给说中了,两人有着惊人的一致。

“韩先生,我现在知道为什么美国的参联会成员,对你的战略战术能力,是如此的推崇了。你的答案和我设想的完全相同,我也是打算在十月份开始对日军发动进攻。”

“半年的时间,你所说的这些训练,我会逐一落实到位,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作战的时候才能减少士兵的伤亡,达到预定的效果,军人为国家具有高度的牺牲精神,但是身为指挥官,却必须要考虑以最小的伤亡换来最大的战果。”史迪威说道。

按照美国的训练方式,新兵接受两个多月的训练,合格后就可以参加作战,但驻印军却不是这样的安排。

驻印军是在春城经过严格的体检,每当运输机经过驼峰航线到春城,他们就分批坐返程的飞机到兰姆伽,一架飞机只能运载不到三十人,一天也就是几百人的运输量。

首批参加训练的部队都结束新兵期了,还有没训练的士兵在春城等着上飞机,四个月的时间运输了三万两千人。

作战考验的不只是单兵作战能力,更讲究炮兵部队和装甲部队的协同,与友军的协同,后勤支援和保障,情报的搜集等等,是有很多因素牵制的,因此,驻印军的反击日期就必须要延长。

“韩霖,你认为驻扎在缅甸的日军,会如何应对我们联军的缅北作战?”史密斯问道。

“史密斯先生,这个问题问的有些早了,我只能给你一个方向性的推测,驻印军一旦开始向缅北发动进攻,为了防止英美军队和山城政府军队组成的联军,重新打通滇缅公路,或者是修筑利多公路,国内得到美方物资的增援,日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切断联军的后勤补给线,削弱联军的威胁性,所以,他们对印度发动进攻的可能性最高。”

“为此,我专门设立了一個东南亚情报研究室,专门搜集日军的相关情报,主要针对的有四个国家,菲绿宾、泰国、缅甸和印度,陆续就会有情报提供给联军,实际上,我这个特勤局联络处的职能,更多是偏向于情报方面的支持。”韩霖说道。

他知道后续即将发生的事情,可现在说还有点早,说多了,他就不是军事家和战略家,而是预言家了。

一方面,驻印军的训练基地远在兰姆伽,日军对驻印军的情况不了解,认为只是美军在帮忙训练山城政府的军队,却没有想到这次支援的力度如此惊人,全部实现美式装备,是致命的威胁,因此,作战的重点不会是兰姆伽。

另一方面,日军一旦感觉到三方联军会对缅北的局面造成威胁,他们会酝酿对印度发动作战,具体的目标是英帕尔,这里是盟军在印度的主要军事和仓储基地,也是驼峰航线的印度起点,以这样的方式分散自身的压力。

历史上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也叫做利多公路,是印度利多经缅甸密支那至中国滇省边境畹町的路段,这时候已经开始修建了,只不过,通行没有几个月,日本就投降了。

“既然这个情报研究室是搜集东南亚各国的情报,协助盟军的行动,韩先生把部门编制和预算报给我,我来给你批经费,并且提供必要的保障。”史迪威毫不犹豫的说道。

把我折腾了半晚上,总算是有所收获,既然战区司令愿意出这笔钱,我就没必要再找海军情报局了。

“司令官,与特勤局合作是政府授权海军部的海军情报局,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合作,您身为战区司令,这样做不合适,还是交给我们来操作吧!”史密斯就不答应了。

他作为海军情报局与特勤局的联络人,自然更注重海军的利益,不会坐视任何可能出现成绩的机会,从眼前溜走,这是他的职责。韩霖的特设情报部门,不出成绩是不可能的。

“也可以,但情报研究室的情报,必须要做到与我的战区共享,就如同你说的,这是美国政府和山城政府的合作,首先要考虑到国家利益,并不存在海军和陆军任何一方。”史迪威说道。

他也不是非要把特勤局东南亚情报研究室纳入到战区的范围内,给予支持是对韩霖的一个态度,可情报的知情权,这是必须要拿到的,毕竟韩霖的情报能力不容置疑。

“当然,共享情报这个事情绝对没有问题,这是隶属于山城政府军委会特勤局的特设部门,并不属于信息技术交流办事处的下属部门范围,只是我们海军情报局有政府的授权,名正言顺一些。”史密斯说道。

时间不早了,韩霖来到门外,把装着象牙扇子的木盒拿进贵宾室,放在了史迪威将军面前。虽然还有一件玉器,但在这样的场合,一件就够了,等到去兰姆伽的时候再送也不迟。

他更希望和史迪威将军私人关系拉近一些,想要调和这位美国将军和蒋总裁之间的矛盾,那是不用想的,但是未来在美国的活动,能得到一些便利。

“将军,您也知道,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初次见面,我赠送您一件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小礼物,选择有史密斯准将在场的时候赠送给您,这表示我的心地坦荡,这仅仅只是一件朋友之间的友谊象征而已,希望您能够喜欢。”韩霖笑着说道。

史迪威倒也没有推辞,韩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再拒绝,反倒是有故作清高的姿态,中国是礼仪之邦,他是知道的。

打开古色古香的长条形木盒,他顿时就被吸引了,他喜欢中国的文化,一看就知道是把折扇,外面用锦缎做了扇套,轻轻的打开,竟然是名贵的象牙材质,看起来有些年数了,上面有一副画,在中国有名的梅兰竹菊四君子,韩霖送的这份礼物,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要是韩霖送给他金银珠宝,他绝对不会接受,可是这种东西他是最为喜爱的,几次来到中国,也收藏过几把折扇和团扇,但要说价值,全部加起来也无法和这一把相比。

“非常感谢韩先生的馈赠,我很喜欢你送的礼物,特别是梅兰竹菊的绘画,在中国是有着特使寓意的,我就收下了。”史迪威说道。

也幸亏他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所以知道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寓意,这也是韩霖借着这件礼物,对他在中国战区的表现,给出一种高度赞赏和推崇。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