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大汉一方的从容不迫,大宋的诸位君臣此时的脸色都颇为难看。
“可恶,到底是什么时候?”相比于赵匡胤,赵光义的养气功夫终究差了一些,面对自家机密被窃取的这件事情忍不住破口大骂,“这该死的同舟阁,这种东西都敢卖的吗?”
“铠甲的图纸与制作工艺被窃取再正常不过。”相比于赵光义,赵匡胤要更为冷静,“能在一年时间就把生意遍布天下的神秘组织,找机会收买一些工匠,或者直接把工匠派到军器监。都是很合理的。”
“臣失察。”赵普作为丞相,百官之首,主动占了出来承担责任。
且不提丞相的身份,大宋情报组织的建设,赵普多有参与,结果竟然被同舟阁轻易的混进了军器监,单论这个,他都是失职。
“能在你的人监视下混进来,同舟阁的人本事不小啊。”赵匡胤的话语里听不出情绪,“神臂弩的图纸保存情况如何?”
“沈尚书回答,并没有发现神臂弩图纸有动过的迹象,也没有发现监造神臂弩的工匠们存在什么问题。”赵普回答道,“毕竟神臂弩乃我大宋重中之重,沈尚书在选择工匠时多方彻查,并未发现有什么可疑人员。”
“即便如此,也不可轻易就收手。”赵匡胤道,“不可放弃对这些工匠的监视。”
“臣遵旨。”赵普躬身一礼。
“另外,你也派人去同舟阁一趟。”赵匡胤道,“问那里的人买一份明朝铠甲的图纸,再买上一百套明朝铠甲。”
“是。”赵普道,“不过陛下,臣有一个猜测不知当讲不当讲。”
“想说什么就直说,没必要在这种时候吞吞吐吐的。”
“陛下,臣觉得,这同舟阁似乎是有意抹消古今差距。”
“哦?速速讲来。什么叫有意抹消古今差距?”赵匡胤似乎是被赵普的话题挑起了兴趣。
“陛下觉得,我大宋相比于大唐,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赵普的话语让赵匡胤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时至今日,当知道洛阳是大唐的时候,他不可避免地生出了一股豪情——让大唐来见证大宋的强大。但是赵普的话提醒了他一点:大宋对比大唐,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麾下的文臣武将吗?不是。赵匡胤对自己的文武有清楚的认知:帐下的文臣武将着实是一世之杰,但是说文武质量超过大唐?即便他再自信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那么是自己麾下的士兵们吗?也不是。大宋的士卒可能会很强,但是大唐的士兵绝对不弱,三百年的积威,数个被灭亡的国家可以为唐军的强盛做出最好的注解。
那么是自己吧?恐怕也不是。自己虽然可以称得上一句文韬武略,但是在那位太宗陛下面前恐怕也是有所不及。
既然君主、文臣武将、麾下士卒都没有优势,那么自己的优势来源于哪里?
赵匡胤有些明白了,大宋与大唐最大的差距点在于……历史。
大宋能够完全碾压大唐的地方就在于历史的差距:大宋诞生于大唐之后,对大唐的人物可以通过史书进行充分的了解。但是大唐对大宋则是一无所知。
孙子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宋确实是占尽了优势。
“看来陛下已经想明白了。”看着赵匡胤的表情,赵普恰到好处的开口了。
“所以,同舟阁现在在做的,是要拉平这种差距?”赵匡胤看向了赵普,“他们想让战争的外在干扰因素降到最低?”
“他们更想看到是个人能力而非时代差距决定战争的胜负。所以,针对时代差距带来的优势他们会想办法拉平。”
“但是不可能完全拉平。”赵匡胤笑了笑,“就算是拉平了,我大宋又怕过谁来?如果能因为这种小事就暴跳如雷,那岂不是说我等个人能力一无是处?”
赵光义略带羞愧地低下头去,被赵匡胤这么一说,他也感觉到自己刚才的话语似乎是有些失态。哥哥刚才的那几句话,似乎就是专门对他讲的。
“不过这样的话,那再向同舟阁购买一些大明的情报吧。”赵匡胤道,“毕竟是在我大宋之后唯一出现的朝代,必然有其强盛之处,不可小视。”
“臣遵旨。”
“说起来,我宋朝的那几位‘贤哲’如何了?”
赵光义不知怎得,总感觉自家兄长似乎是话里有话,在“贤哲”两个字上咬的格外重。
“那几位先生现在还在稷下学宫聆听圣人教诲,尚未归来。”
“他们倒是闲适!”赵匡胤冷哼了一声。
“毕竟圣人在侧,那几位先生想要随侍左右也是应有之理。”
“多派人盯着点。你也应该明白,笔杆子有的时候比刀把子还要让人难受。”
于此同时,一个人来到了司马光的府邸门前。
“不知先生尊姓大名?小的也好向老爷通传。”
“鲁人曾参,特来拜会。”
门房进去不一会儿,司马光直接走了出来。
“末学后进,竟然劳动先贤大驾光临,快请进。”
“请。”
二人登堂入室,分宾主坐定。
“先生从临淄来?”
“正是。”
“不知朱先生等人可好?”
“朱先生之道,与老师颇有不同,之前稷下学宫也来了一人,名唤王守仁,这一年里与朱先生、老师坐而论道,不亦乐乎。”
“那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老师……他又想周游列国了。”曾参开口便是个大新闻。
“什么……居然选择在这种时候?”
“那王守仁有个理论,老师颇为赞同。道是:知行合一。”曾参道,“因此老师想亲眼见证一下,后世不同时代的风光。”
“夫子周游,当震惊天下,只是不知这与先生此次前来有何关系?”
“老师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拜访各国,首先就要知道各国的历史。听朱先生言,您是宋国第一史家,着有一本《资治通鉴》,不知在下可否抄录一份带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