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乾清宫
朱棣有些不开心。
查了刘观和其党羽之后。
国库算是彻底丰盈了起来。
昨日夜晚,夏元吉便已经将赈灾用的粮食和银子都分发出去了。
剩下的那些银钱,支撑自己明年开春北伐,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可还是遗留了一个问题。
河南和山东的灾情拖了这么几个月的时间。
都是因为这些贪官。
朱棣知道,整个朝廷的官员都知道。
可问题是,百姓们不知道啊。
百姓们只知道自己家园没了,邻里乡亲死了,朝廷没有管他们。
所以,如何收拢民心,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他之所以叫朝臣过来,就是想要问问他们有没有办法。
可惜,这些人也只是在按照古代流传下来的那些办法在赈灾。
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也没辙。
“咳咳,老五!”
朱棣叫了一声。
心中想到:这小崽子小聪明不少,说不得有办法?昨夜还说出了那么一段话,说不得有什么好办法。
只可惜,这位皇帝却没有得到回应。
“朱高毅!”
“到!”
骤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正在梦中‘回忆’自己初中高中大学课本的朱高毅猛然一怔,大喊了一声。
可当他清醒过来之后才意识到。
自己不是在课堂上面,是在乾清宫啊!
自己面前还有着几个尚书,几个皇子和一位皇帝呢。
“爹…”
他刚想要开口说话。
却听得旁边的顾佐开口了:“秦王殿下,皇上召集议事,怎么可以这般懒散。”
额…
朱高毅愣住了。
大哥,我才十岁啊,虽然被封秦王,可没开府没封地。
老爷子叫我过来恐怕也就是凑个人数。
你上来逮着我喷是怎么回事?
朱高炽几个人也有些惊讶。
不是你怎么回事?你难道不知道是谁举荐的你?
就是你刚刚喷的这位秦王啊!
虽说你都察院要的就是你这种性格的人,可你多少也要给点面子,弄点人情世故出来吧?
“行了行了,老五年纪毕竟还小,嗜睡了一些,也算正常。”
朱棣摆了摆手,并没有怪罪的意思。
顾佐也只能退到一边。
“那个…嘿嘿,爹!叫我啥事啊?”
朱高毅略微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很是不好意思地问了一句。
“河南山东之地灾情如火,如今又拖了这么长时间,该如何赈灾?”
朱棣板着脸问了一句,为了防止这小子再偷奸耍滑,他忙在后面补了一句:“若是说不好,就发配琼州!”
好!朱棣,你行啊!
不是凤阳高墙就是琼州,你有能耐往西北、往东北给我再派两个地方。
“爹,夏大人和大哥都比我有经验的多,我怎么可能说的比他们还好啊,你这是在难为我。”
你这是在为难我胖虎。
现在都已经到了明朝了!
从古至今已经赈灾这么多年了,赈灾的事宜,应该都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程序才对吧?
“秦王爷,赈灾银两和粮食老臣已经送过去了。”
“然后呢?”
“之后便是各地官吏赈灾…”
“额…你们不会一直都是这么赈灾的吧?就送去钱粮,然后开设粥棚?”
朱高毅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秦王爷,有什么不对吗?自古以来,都是这般做的。”
夏元吉理所应当地说了一句。
眼中带着一些疑惑。
难不成这位秦王爷有什么其他的方法不成?
不对吗?你把那个吗字去了行吗?
只是这么做的话…最后灾民活下来的,能有多少啊?
难怪古代赈灾需要的时间那么长,动不动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合着一遇到大灾,其实就是等着他们全死干净啊?
“难道不应该是一步一步规划好了,然后去做吗?”
不是吧?大哥!玩我呢?
我知道你们古人都不喜欢去总结,但也没必要这么不喜欢总结吧?
以工代赈不知道吗?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灾区百姓们因为摆烂时间长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进而防止更多的人走向犯罪。
同时也还可以让灾区灾民们手把手地重建自己的家园,多出来的劳动力,还能够做修筑堤坝之类的工作,多好!
以工代赈可是在《晏子春秋》里面就有实例了啊!照抄不会吗?
还有,想要挽回民心,让一个皇子或者王爷去灾区溜达一圈不就完了吗?
再有…为防止有人作乱,可派遣兵士前去监督。
同时也可以让这些当兵的帮忙重建下家园,这不也是挽回百姓对朝廷信心的手段吗?
你们都不考虑考虑的吗?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