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四十三章 和平之剑

?

浩浩荡荡的北巡队伍中,皇帝陛下的心情自从离开邯郸后,便一直糟糕透顶,却又无人可以诉说。这种难以言说的苦,比起病痛的折磨,其实更让他难受。

现在他只要一想起曾经亲口服用下的那两颗药丸,就胸口发堵,那种吐的天昏地暗的感觉马上又来。他很怀疑,自己吃掉的是两个生命,正在看不见的地方用怨毒的眼神看着他。

针对皇帝突然严重起来的暴躁易怒,所有的身边人都战战兢兢,唯恐不小心就丢了性命。尤其是那些太医们,更是每天在惊恐中度过。皇帝陛下的真实病情,也只有他们这些人才知道。依靠宫廷秘传的某种药物压制住的致命隐疾,如果一旦失去了作用,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有可能,他们很想劝皇帝马上回长安,别再长途跋涉的继续折腾了!好好的修养,也许还能多活几天。但这句话,大约世间没有一个人敢出口,除非是真的不想活了。

赵王之恶,早已公布天下,世人皆曰可杀。从古至今,除了暴君桀纣那些家伙以摧残同类为乐之外,大约如此变态的人是极少。而赵王彭祖的行径,比起他们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初步估算,赵王在听信邪术的这六年多时间里,共残害有孕妇人数百,指使手下以残酷手段剖腹取胎,以此为药引,炼制所谓的仙丹妙药,供其服用。而用来当作“药鼎”的妙龄女子更是不计其数,她们大多下场悲惨……马蹄山中累累白骨,峡谷深处冤魂遍地。

当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赵王彭祖向当今天子供奉过灵药。而大为动心的皇帝早已经服用过了这件事,更是只有几个贴身心腹知道。即便如此,在皇帝敏感的神经中,他仿佛已经听到了全天下人暗中的嘲笑。

这样的过失,就算是聚九州之铁,也再难以消融。不得不说,皇帝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同意了元召关于公开诛杀赵王的主张,与他心中的愤恨难平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离开燕赵之地已经好几天了,皇帝的心情仍然难以平静。他很想把这件事从记忆中彻底抹掉,然而却很难。因为,每次来到御驾马车前请示行止的丞相元召,他脸上那种若有若无的神色,仿佛时刻在提醒着皇帝陛下,他已经知道了一切!

这当然是皇帝的错觉。其实在所有的随驾大臣和那些番王贵族眼里,大汉皇帝与丞相之间的关系,无比和谐。年轻的帝国丞相恪尽职责,不仅把这一路行程都安排得妥当当,而且还帮助赵国民众铲除了恶贯满盈的赵王,替皇帝陛下解决了危害江山社稷和皇室威严的巨大隐患,他的名声更加响亮。民心所向,功不可没!

也就是在这样各怀心事中,大队人马终于来到了出巡天下的第一个目的地,雁门关外,朔方三城。

在此镇守的边关众将和太守、各级官吏等众多人等,以无比隆重的形式,迎接了自长安而来的皇帝车驾。

塞外风尘,烽烟散尽。曾几何时,这片被铁蹄和刀箭肆虐之地,那些鲜血浸染,荒草丛生。早已经都变成了繁华和葱茏。朔方三城,真正的成为连接塞外草原和中原大地的重要枢纽。

不过是短短数年时间,就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不仅许多从来没有到过这里的朝廷大臣们和皇帝一样,都感到深深的震惊。就连那几个归降的匈奴部落王,也感到大惑不解。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片原先的烽火之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如今的样子呢?

“其实世间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不同种族之间,人们期盼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愿望,就如同根植在地里的种子一般,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疯狂生长,繁荣在望。只要外力不去无故的打扰,他们自会成长成最好的样子……这就是自然的力量,更是人心的渴望!”

说出这番话时的元召,是在他代表大汉皇帝陛下亲自组织的塞外篝火盛宴上。

天子御驾巡视边关,意义重大。几项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就包括检阅边关将士的威武雄姿和犒赏三军。

白天在朔方城外,十年汉匈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大汉骑兵精锐和重甲步兵,分别接受了在城头观看的皇帝检阅。不管是场面的宏大,还是气势的威武,都让所有观看者叹为观止,肃然起敬。

尤其是来自西域诸国的王、侯、贵族们,当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大汉最精锐部队的全貌后,无不目摇神驰,惊叹不已。随后在心中想要归附大汉势力范围,以求得其保护的决心,便更加坚定起来。西域地区虽然国家众多,但算起来都是小国。再往西去,接界的却都是些虎狼之国。以前没少受到西方的欺凌,若是寻求得东面这个强大邻居的庇护,那他们的国家安全起码有了保障。这也算是他们权衡利弊之后,不远千里来到大汉的原因之一。

夏日的草原之夜,月朗星稀,篝火连绵不绝。微风吹动长草起伏,空气中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酒香。皇帝在亲自敬过全军将校和外国贵宾们一杯酒之后,便回城安歇了。一路劳顿,他的身体确实有些坚持不住。而且这样的活动,皇帝能够御赐杯酒,对于所有人来说已是极大的荣耀了。

篝火夜宴极其丰盛。朔方三城的几位太守大人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这里面当然有经常进驻这三城地区的商贾大豪们的大部分功劳。和他们所自愿赞助的大批物资比起来,皇帝从长安带来的赏赐又算不了什么了。

现在,这些人就在不远处,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安静的停止喧嚣,以十分认真的神色听着那个年轻人的讲话。

作为代表皇帝的主持者,元召本来并不想多说什么的。这世间任何奇迹的取得,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大汉王朝强盛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现在已经初步显现,所有的周边邻国都将是受益者。而这种趋势,越往后发展就越明显。

只不过,当他那个少年时的朋友,从遥远的天山脚下而来,请求他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中,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态度阐述一下从今往后汉王朝与周边四邻的发展关系时,他略微沉吟片刻,就答应了下来。

作为匈奴族人新单于的余丹,对于维护北疆安定和民族融合在将来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讲话告一段落的元召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的笑容一如他们当年在长乐塬上初识时的模样。

“元哥儿,我是真的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你和我还能共同坐在这里,坐在我们的祖先曾经兵戎相见的地方,痛饮这杯酒……哈哈!希望那些牺牲在这片土地下的所有战士们,也能同饮这杯酒,一笑泯恩仇吧!”

年轻的大单于把手里的一盏烈酒慢慢倒进芬芳的泥土中,脸色真诚。元召也跟着敬了一盏,坐在他们周围的其他所有人神色肃然,一起洒酒于地,不管曾经是友是敌,将来不再有战争和死亡,是每一个人心头的共同愿望。

“最新培育出的粮食种子,还有一些新式的耕作工具,应该已经从长安启程自水路运往草原了。今年虽然来不及,但明年春天的播种,就可以用的上……呵呵!阴山脚下的荒地开垦的怎么样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只要有优良的品种,那边开垦出的大片土地,土质还是很好的。你派去的那些年轻人非常专业,他们懂得可真多……至于人心的安定方面,你也尽管放心,草原上的族群能够凭着双手的劳作丰衣足食,谁又愿意去拼死拼活的杀戮呢!更何况,有墨云白活佛和他弟子们的广泛教化,没有人会再生起暴虐之心。元哥儿……谢谢你给我的族人指明一条更好的活路!”

从草原深处吹来的风中只有温和的气息,不再有那些铁血骸骨以及锈迹斑斑的腐烂味道。终于领着所有族人化剑为犁,开始他们几百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余丹,在夜色中看着元召的目光里充满了感激。

元召轻轻叹了口气,与他共同喝下最后一杯酒,一切尽在不言中。也许只有长眠在脚下这片土地里的英魂,才能真正的明白,和平来的是如何不易!这也让他更加下定了决心,在今后的岁月里,无论遇到来自何方的挑衅,大汉健儿必将以铁血捍卫家园,绝不妥协半分。

不管是汉人、匈奴人还是西域人,许许多多不同身份的人,都在这个夜晚的篝火阑珊中,走过来对这个年轻的帝国丞相敬上一杯酒,以表达心中最诚挚的敬意。元召几乎是来者不拒。不管是喝一口还是喝一杯,只要传递的善意,他同样都是相等的报答。

只不过,他绝对没有想到,黑暗之中,另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预谋和布局,就在这个夜晚,已经悄悄地启动了杀机。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