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生死不断
暖风习习,绿柳成荫。
这本是一个十分明媚的日子,但是在这种日子当中人们却根本感觉不到快乐与高兴。
这一年是一九四零年,抗日战争已经打了三年了。但是国土的沦丧却是从未停止,日寇的铁蹄已经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苏大头,生于清王朝宣统二年,如今三十岁了。
苏大头的父亲早年在辫帅张勋的手下当过兵,曾参与过张勋复辟。后来张勋的定武军被段祺瑞的讨逆军击败,苏大头的父亲也被杀死了。苏大头便成了孤儿。那一年苏大头才七岁。
接下来,军阀混战十年,民不聊生。
靠吃百家饭长大的苏大头在长大后也从了军,后来北伐军打来,苏大头也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国军战士。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全国性的抗战便爆发了。紧接着七月二十八日,七月三十日,北平与天津相继沦陷。国军第二十九军退守保定,蒋介石发布了《告全体将士书》,言道“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这是国民政府向日本帝国主义彻底撕破脸面。
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大方针,为了吸引日本把侵略重点放到日军难以施展的山川河流众多的东南,利用山川河流众多的地形抵消日军装备训练优势,尽量消灭日军有生力量,避免在利于日军装备训练优势发挥的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与日军作战,扩大战场,分散敌军兵力,为中国争取部分战争主动权,蒋介石决定在上海发动战争。中国国民革命军扮作保安队进入上海市区。日军则以保卫租界为名,占领租界外的地区。8月13日,冲突爆发。
苏大头便参与了这淞沪会战,只是淞沪会战却以国军的失败而告终了,整个淞沪会战,国军一共伤亡了大约二十五万的战士,换来的只是日军四万余人的伤亡。
转眼间,抗日战已经打了三年了。
苏大头如今也只不过是一个排长罢了。要说苏大头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兵,在这战争频发的年代,那官职岂不是早上去的。但是苏大头不然,因为苏大头这人性格太犟,所以得罪了不少的人,这官运便不再亨通。
此时苏大头正握着手中的步枪斜倚在战壕中抽着旱烟。杂乱的头发,粗糙的双手,充满了血丝的眼睛,这便是苏大头此时的模样。
其实,苏大头的模样长得那是相当的俊俏,不过如今苏大头已经是三十岁的人了,经历了那么多场战斗,那俊俏已经是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便是一脸的凶悍之气,满身的枪伤,弹伤。
在那额头上更是有着一道长长的刀疤,那是在一次和鬼子拼刺刀的时候留下的,那一次险些要了苏大头的命。
苏大头他们所在的阵地就在刚才刚刚的打退了一波鬼子的进攻,苏大头清楚的记着就在今天,自己手中的这杆步枪已经替自己消灭了十三个鬼子了。
苏大头打起仗来是绝对的不要命,但是苏大头这个人也不是个什么好人。用这个时候的话来说,苏大头其实就是一个兵痞,打仗是一回事,下了战场就是一回事。
就在前些天,苏大头的部队在一个村子里驻扎的时候,苏大头便强奸了一个当地的村妇。
这种行为虽然不耻,但是苏大头已经是早已经习惯了,在这个战火弥漫的年代,苏大头已经到了三十岁都是没有成亲。整日跟着部队走南闯北,到处厮杀。
在他们的眼中,每天除了枪炮与鲜血那便没有其他的东西了。女人那白花花的肉体对他的吸引力是相当的大的,看到了女人其实感觉比看到自己手中这根十分宝贝的步枪还要顺眼。
压力太大了,他将这个当做发泄。虽然引来了很多百姓的骂名,但是苏大头却不在乎。
“老子在前线杀敌救国,做这些都是应该的。“这便是苏大头自己的想法。
“排长,鬼子又上来了。”正在苏大头抽着旱烟,向着女人的时候,大地忽然的震颤了起来。通讯兵也是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向苏大头汇报着。
“各就各位,赶紧隐蔽。”苏大头连忙的将身子向前趴过去,然后下达了命令。
大地的震动感越来越强烈了,苏大头惊骇。
苏大头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经历过了无数次战争的苏大头知道这是鬼子的装甲部队出动了,只有坦克才能给大地造成这样的震颤感。
果然,慢慢的远方便出现了一大队的钢铁洪流。正是日本的九五式坦克。
“兄弟们,生死存亡的时候到了。”苏大头喘着粗气喊道。
苏大头显然明白今天这阵地恐怕是守不住了,凭借着自己的几十个人,想要抵挡的住这钢铁大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就算是打不过也不能后退。苏大头虽然是一个兵痞,但是从来不愿意做逃兵。
苏大头的话刚刚一落,一大堆的炮弹便是砸了过来。
“轰隆隆。”无数的烟尘弥漫。一干国军将士都是将头趴了下来。
“兄弟们,给我狠狠的打。”在一阵炮击刚刚消停之后,苏大头便是发现那钢铁洪流距离自己已经很近了,于是便下达了命令。
枪声响起,但是无奈对手却都披着厚厚的钢甲,这步枪根本是穿不透。
于是,便有着讲师扛着手榴弹、炸药包跳出战壕。向着鬼子的坦克车扑去。
有的人成功了,他和坦克车一起化作了残骸,有的人失败了,他还没有冲到坦克车面前,便已经被机枪给扫成了筛子。
巨大的钢铁洪流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这便是战争。
不一会的时间,苏大头便是发现自己身边还活着想的兄弟越来越少了。苏大头狠狠心,扛起一包炸药包,跳出了战壕。身后,通讯员悲伤的嘶吼声已经是被枪声和大炮轰鸣声给掩盖住了。苏大头根本没有听清楚通讯员在喊得什么。
苏大头看准一辆九五式坦克车,矫健的身子快速的移动着。
突然,右腿一软,便是要跪在地上。
苏大头低头看去,只见右腿上鲜血直流,显然已经被一颗流弹给扫中了。苏大头丝毫没有感觉到疼痛,多年的战斗经历让他对受伤已经感到麻木了。倘若脱掉苏大头的衣服的话,你恐怕很难在苏大头的身上找到一块完整的皮肤。
血水从腿上低落下去,苏大头却是全然不顾。
“呵呵,老子就算是要死,也得再拉上几个垫背的。”苏大头咧嘴一笑,黑色的脸,血红色的牙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实,不知在何时,苏大头已经是把嘴唇给咬破了。
腿,受伤了,怎么会不痛呢?
身上或许不痛,但是心里很痛。
苏大头的身子紧紧绷起,一个跳跃高高跃起,无数的子弹打在苏大头的身上。
痛?还是不痛?现在真的说不清楚了。
不过苏大头却是笑了,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体扑在了那辆坦克车上,手中的炸药包也爆炸了。
自己的身体和那坦克车都四分五裂了。
奇怪,为什么我会看到这些呢?苏大头相当的疑惑。
他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在不断的向上飘起。
“轰。”一大堆的信息向苏大头的脑子中涌了进去。
二零一一年?苏舟?天庭?苏周?金仙?这都是怎么回事?苏大头渐渐的消失了意识。
“我究竟是谁?”苏大头在地府中想着这个问题。
他很迷茫,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在他的脑中有着太多的记忆,他根本分不清楚哪一个才是他的。
黄泉路,奈何桥,孟婆汤。
苏大头感觉到一切都是十分的熟悉,自己的记忆中有着这个世界的介绍。
这里是地府,这里是人死后回来的地方。
但是人死后真的会进入地府吗?脑子当中的一个记忆突然的冒出这个疑问。
无神论,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堆乱七八糟的思想。
不过随之便是释然了,脑子中的那些思想的接受能力似乎特别的强,对于一些神仙、穿越之类的玩意了解的似乎都十分熟悉。
“孟婆,来碗汤。”苏大头很随意的对孟婆喊道。
孟婆很怪异的看了他一眼,将一碗汤递给了苏大头。
苏大头一饮而尽。
“喝了孟婆汤,从此往事两相忘。”苏大头喝的相当干脆利落,和其他的鬼怪不一样。
脑子太乱了,需要用孟婆汤给清理一下。苏大头看得相当的开,这孟婆汤对于苏大头来说,其实无所谓。
人既然死了,还保留着前世的记忆干什么?
六道轮回始终不停。
一口孟婆汤饮入腹中,苏大头懵懵懂懂的向前继续走去。
纵身一跃,再次进入了六道轮回当中。
六道轮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转动,通过六道轮回的苏大头已经重新降临在了世界上。
这一年,是清顺治十五年,大清铁骑已经入关了。
苏大头在这个世界新生的身份是一个旗人,是满八旗镶红旗的子弟。
清楚的八旗子弟,个个骁勇善战。
时光飞逝,已经是清康熙十五年,苏大头新生的身份已经二十岁了。
这一年,康熙皇帝出兵平剿三藩叛乱,在十月份的时候,与尚可喜的交战中,苏大头的新生光荣的战死。
一道魂魄又重归地府,前世的记忆再次充斥进脑子当中。
再一次饮下了孟婆汤,这道魂魄再一次的踏入了六道轮回。
其实,苏大头就是苏周。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八月,土木堡大战,苏周的转世战死,时年二十六岁。
地府,又是一股记忆注入脑中,苏周的灵魂体感到难受,快步走到孟婆的面前要了一碗汤,一饮而尽。
宋靖康年间,东京城破,一到灵魂飞向地府。
唐玄武门之变,大批将是死在了诸皇子的皇位抢夺战中,一道灵魂飞向地府。
隋第二次征讨高丽,无数将士战死,一道灵魂飞向地府。
南北朝战乱无数,将士死伤无数,一道灵魂飞向地府。
三国年间,官渡之战,一道灵魂飞向地府。
楚汉相争,乌江旁,数骑战死,一道灵魂飞向地府。
在那地府当中,苏周的每一次死亡之后,那个灵魂体便越来越庞大,每一次死亡后,他奔向孟婆要孟婆汤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众鬼吏却视若平常,根本没有感到怪异。
战国年间,宋国。
秋雨绵绵,天气十分的不好。
一大堆士兵繁忙的赶路中,宋国早已不复当年宋襄公时代的强盛了,如今的宋国十分的弱小。四周的各国都是窥探着宋国的领土。
天慢慢的阴沉了下来,远方一座破旧的神庙孤独的耸立在荒郊野外。
呜呼战国,杂说四起,百家争鸣,天下纷乱,不敬神明。
士兵们带甲奔入庙中,躲雨过夜。
入夜,雨声不断。
睡不着的士兵们开始聊起天来,他们所聊无非就是那些青楼歌妓,大小战事。
突然,一个士兵忽然说道:“你们知道不知道我们宋国有个奇人叫做庄周的。”
“知道啊,怎么了。”
“就在前两天,那庄周先生突然的发病了,说什么自己做梦变作了一只蝴蝶,又说自己本来就是一只蝴蝶,然后做梦成了庄周。你们说他是不是说胡话啊?”
众将士议论纷纭,唯有一个士兵静静的听着,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士兵们便出发了。
数天之后,便传来了该支部队全军覆没的消息。
又是一道灵魂飞入了地府。
地府当中,一个巨大的灵魂体出现了,他比平常的灵魂体的个头要大的多。
灵魂体出现之后紧紧的捂着自己的脑袋,似乎是十分的难受。
灵魂体的眼睛中充满了混沌,看不出一切。
灵魂迈出一大步,快速的奔到孟婆的身旁。
对于这个情况,孟婆已经是在已见怪不怪了。
孟婆熟练的去找最大的那个碗,却是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