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苦口婆心

大夏五年的那一场春雨连绵了十余天。

大夏皇宫御书房里皇上和尚书令燕熙文的那番争吵并没有被盖住,虽然暂时没有流传至民间,但庙堂之上许多的官员却已经尽皆知晓。

这是一个不太祥和的信号。

那份花费了工部和户部无数心血的越山两道交通路网规划书,因为皇上的否决被搁置了起来,虽然秦墨文和宁玉春也再次拿着这份规划书去见了皇上,但小皇帝明显对他们极为抗拒。

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条件——

刑部何时放入,他便何时签署这份规划书。

三相议政内阁审议这是朝中的基本制度,但其中也有一项制约之处——国家政令,同样需要皇帝的同意。

这便是傅小官弄出来的另类的三权分立——皇权、议政权和审议权的分离。

卓一行当然也知道了这件事。

内阁官署里,南宫一羽和孟常平两位议长坐在了卓一行的面前。

“这件事……只能请你亲自出马了。”

卓一行却摇了摇头,“老夫也去见过皇上了,要不……都退一步如何?”

退一步当然就是答应皇上的条件将拓跋常欢给放了。

孟常平摇了摇头:“不妥啊,这种事一旦开了先例,往后《宪法》只怕就成为了一书空文!”

“当年还在观云城的时候,太上皇为了推行《宪法》,为了让天下老百姓知道宪法明白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可是花费了不少心血。”

“再说而今大夏的各处大学都开始有专门的律法课,那些学律法的学子们都是知道的,如果这件事公之于众……卓公,你说天下学子会如何看待律法?又会如何看待皇上?”

卓一行沉默了。

南宫一羽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要不这样你们看行不行?越山两道路网建设,这件事是太上皇定下来的一件大事,它是乡村振兴计划的一部分,为的是让越山两道的百姓能够脱贫致富。”

“而今户部的专款早已到位,工程部队也已经准备完毕,就等这道文书下达下去了。”

“卓公,莫如……这件事就不通过皇上,就有三位宰相和内阁共同议定,直接推行下去,如何?”

卓一行一惊,“不可!此事万万不可!”

“这同样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你们想想,如果咱们未经皇上的批准将这件事就这么给办了,皇上会怎么想?”

“那这大夏还要一个皇上有何意义?如果有了这第一次,是不是往后所有的政策都直接由三相拟定内阁审核下达执行?那么皇上岂不是就成了一个傀儡一个象征?”??www.youxs.org○m

卓一行大手一摆,摇了摇头,“如此一来,这皇权算不算是旁落了?就算是太上皇在朝中想来也是不会同意的。”

孟常平一听也点了点头:“南宫大人心思太迫切了一些,这样确实也不妥当啊。”

南宫一羽双手一摊:“那这事儿怎么办?就这么耗着?咱们倒是无所谓,可越山两道那么多的老百姓还眼巴巴的盼着呢!”

卓一行深吸了一口气,“解铃还须系铃人啊,这件事终究还是得和皇上好生说说……老夫去找文行舟文老大儒,他毕竟是皇上的老师,就请他出面去劝皇上退一步吧。”

……

……

御书房。

文行舟坐在了武天赐的面前,面色有些阴暗。

“咳咳咳……”文行舟掩着嘴猛烈的咳嗽了一阵子,他已经七十多岁,已经很老了。

他是坐着小轿来到这御书房的,可就算是御书房前的那条青石小径,他也是在家丁的搀扶下才颤颤巍巍的走进来的。

“皇上,”

“恩师……恩师年迈,若是有啥事大可以吩咐一声,朕去恩师府上便好!”

武天赐给文行舟斟了一杯茶,转头对刘瑾吩咐了一句:“去把太医院的院正给朕叫来!”

“另外……将去岁时候楼兰国进贡给朕的千年老山参和鹿茸,还有高丽进贡的上等珍珠贝粉也取三盒,呆会一并送来。”

“奴才遵旨!”

刘瑾躬身退下。

文行舟摆了摆手,有些气喘的说道:“皇上……臣是老了,到了风烛残年之际,这不是那些好东西能够续命的。”

“这些年来,臣早已看透了生死,因为人终究是有一死的,其实臣早已死而无憾了。”

“咳咳咳咳……犹记得当年还是武朝的时候,在观云城……那年武朝文会,也就是太上皇第一次来武朝。”

“那年的文会老臣记得都不太清楚了,但老

臣却记得他在老夫家里时候,在说起老夫所著作的那本《理学法典》的时候的那些细枝末叶的事情。”

“他首次提到了一个观点:理存于心,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皆可成尧舜!”

武天赐一惊,他在文行舟手下读书十载,但这番话却是首次听说——

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皆可成尧舜?

这岂不是说天下人都可以当皇帝么?

父皇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太上皇高瞻远瞩啊,陛下,他认为天下人都是平等的!就像他执掌大夏时候所做的那些事一样,就像他对待百姓对待大臣都一视同仁一样!”

“他说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圣学将原本平等分工的人强行划分成了三六九等,定下三纲五常,为的仅仅是统治阶层的利益,更细一点的去说,就是为了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咳咳咳咳……”

文行舟又剧烈的咳嗽了一阵子,他捂着嘴的手帕摊开来,上面有一片殷红的血迹。

他将手帕包了起来,若无其事的塞入了袖袋中,又道:

“他说那就是禁锢在老百姓头上的樊笼。”

“他说,人之思想,就是最大的樊笼。”

“他还说,他的理想就是去除老百姓头上的樊笼,让平等归来,让这个世界能够有更多的欢笑、能够更明艳,也能够变得更生动、更美丽一些!”

“皇上,你听明白了吗?”

“太上皇为什么要在壮年退位?”

“因为他根本就不眷恋这权柄!他最求的是思想上的自由,是大夏能够国泰明安,是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越山两道的路网建设,就是一件极其重要的民生工程,造福的是两道的亿万百姓啊皇上!”

“你犯得着为了一个总督的儿子提前一年出狱……去违背百姓的意愿么?”

“听说你因此事还和燕相吵了一架……皇上,这是你的不对啊!若是你依旧未能改变……咳咳咳咳……老夫死了之后,那碑文上万万不要写上老夫是你的老师!”

“那样……老夫哪怕在九泉之下,也羞愧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