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国在占下渤海城与渤海湾之后,并没有急着向外扩张,梁正元真君只是派人前往此前齐国与东夷交战的前线看了看。
那里是一座小型城池,可算是渤海城的一处卫城,此前也被东夷占据,是东夷与齐国战斗的一处前线战场。
原本,按照乾国与东夷的交易,这处前线战场也是要连同渤海城一起交给乾国的。
但如今,这处卫城却已经被齐国占据,东夷在前线战场的军队早已被齐国击溃,直到梁正元等人击退齐国进攻,保住渤海城后,这些被击溃的东夷修士、队伍方才有些零落逃回渤海城,与渤海城中宫保仪等东夷修士、队伍汇聚。
自然地,这座卫城也就无法交到乾国手上了。
梁正元真君在了解情况后,也没有急着发起进攻,将这卫城夺回,只是占据着渤海城,先行经营渤海城及渤海湾周围地区。
而齐国大军,在渤海城与乾国交手吃了大亏,甚至还丢失一辆四阶战车,短时间内自然也没有了继续发起进攻的意思,只是占据着前线卫城与渤海城的乾国军队对峙着。
一个月后,东夷有使节到来,在与梁正元真君一番商量后,留下大笔赔偿,然后将风太渲一行人领走,将这渤海城及渤海湾地区彻底留给了乾国军队。
对于渤海城这里的战斗、经营方案等,早在梁正元真君领军出征之前,梁端煜就已经召集对方、兵部、礼部、户部等数个有关部门,商讨、确定了下来。
总体来说就是:以对峙为主,以战斗为辅;小战可以有,大战尽力避免;以蚕食扩张为主,不动齐国底线!
毕竟对于乾国来说,在渤海湾这里时不时的制造一些动静,将齐国部分军队、甚至一两位元婴真君吸引在这里,为主力战场之上的东夷减轻一些压力,就已经足够了!
却是不能反客为主,将齐国主力吸引到他们这边来。
而东夷那边,对于乾国的动作自然是有些不满,但不管怎么说总是帮助他们牵扯住了齐国一路大军,也算是达成了最基本的目的。
于是,东夷诸侯国也开始集中力量在正面战场上加大了对于齐国的进攻。
甚至,吃了前面没有足够战车、空舰的亏,这段时间中东夷不但在想办法拉乾国下水、加入战场,还从吴国、越国两个七雄诸侯国处分别购买了一批战车、空舰投入到主力战场之上。
东夷与乾国交易,卖给了乾国三艘四阶海船,方才将乾国拉入战场,为他们牵扯住齐国部分力量;却是不知道又用什么代价,从吴国、越国分别购买了一批四阶战车、以及空舰。
要知道,这些四阶战争法宝可不是容易购买的,乾国这些年来一直与燕国谈判交易,想要购买几艘四阶空舰,以两家联姻的关系却都一直没能达成!
可见东夷从吴国、越国购买四阶战车、四阶空舰需要付出的代价必定不会小。
而后面,梁端煜也通过‘潜影’调查出东夷与吴国、越国的交易。事实上,也不用特别调查,在此后不见便见到吴国、越国的修士、队伍开始进入东海中,占据一些靠近东南之地的岛屿。
显然,东夷为了从吴国、越国交易到四阶战车、空舰,同样是将东海中部分区域交易了出去,交给了吴国、越国两大七雄诸侯国。
就像东夷将渤海湾区域交给乾国一样!
而在此之前,东夷对于整个东海区域都是十分看重,不容其他诸侯国插手的。
如今却陆续向乾国、吴国、越国开放、交易部分东海区域,足可见东夷这一次对于进攻齐国、进入中原之地的决心了,几有几分破釜沉舟之势了!
而随着东夷集中力量投入主力战场,加上从吴国、越国购买的战车、空舰等投入战场之后,东夷与齐国的大战顿时变得越加激烈起来,但效果也是大增!
东夷开始再度占据上风,在齐国境内不断攻城略地,向着齐国腹地、乃至都城方向一路进攻而去!
梁端煜也让‘潜影’以及渤海湾地区的驻军,时刻注意着东夷与齐国的大战。
因此,倒是时常能够接到一些战场上的情报,知道东夷与齐国大战的惨烈。几乎每一场战斗,都有千人以上的修士死伤、陨落。
看上去这死伤数量,似乎与乾国与齐国在渤海城一场大战的死伤数量差不多。
但是要知道,乾国与齐国也就一开始为了争夺渤海城爆发过这样一场大战,但东夷与齐国却是基本上每隔一两个月就有一场这样的大战!
一年下来,东夷、齐国在战场之上死伤的修士数量便有近万之数!
这可都是至少练气的修士,甚至不乏筑基修士,而不是普通的百姓、凡人。
而至于金丹真人,在这样激烈的战场之上,当厮杀、战斗进入惨烈阶段,也有难保性命之时。
每年东夷与齐国的战场上,总会有一两个金丹真人陨落!
甚至,在乾国接手渤海城后第四年,在东夷与齐国交战、厮杀的主力战场上,便有齐国一位元婴真君陨落!
而在第七年时,齐国设计、报复之下,东夷同样有一位元婴真君陨落!
到第十年时,双方围绕着齐国一处重要城池,几乎杀红了眼,东夷风神君与齐国姜神君,接连数次交手,几乎将那处城池、战场彻底摧毁,打的地下灵脉都崩碎,大量的地煞之气冲出!
战场中,更有东夷、齐国两位元婴真君同归于尽,一起陨落!
而光是这一场大战,东夷、齐国死伤的修士便各自接近万数!
如此惨烈、厮杀的战斗之下,十年下来,东夷、齐国死伤的修士数量早已各自超过十万。
即便他们都是发展多年的老牌七雄、五霸诸侯国,又通过各种办法招揽了大量的士族修士。但如此惨烈的大战与牺牲之下,东夷、齐国也渐渐有难以支撑之势!
毕竟,这些诸侯国培养修士主要还是以五帝传承的炼化灵根、灵种入道为主。
而且,培养的基本都是诸侯家族、以及各家士族修士,反倒是百姓很少有入修行门道的机会。
而无论是灵根、灵种,还是诸侯家族、以及士族族人数量都是有限的。
如此惨烈大战,十年死伤十万修士的损耗,无论是诸侯家族、还是士族无疑都是难以支撑的。
因此,到了大战后期,无论是东夷、还是齐国都开始渐渐进行一些改变,他们将此前被封禁的‘人道五行拳’重新取出,主动向着百姓、凡人传播,试图培养更多的‘人道修士’炮灰,送入战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