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刘辨的远亲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刘辨的远亲

角乐城。

南府衙门前,聚集着一群爱凑热闹的百姓。

识文断字的老者,被人请到前方,大声将邸报上的消息读了出来。

“自今日起,南府施行世兵制,凡家中有子嗣、配偶、父母兄弟,从军入伍者,须另造户籍。直系亲属不得与普通百姓联姻,违者……婚约无效,杖四十!”

老者刚读完,下方乱哄哄的人群就彻底炸了锅。

“婚配嫁娶,两相情愿,自古以来都没有这样的规矩啊!”

“是啊!是啊!高门贵族虽然不和我们贫民百姓联姻,但也不会将这样的话白纸黑字写出来!”

“忠勇之士从军入伍,流血流汗,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现在还要连累家中兄弟姐妹跟着遭殃,世世代代都要当兵,真是岂有此理!”

“不知道是哪位白面书生,想出来的馊主意。我们一定要将此事,反映给郡守大人!”

“走!咱们找郡守大人评理去!”

百姓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气得肺都炸了。

尤其是家中正好有亲属,在军中任职的百姓。

大吵大嚷着,如果郡守大人不为他们做主,他们就要长跪不起。

百姓们潮水般涌进了府衙,只有少数几个人留在了原地。

头发斑白的老者见还有人望着邸报,继续念道:“一月前订立的婚约,郡守府不与干预,男女双方需请亲属、近邻、媒人、族中长老画押证明,弄虚作假全体连坐。”

听了老者的话,邸报前准备弄虚作假,尽快将女儿嫁出去的百姓,迅速打消了心中的念头。

“请问老者下面还有没有?”刘辨装成大字不识的文盲,乐呵呵朝老者问道。

“还有。”老者凑近看着邸报大声读道,“凡入军户的百姓,税负减半,家中子嗣入学武院时难度减一等。”

“婚丧嫁娶,可领银钱五两,若患重病另有补助。”

老者读罢,扭头朝面前的几人说道:“老夫说句公道话,世兵制还不错,从军入伍,历朝历代可没有这样的好处。”

陆陆续续围过来的百姓,只听到了后半段,纷纷称赞道:“刘郡守自从来到张掖,咱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子弟从军还有这样的好处,将来等我家孩子到了从军入伍的年纪,一定让他从军!”

“历朝历代都没有这样的好事,能成为刘郡守的子民真是我们的福气啊!”

“刘郡守最近正在修缮城池,我看我们应该自觉出钱出力!”

听到郡守府大厅内传来一阵吵闹声,竟然有人要让刘郡守取消世兵制,围在外面的人群顿时怒了。

“有这么好的事,还敢无理取闹,反了他们了,走!我们收拾收拾他们!”

众人义愤之下,主动帮郡守府处理起了麻烦。

刘辨站在后方看着两群人在一起相互驳斥,原本吵闹着让郡守府取消恶政的百姓气焰快速弱了下来,对面大力支持世兵制的百姓也不再斗志昂扬。

双方激动的情绪渐渐平复,后经营卫劝说,两拨人乖乖从大厅走了出来。

“皇甫老将军竟然以身作则,将女儿嫁给了中郎将徐庶?”

皇甫家在凉州威名赫赫,有谁不知道?

至于中郎将徐庶的名头,他们听都没听过。

“这个徐庶十有八九是个寒门。”有人小声嘀咕。

“皇甫老将军自愿成为军户,我们还有什么 理由反对?”

“算了,成为军户还有这么多好处,当兵的人家有的是,帮子女选个良配也不难,咱们散了吧。”

百姓们离开后将世兵制传扬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世兵制,到底是怎么回事。

谈不上感激涕零,但是也没人打算带头闹事。

只有刚刚定亲,不足一月的人家两头为难。

主动上门取消婚约并非他们的本意,可如果推迟下去非但误人误己,还会受到郡守府的惩罚。

族中长老在里正的劝说下,亲自跑到双方家中苦口婆心,向他们传扬起了世兵制的好处。

宛如霹雳惊雷的世兵制,引起一阵骚动后,又迅速平息。

金城、陇西、武都、南府、酒泉、敦煌六郡百姓,不知不觉就将世兵制忘到了脑后,街头巷议的消息变成了徐庶的婚事。

刘辨领着徐庶走在大街上,听着百姓们的议论声,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微笑。

徐庶道:“马腾已经同意将北府管辖的郡县,交由主公治理。清点府库钱粮,最容易出现纰漏,主公打算派谁前去接管?”

刘辨道:“陈群心思细腻,性情耿直,我看这事就交给他去做吧。”

“臣也觉得此事非他莫属。”徐庶脸上仍不苟言笑,好像大街上议论的婚事和他无关。

刘辨提醒道:“元直,你成亲在即,明天就不必前来郡守府了。”

“多谢主公。”徐庶躬身行礼。

刘辨不主动说出来,他可不敢违背母亲的叮嘱因私废公。

此刻听到刘辨催促他回家准备亲事,徐庶激动得心脏砰砰跳动起来。

听人传言皇甫嵩的女儿端庄贤淑,容貌不俗。

徐庶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觉。

穷小子迎娶高门贵女,说的就是他这种情况!

刘辨看着徐庶迫不及待的眼神,会意一笑。

思绪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弯,联想到了诸葛亮的妻子,刘辨好奇道:“孔明的妻子黄氏,当真奇丑无比吗?”

徐庶和孔明是好友,必定见过黄月英。

真要论起来,他和黄月英还有些亲属关系。

黄月英的母亲蔡氏,是刘表夫人的亲妹妹。

刘表又是汉室宗亲,辈分上是黄月英的姨夫。

通过刘表,刘辨和黄月英也就有了远亲关系。

见徐庶有些为难,正在低头整理措辞。

刘辨开始思索起了诸葛亮,迎娶黄月英的动机。

黄月英在荆州富家小姐中,绝对是最上层的存在。

其母出自荆州蔡氏,族人在荆州势力强大,掌管荆州水军的蔡瑁就是黄月英的舅舅。

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学富五车,在荆州儒士中仅次于水镜先生。

如果诸葛亮的家世足够给力,刘辨觉得他将来一定有争霸天下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