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仇深似海

场上陡然变故显然令人意想不到,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曹仁燃起生的希望,猛地翻身上了一个亲卫的马背,勒转马头要跑。

沈晨早就注意到了赵云已经握紧了腰间的短剑,立即大喝道:“子龙叔,就是现在!”

赵云瞬间抽出短剑,左手用力一掷,短剑如流星般向着曹仁的背后射去,他们的距离并不算远,之前刘备离得最近,曹仁被亲卫团团保护,双方隔了约三丈距离。

现在曹仁上马想要逃跑,可马匹哪那么快提速上去?所以赵云和曹仁的实际距离也不过三丈多不到四丈,差不多是十多米的样子,并不是很远。

那短剑射得飞快,径直向着曹仁的后颈奔去。似乎是察觉到了身后利刃破空袭来,在关键时刻,曹仁居然硬生生偏了一下脑袋。

“啊!”

惨叫声响起,黑夜当中也不知道那短剑射中了哪里,但曹仁还在疯狂奔马继续逃窜。..

等到刘备关羽张飞解决了帮他断后的几名亲卫再去追的时候,他已经蹿出了二三十丈远,夜幕下只隐隐见到一个模糊的背影。

这个距离想追肯定是来不及了,不过刘备还是策马前去,哪知身后响起沈晨的声音:“玄德公,不要追了。”

刘备勒马停住,前方人影绰绰,李乾的部队已经接应了过来,他和关羽张飞即便是想追也追不上了,便摇摇头道:“可惜让他跑了,不然拿曹仁脑袋祭奠徐州亡魂也好。”

沈晨却沉声道:“无妨,这次就算先收些利息。”

他的目光放在地上。

月光下,地面赵云的短剑上沾染了鲜血,一旁还有一只被利刃割下来的耳朵!

“哈哈哈哈!”

曹仁癫狂的大笑再次传来,远远的在旷野回荡:“刘备,想杀我,你还不够资格。沈晨,这次让你侥幸逃脱,下次我必屠灭你全族!”

“曹仁,你给我听着!”

沈晨放声怒吼道:“我沈晨,与你们曹氏,誓不两立,终有一日,我要拿你和曹操的人头,去祭奠徐州数十万百姓!”

“做梦去吧。”

声音越来越远,李乾军队的脚步声和呐喊声则越来越近。

看着远去的曹仁背影,沈晨目光要喷出火来。

“唉。”

刘备叹息道:“走吧。”

四人勒转马头,向着黄门亭的方向离去。

远处的山火还在继续,曹仁带过来的二百亲兵已经全军覆没,但黄门亭的乡亲死伤也不少。

第二天白日,整个黄门亭都处于一片哀伤当中,昨日清点了一下,缯阳聚三十七户,一百七十多位村民,只有四十余人活了下来,其余皆遭到了屠戮。

还有族丁乡勇,在与曹仁军队的战斗当中,也死伤了一百多人。这样整个黄门亭一千多村民,一夜之间,三百多人死去,少了四分之一。

其中一半都是年轻村壮劳动力,对于整个黄门亭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将来即便是迁移至南方,也缺少劳动能力。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全歼了曹仁的士兵之后,他们留下来的武器装备,正好弥补了族丁缺少武器的问题。

这样再稍微训练几日,宗族南迁的事宜,就更加快了几分。

只是宗族陡然出现这样的变故,家家户户悲恸哭泣,有些家庭几乎被灭了户,顺着黄门亭范围十里的左右数个乡聚走去,缯阳聚全村灭绝,其余乡聚亦是哭嚎不断,遍挂素縞。

邓洪昨日刚好留在了邓氏老宅与几位长兄商量一些田产变卖的事宜,躲过一劫,此刻召集邓沈二氏族老,以及沈晨等一部分参与人员,商量会议。

邓家老宅内,所有人的脸色都不好看,有几户家中死了亲眷,脸上还挂着泪痕,邓昭昨天也受了伤,包裹了纱布坐于席上。

他环顾四周,看到众人一脸悲戚,长叹了一声道:“幸好有沈晨提醒,躲过了之前的屠戮,这次曹军报复,显然也是因为沈晨提醒乡人逃难而来,若非阿晨,我们所有人都已经死了。”

“是啊,阿晨,此番还是多亏了你,这下乡亲们对于迁移南下的事情,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了吧。”

长者邓茂给会议定了个基调。

邓昭的话是先把沈晨的功劳确定下来,邓茂则是要把宗族迁移的事情彻底定下来。

别看之前他们躲过一劫,但整个黄门亭乃至于邓沈二氏某些族老对于迁移的事情,还是不能下定决心,这些天来拖拖拉拉,也未尝不是因为舍不得财产的缘故。

正所谓人离乡贱,故土难离,普通一个村庄几十人都可能会勾心斗角,更别说黄门亭数百户上千名百姓,意见不统一也是正常的事情。

只是邓茂邓昭等邓沈族老还算明事理,知道如果不想办法离开中原这个战争泥潭,到时候全村乃至于全亭都会死。

所以才利用乡老的权威强行把大量反对声音压过去。

但昨日的事情就已经在告诉大家,单纯地以为曹军走后就安全了是不可能的事情,曹操只是短暂的离开,总有一天他还会回来,如果不想死,就必须要走。

现在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即便是再难以割舍财产田地,也必须做出决断。不想走也可以,留在这里自生自灭,至少邓沈二族一定会搬迁。

“唉,这乱世啊,我等也不得不迁移了。”

“原本还想心存侥幸,但曹贼不会善罢甘休,他对陶使君恨意太深了。”

“陶使君即便杀了他父亲,他又何必牵连我等乡民呢?现在乡民们死伤惨重,又迫得我们被迫迁移故土,唉,那曹贼.......”

各宗族乡聚村长以及乡民代表一个个都是失魂落魄,让他们离开家乡,去陌生的土地生存,会失去很多东西。

寄人篱下、仰人鼻息、苟延残喘、尊严......但不管怎么样,哪怕屈辱地活着,也总比丢掉性命要强。

见众人悲戚,邓茂沉吟道:“诸位也不要太担心,南阳是我邓氏祖地,虽然大部分族裔皆已经迁走,但还是有少部分留存下来,此番我们前往新野,正好认祖归宗,应当是能有一席之地生存。”

当年邓氏迁移故土的时候是汉安帝延光三年的事情,也就是公元124年,距今刚好是70年。邓茂今年57岁,并没有经历过宗族迁移,但他的父辈和爷爷辈经历过。

在邓太后病亡之后,宦官江京与汉安帝乳母王圣、中常侍樊丰等人诬陷西平侯邓弘,将他废为庶民,又陷害邓氏宗族,邓氏因此衰落。

那时邓氏主要有两支,一支是洛阳邓氏,在京城为官,宗族数量不少。另外一支则是老家新野邓氏,守护祖地。

邓弘被废,邓氏被陷害之后,两支宗族皆选择了大规模迁移,如今的襄贲邓氏就是出自新野邓氏的一支,当时迁移的族人有一百多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丁口翻了一倍。

像他们这样有世家底蕴的大族,都有族谱。

邓茂觉得,现在南阳正被刘表占据,回到新野之后,拿出族谱认祖归宗,也许就能够分到土地重新开始。

不过邓茂其实也只是安慰一下大家,虽说他们确实是新野邓氏出身不假,但毕竟已经离开家乡不在故土,人家会不会认他们还是未知数。

何况如今这个乱世物资本来就十分短缺,他们这些人的到来会挤占当地人的生存资源,搞不好回到故乡,人家不会接纳他们。

但其他人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听到邓茂的话,以为前往荆州之后生存会有着落,一个个喜笑颜开,气氛也好了不少。

大家便开始商议如何回到村聚劝说村民离开,同时还有村聚田土、财物集中贩卖和整理的事情。

那边大家还在商量这事情,沈晨则是坐在一旁一言不发,默默地思索着什么。

他在想一件事情。

曹仁虽然可恶,但幸好昨日没有伤害到他的性命。

因为目前在徐州的刘备还不值得辅佐,心性、城府、想问题的方式还是太过简单,还没有成长到一定地步。

所以需要给他时间来进步。

按照历史进程,刘备在徐州会遭到吕布、袁术的轮番进攻,最终不得不逃离徐州,前往许都。

很多人以为他当时去许都是依附曹操,但实际上那时汉献帝刘协已经在许都,刘备去许都投奔的其实是汉献帝刘协,而非司空曹孟德。

当时刘协还是有一定实权的,因为在刘协到达许都之后,很多名门世家豪强以及各路名士纷纷前往许都投奔,保皇派的势力非常大,甚至许都皇宫的宫门宿卫都被刘协控制着。

在建安二年,由于曹操擅自杀死了议郎赵彦,刘协大发雷霆,曹操吓得脸色大变,磕头如捣蒜,再见到左右两侧持刀而立的虎贲军,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曹操大破袁术,东征吕布,消灭河南各路诸侯,最终于官渡之战消灭袁绍的主力部队之后,他自身的威望以及权势才达到顶峰。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刘协的势力大幅度衰弱。

宫门宿卫也渐渐被曹操的人掌控,很多保皇派要么被曹操除掉,要么就投奔曹操。

于是衣带诏的事情发生。

刘备便是在那个时候认识到了曹操已经彻底控制了天子,借衣带诏之名,在官渡之战前后逃离许都,去了袁绍那里,最终又离开汝南前去依附刘表。

可以说这几年在颍川许都的经历还是给了刘备很大的成长,也让他在官场和仕宦中磨砺了自身。

而如果这个时候杀死曹仁,那么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就结下了死仇。

刘协早期虽然有一定实权,但大部分兵权还是掌握在曹操手中,他有的只是宫门宿卫的指挥权以及保皇派的拥护而已。

刘备兵败于吕布和袁术之后,前往许都依附刘协,即便刘协保他,以曹操掌控兵权的势力,也很有可能像杀议郎赵彦一样,强行将刘备除掉。

所以昨日没有杀死曹仁,在未来大势上算是一件好事。

因为双方没有结死仇,刘备去投奔刘协,曹操要杀刘备就没有什么太好的理由。

而且刘协能够将衣带诏交予刘备,就说明当时刘备去了许都会很快得到了刘协的信任,若无理由强杀刘备,曹操很有可能遭到刘协反扑。

因此这样就确定了一件事。

那就是刘备在公元96年到200年之间投奔刘协,只要曹仁不死,曹操大概率不会杀他,历史还会按照原来的进程去走。

所以现在没有杀死曹仁,短期内来看令人遗憾,可长远来看,是件好事。

只是........

只是......

只是心中恨意难消啊!

沈晨握紧了拳头,青筋暴跳,双目中的怒意依旧如火焰一样迸发。

不管怎么样,缯阳聚上百亲族血债,不会消散。

徐州数十万百姓的生死,沈晨没有亲历,没有太大的感觉。

可家乡父老,前日还是活生生的人,到今日就变成了一个个枉死的鬼。

这笔血债,又怎么能让沈晨心情平息得下来?

他的眼睛赤红,怨念难平。

灭族之恨,仇深似海。

在这一刻。

沈晨在心中默默发誓。

只要他沈晨还在,邓沈宗族还有人在,曹仁与他们黄门亭之间的仇恨,便绝不会就此了结。

终有一日,我沈晨,必会把你曹仁大卸八块。替死难的徐州百姓报仇,替死难的黄门亭百姓报仇,还有缯阳聚上百亲族的这笔血债,定会让你曹氏偿还!

此仇,不共戴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