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工部观政之事情来了

《红楼:我是贾琏》全本免费阅读

晒太阳,还是夏天的太阳!这几天贾琏过的可不好受!

我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为了挣点散碎银子,连着几天顶着夏日忙碌,我容易么?

降低了一个色号啊!

贾琏决定呆在办公室里养半個月,绝不再多晒一息。

在郎中大人担忧的眼神中,贾琏回到了办公室。

郎中大人转身就把两个员外郎找来商量事情。

“国舅爷晒黑了,大家都看见了。某寻思,他是不是去下面的工坊微服私访了。”

“很有可能,这些公子哥儿,最是爱惜身子,如无必要,不可能顶着烈日出门。”

“赶紧派人去工坊那边问问,有没有陌生人出没。”

几个上官在商量对策的时候,贾琏优哉游哉的享受张书吏的泡茶服务。

本以为贾琏是个难伺候的主,没曾想这位爷非常的省事,办公室里喝茶看报,茶叶都是自带的,还非常乐意分享,并且花样繁多。有杭城碧螺春,有栾刮片,有黄山毛尖,祁门红茶。选择很多,想蹭点茶叶自己动手。

“水是玉泉山上运来的泉水,京城哪都好,就是寻常的水太硬,不合适泡茶。”

张书吏一边动手,一边说着闲话。

贾琏随口应和,翻阅手里的公文,看见【元年一型铳】时来了精神。

“张兄,这个元年一型铳,啥情况?”从武器装备,可以看出军队的战斗力,结合王子腾在西域的战果,贾琏觉得很有必要搞清楚,这个时代的武备水准。

张书吏把茶放在贾琏面前后,这才不紧不慢的回答:“元年一型铳,太祖元年定型的一款火绳铳。还有一款二型铳是手铳,也是烧火绳的。太祖五年有一款燧发的五年一型铳,因为成本以及使用不便的原因少量生产,只有京营下属的神机营才有装备。”

贾琏真是没想到,因为成本原因,燧发枪居然被火绳强压制了。这不是劣币驱良币么?

想到朝廷军队要是因为武器不行打了败仗,这不是影响我安稳富贵的日子么?

“走,带我去看看五年一型燧发铳。”贾琏说完茶都不喝了,直接站了起来。

张书吏人都麻了,这位爷,怎么想起这一出啊。

“贾爷,您别着急啊,这玩意库房里未必有,不如小的让人去神机营问问?准备妥当了,您再去看看。”张书吏赶紧劝说,贾琏一听也是啊,我不是来找茬的。

想着贾琏坐下了,笑道:“不着急!”

张书吏松一口气,赶紧出门去汇报,张主事这边也麻了,这位爷怎么又出幺蛾子?

“没准是好奇呢?毕竟是武勋出身?”张主事自我安慰了一句。

张书吏立刻道:“只要不去库房,爱怎么玩都行。”

“正是这个道理!”

次日贾琏来到虞衡司,张书吏见了立刻表示,准备妥当了,这就过去看看?

贾琏自无不可,跟着张书吏出门,骑马往城西走,出了西直门,外城一处军营门口下马。正在执勤的士兵懒洋洋的看着两人,为首的官佐还冲张书吏笑着说话,两人一番勾搭后,张书吏才过来请贾琏进入军营。

昨日商量的结果,无论这位爷想玩点啥,都给他伺候舒服咯,别纠缠虞衡司那点事情就行。伸手不打笑脸人麻,你来工部观政,我费心尽力的伺候,总不能还翻脸不是?

当然该提防的也必须提防,要不怎么给领神机营来呢?

靶场不算太大,草棚子里有简易长桌,上面摆了两支火铳,五十步之外有草人靶子。

其实工部也有试射的靶场,这不是不合适贾琏去么?万一被他看出点不对呢?

神机营这边就没问题了,出了问题那也是神机营的锅。与我工部何干?

接待的官佐很仔细的介绍面前两支火铳,一支是元年一型铳,一支五年一型铳。

贾琏很仔细听他介绍完毕,这才上手拿起燧发款仔细查看起来。

官佐在一旁继续低声解释:“此铳怕大风、雨雪天,正常情况且击发成功率只有六成。”

贾琏看了一眼火药池,发现了问题所在,怎么不知道加一个盖子呢?

嗯,基本搞清楚是啥水准了,燧发枪,还是初级版本的。也许是太祖走的太早,后续的研发投入没有跟上,导致很多问题没解决。看这意思,太祖对武器装备没有直接的了解。

这么说是因为贾琏看见了装火-药的葫芦,说明不是定装药,倒出一点火-药看看,贾琏轻松了很多,这火-药水平不错,是颗粒状,呈现出栗色。

也就是说,黑火-药这块,大周朝差不多是顶级玩家。

再看枪,扳开击锤,感觉一下力度。从官佐的介绍可知,正常情况下也只有六成击发,难怪不受欢迎呢,完全可以理解。北方风大,刮风或者雨雪天,这枪基本就没法用了。尤其是看其配套,并无枪刺,可见作战时还需要带把刀。

看外形,此枪已经与近代步枪没啥区别了,不是传统的弯钩枪托。

火绳枪,贾琏就不去看了,让接待的官佐用燧发枪打几枪看看。

这位官佐一看就是熟手,熟练的装药,压实,举枪,击发。

第一

枪很顺利的击发了,砰的一声,白烟冒出,刺鼻的味道钻进鼻孔。贾琏倒是没在意这个,平静的看着没说话,这位官佐只好继续。

第二枪不那么顺利,装填完毕后,举枪扣动扳机,没能击发,二次击发成功。

不用看都知道是钢材的问题,弹力不足,导致击发成功率低。

“这火铳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怎么工部迟迟没有推出改进款?”

贾琏不是随口问的,而是刻意在问。接待官佐当然不知道原因,笑着没说话,张书吏上前解释:“根据记载,太祖元年开始试制,研发五年才堪堪能用,故而后续再无投入。”

张书吏功课做的很足,直接道明了原因。

“武器直接关系到士兵的性命,战场成败,怎么可以因为畏难而停止研发呢?”

贾琏很不客气的质问时,张书吏表情非常的拧巴。

接待官佐早就跑了,应该是不想被连累,人家也不傻,不该听的不要听。

等边上没人了,张书吏才低声道:“停止五年一型铳的进阶研发,起因是前首辅方白衣上的折子,说这款火铳迟迟不能达到要求,靡费巨大,劳民伤财。加之当年四方边疆还算安定,没必要在武备上投入太多,影响民生。太上皇故而下旨,停了研发投入。”

贾琏听完忍不住吐槽:“腐儒误国!才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居安思危便忘记了。方白衣该死!”这话贾琏敢说,张书吏不敢听啊,生怕他来一句【太上皇糊涂】。

好在贾琏也没继续说话,而是摸出一个小本本,拿出炭笔记录今天的调查结果。

燧发枪,无膛线,火药池无盖,无枪刺,非定装药。

随便看看,就能找到这么多的可改进的地方,贾琏寻思着,回去要写一份改进报告了。

张书吏在一旁看的清楚,忍不住劝一句:“小公爷,一支燧发枪的成本,能抵两支火绳枪。您是不在意成本,朝廷在意啊。”

贾琏淡淡道:“我当然知道朝廷在意,成本也是可以降低的。”

张书吏苦口婆心的继续劝说:“小公爷诶,您是没见过工坊里是怎么造火铳的。就说这铳管,一个大匠三天才能打出一根合用的枪管。”

回到虞衡司,办公室里的贾琏奋笔疾书,开始走流程。

《关于燧发铳完善与改进调查报告》,写公文什么的,贾琏太熟悉了,根本不用多想。

刷刷刷,五千字的公文一挥而就。该公文从燧发枪现状谈起,先谈缺点,后谈优势。现阶段的燧发枪优势不多,但只要更为便捷的装弹和开火这个优势就足够了,缺点可以改嘛。

报告的第二部分,就是改进方向,一共五点,之前都记在本本上了。

第三部分,这是关于制造工艺的一些想法,现阶段的工艺有哪些可以提高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