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总得瘸一个

下到一楼,再出了后门,在院子里走了好几分钟,转到一处隐在树荫里的小楼。

小楼大门旁挂了好几个牌子,其中一块就是“中G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跟着庾孟秋走进去,有人打着招呼。

“庾司来了?”

“庾司好!”

庾孟秋微笑着一一打着招呼。

最后转到第二楼的一个大办公室门前,一位五十岁地中海男子从不远处一间办公室里转了出来,迎上了庾孟秋。

“庾司,欢迎来我们中心视察工作。”地中海男与庾孟秋握手,客气地说道。

“李主任客气了,我是来参观学习的。”庾孟秋随即指着身后介绍道:“这是我的外甥女,明未央,李主任叫未央就好了。这是她的朋友,刘振华,在南港和南鹏开了一家电子元件贸易公司。”

“这位是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副主任,李国光。”

“李伯伯好。”明未央乖巧地问道。

李国光亲切地应道:“未央又来看你舅舅了,挺好。”

刘振华上前去,伸出双手,跟李国光握在一起,“李主任您好,今天打扰了。”

“刘先生客气了。请!”

在李国光的带领下,大家走进大办公室里。

这里显得有些杂乱,二十几张办公桌上摆满了电脑,十来个人坐在电脑前,啪啪地敲着键盘。五六个人坐在另一边的办公桌前,伏案在写写画画。

还有四五个人,围在一面黑板跟前,在讨论着什么。他们的中心是一位个子不高、骨骼清奇的人。

看到李国光带人进来了,打电脑的继续,只是头抬起来看了一眼又继续埋头。坐在办公桌写写画画的都站了起来,客气地打招呼:“李主任好!”

那位骨骼清奇的人几步走了过来,伸出双手,笑容满面地说道:“欢迎李主任来视察工作,正好,我们有事情想向您汇报。”

“小马,实在抱歉,我待会还有个会,晚点再说,好吗?”李国光跟马允握了握手,转身介绍道。

“给你们介绍下,这位是我们bu政策发展司副司长庾孟秋同志。你们知道的,发展司关司病休,庾司在主持司里的工作。你们后面的工作,还需要他的大力支持。”

“这位是我们中心请来的外援,杭城的马允同志。他和他的团队在帮我们中心搭建部里的官方网站、网上Z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G技术出口交易会、中G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G外经贸等一系列网站。”*

马允笑容满面地上前一步,紧紧地握着庾孟秋的手。

“欢迎庾司来视察和指导工作。”

“马先生客气了。这位是我外甥女,明未央,这位是她的朋友,也是我的一位晚辈,刘振华。在南港和南鹏开了一家电子元件贸易公司。同时呢,电子学会与他合作,准备创建两本杂志...”

庾孟秋停顿了一下,站在身后的刘振华适时地接话道。

“《全球电子信息/Glob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和《电子技术与应用/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我们还准备把GEI和ETA这两本杂志做成电子杂志,正在寻找高人团队帮忙。正好庾司跟我们提及马先生团队,所以就来拜访请教。”

庾孟秋笑着对李国光说道:“年轻人,就是喜欢追新潮。什么时兴,就急吼吼地上什么。也好,也算是一件正事,总比挣了些钱跑去花天酒地要强。”

李国光也笑着答道:“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小刘能够紧跟时代脚步,很有眼光,也很有魄力。”

“哈哈,李主任不要夸他。对了,待会外贸协会要开会,李主任应该也要列席吧,一起去?”

“好,一起去。”

“马先生,那就拜托你了!”庾孟秋客气地说道。

“小马,不要敝帚自珍,要与同行多交流。小刘同志的生意做得很不错,很有闯劲,也很有想法,大家互相沟通交流。”

李国光切切交代了几句后,与庾孟秋结伴离去。

马允看了看年轻又帅气的刘振华,又看了看明艳动人的明未央,突然笑了,“你们站在一起,真是神仙眷侣。非常像金庸里的...段誉和王语嫣。”

幸好没说像杨过和小龙女,那一对太凄苦了,不喜欢。

“谢谢马先生。我看马先生,也像金庸里的一位人物。”

“谁?”

“风清扬!其貌不扬,深藏不露。”

马允笑得十分开心,都看到后槽牙了。

明未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不大懂刘振华跟马允的谈话。她喜欢看中外名著,通俗里最爱看岑凯伦的爱情。金老爷子的书,她真没有看过。

交换完名片,在办公室的一角,马允叫人搬来几张椅子,还拉来了一张小桌子放茶水。

“这位是孙通宇,是我的助手。这位是吴永鸣,是我们的技术骨干。”马允介绍道,“条件简陋,还请刘先生不要嫌弃。”

“马先生客气了,你们都是时代的弄潮儿啊。现在很多人连互联网跟蜘蛛网的区别是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就开始在互联网上淘金。”

商业互吹几句后,刘振华直奔主题,“除了电子杂志,我其实有个更激进大胆的想法。”

大胆激进的想法,这个可以有。马允等人的神情,都变得认真起来。

“我想成立一个网站,一个电子元件交易网站。先从华格电子市场开始,让各商家把各自的电子元件型号、库存数量,加上实物照片,全部上传交易网站。”

“一家商家一个网页,然后客户随意浏览,还可以查找想要的型号。找到合适的商家,联系上,谈价格、谈交货、谈付款,然后线下交易...其实我个人觉得,完全线上交易才是发展的趋势。”

刘振华的话不多,但是对于马允、孙通宇、吴永鸣来说,却像是一场风暴,呼地一声,帮他们在脑海里吹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现在大家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处在网上黄页、网页网站、看看新闻、刷刷

S等状态下,刘振华提出的方向确实让他们大吃一惊。

“这...这有点像米国的Ebay。”吴永鸣迟疑地说道。

“看上去相同,但是本质不同。Ebay是CtoC,我这个是BtoB,差距还是很大的。”

“什么C吐C,B吐B?刘先生,你说的这个什么含义?”马允立即问道**。

“去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电子商务会议上,有人提出了BtoC,BtoB概念。BtoC,就是Business to nsumer,企业或商家对消费者;BtoB,就是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商家对商家。我提出来的网上电子元件交易平台,就是BtoB。”

“Ebay是95年成立,这两年逐渐发展的米国网上拍卖网站,我觉得它应该是CtoC,消费者对消费者,或者说是客户对客户...”

马允三人的眼睛里满是光彩,没有对国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有过深刻了解的人,是讲不出这些道理的。而这样的人,在国外都是少数,在国内更是凤毛麟角。

“刘先生,你能不能讲讲,你的网上电子元件交易网站,就是那个BtoB,是怎么样的一个模式?”马允问道。

刘振华从他的眼睛里,除了狂热、惊喜,居然还看到了一点点崇拜。

膨胀了啊,我开始有点膨胀了!

*历史上马允团队二十多人在外面租了一间不大的房子,奋斗了15个月完成这个项目。

**有江湖传闻,说马允在帮外贸bu搭建网站时,了解到BtoB,BtoC的概念和运作模式,又积累了许多外贸和互联网资源,才在99年初拉着十八罗汉回杭城,创建阿里巴巴。

在这里,我假设马允团队在这个时间点还没有了解这些理念。第一是主角光环,本书的主角不是马允。第二,按照历史轨迹,马允98年年底才会认识杨志远,才有机会被点化。现在灌顶点化的任务交给主角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