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履中论二失
六月时,御史吴履中向朝廷进言,指出:”朝廷的两大过失在于误用温体仁和杨嗣昌两位大臣。他又说:内政治理的缺失必然会导致边境战事频发,民生困顿必定催生盗贼蜂起。现今局势是外有敌患侵扰,国家政局越发紊乱不堪;内部匪寇四起,而赋税征收却日益紧迫;此种情势之下,想要避免社会动荡和祸乱的发生,还能够做到吗?”
黄道周复官
崇祯壬午年(公元1642年)八月,朝廷召回了黄道周,并任命他继续担任少詹事一职。在此之前,黄道周曾被囚禁,人们普遍认为他必死无疑。当时,周延儒深受皇帝恩宠,即使是皇帝勃然大怒的事情,他也能通过巧妙言辞化解。有一次,皇帝偶然提及岳飞的事迹,感慨地说:“怎么才能找到一位像岳飞那样的将领来重用呢?”周延儒回答说:“岳飞固然是一位着名的将领,但他抗击金人的事迹,在史书记载中或许有夸大之处;就如同黄道周这个人一样,将在在史册中也不免记载他是未被重用的人,天下人都惋惜他的才华(意思是黄道周这人是有才的,但史书记载他怀才不遇,也可能会夸大其词,以此暗示皇帝不如启用黄道周)。”皇帝听后沉默不语,刚回到宫中,立即传下旨意恢复了黄道周的官职。
黄景昉(号东崖先生)说:皇帝认为黄道周清廉自律,勤奋好学,尚有激励人心之处,特准许赦免其罪并恢复原有职务。旨意下达后,朝廷内外都为之感动流泪。此次黄道周得以复职,起因于周延儒在给皇帝讲学时对其他奏疏的评析,涉及到了黄道周本人,我和同乡蒋公都赞同这个说法,原本只是希望能让他免于流放就已经很庆幸了,没想到竟能恢复原有的官职,这真是超出预期。这一举动体现了圣主的英明决断,超越历代帝王,天下也因此对周延儒(宜兴县人)的看法有所改观。黄道周上疏感谢皇恩并称病归家,同时还向皇帝请求赦免解学龙、叶廷秀两位罪臣,他于癸未年(公元1643年)春天回到家乡。
附记:当初阉党势力嚣张时,黄道周写过一首诗:“岂有不平事,但存未坏身。只言天下合,孤影鬼神亲。世道余青史,春风足故人。无多谈往迹,愚叟旧西邻。”这首诗的内容与黄道周的经历颇为契合。
诛陈新甲
九月,朝廷诛杀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原因是他对边疆防务的处置不当造成了严重损失。周延儒试图为陈新甲辩解,他表示:“依据国家法律,除非战事危及都城,否则不会处死兵部尚书(也称大司马)。”然而,皇帝反驳道:“边疆的问题暂且不论,他使我七位皇族藩王遇到,难道这还不比城池受损更为严重吗?”皇帝并未采纳周延儒的求情。
召王应熊
十一月,朝廷召唤前大学士王应熊入朝,随后他觐见皇帝请求告老还乡,皇帝准许了他的请求,并赐予金带让他荣归故里。在此之前,周延儒意识到人们对他的执政已逐渐产生异议,因此他推荐王应熊来代替自己的职位,以此作为自己的退路和依靠。然而皇帝也认识到王应熊并非合适人选,所以最终还是批准他退休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