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数日之后,大秦帝国犹如雷霆万钧之势,轻而易举地攻克了安息国。
坐落在地中的海周遭的其余诸国对于此事居然表现得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大秦时代的这里,在这一片辽阔无垠的大地之上,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景象已然如同每日用餐一般稀松平常。
此地聚居着形形色色、数不胜数的各种族人群,他们相互间的实力尽管有所差异,然而从整体上来看,并不能称得上天差地别。
这里并没有大一统的思想。
文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长久以来,这片土地始终无法达成名副其实的大一统局面。
纵览过往历史长河,从未有人能够成功实现如此宏伟的壮举。
不过,大秦来到这里,也许一切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发展走向。
与此同时,朱明则充当起了勤劳的搬运工角色。
从大秦运送来了一批又一批先进的机械设备,并同时带来了多达数十万的人口。
这些人迅速投入到前期的建设工作之中,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此外,还有整整十万精锐大军奉命驻扎于此,严阵以待,时刻守护着新开辟的疆土。
万里之外,秦始皇嬴政正凝视着眼前那张巨大的地图。
原本属于大秦的版图之上,如今赫然增添了一块与大秦同样色彩斑斓的土地。
政哥不禁微微叹息道:“只可惜啊,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依然略显不足。倘若能够像那大辫子王朝一般,拥有过亿之众的子民,那么朕便能毫不犹豫地一次性迁移数百万民众至此。如此一来,要不了多长时间,周围这一大片蕴藏着丰富石油资源的地域,必将全部纳入到大秦的版图之内!”
朱明缓缓地端起茶杯,轻启嘴唇,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小口热茶。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品味着茶水的清香和滋味,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这都是早晚的事!咱们所处的这片土地,一直以来传宗接代可都是最为首要的大事呢。
再看看如今的大秦,发展速度可谓惊人!
各种各样的福利政策纷纷出台,使得咱大秦子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就拿粮食来说吧,产量节节攀升,家家户户不仅能够填饱肚子,多多少少有些存粮!
放眼望去,大秦各地的粮仓全都满满当当的,就算哪天不幸遭遇天灾,咱们也完全有能力从容应对。
说起来,这几年确实很难听到有人因为饥饿而丢掉性命的消息喽。”
政哥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豪迈。
一提到此处,政哥心中满是自豪之情。
刚刚大一统的时候,大秦是什么样子的政哥记忆犹新。
粮食就没有够吃的时候。
还得拉下面子去其他朝代借粮食。
历史上的大秦可是被世人称作“暴秦”,而他本人更是声名远扬的“暴君”。
如果不是他横扫其余六国,终结了漫长的战国时代,并成功实现天下一统;如果不是他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恐怕他所得到的评价,远比他自己所能想象的还要糟糕许多。
想到这儿,政哥感慨万千地接着说道:“说到底呀,这一切还得归功于你送来的那些各类高产粮食和蔬菜,还有各种技术,要不然的话,咱大秦百姓想要顿顿都吃得饱饱的,恐怕等到国家灭亡的那一天都难以实现!”
政哥以茶代酒。
平日里,每当皇帝们聚在一起用餐时,政哥总是会饶有兴致地倾听着其他帝王讲述各自国家的情况,也时常听他们提起他们那里的大秦王朝。
通过与那些史书中记载的大秦相对比,政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如今的大秦,宛如人间仙境一般美好。
在这里,只要人们不懒惰,解决温饱根本不成问题。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差异,有的人吃得丰盛一些,而有些人则相对简单,但无论如何,吃饱肚子绝对不是难事。
如果想要吃肉来改善伙食,只需付出辛勤的劳动便能轻易实现这个愿望。
如果有人因贫困潦倒、饥肠辘辘而去县衙偷吃大米,县太爷不仅不会抓捕惩罚,反而还会热情款待,唯恐此人被饿死。
在这里的大秦,一旦出现饿死人的情况,那将成为官员履历上无法抹去的巨大污点。
朱明面带微笑地开口道:“在咱们的传统习惯中,传宗接代始终都是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呢!只要能够保证人人都能吃上饭,那就营造出了一个适宜繁衍后代的良好环境。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估摸着用不着二三十个年头,大秦的人口数量就能够翻上一番啦!”
政哥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多了,有点多了,根本用不了二三十年那么久。按照李斯之前的统计,十年时间,就能翻一倍!且不说其他方面,单是那些源源不断融入到大秦的女子数量,那简直就是数不胜数。无论是繁华的主城还是偏远郡县,走在路上,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身怀六甲的孕妇们。”
听到这里,朱明不禁心头猛地一跳,脑海中瞬间回想起政哥曾经的苦恼。
随着大秦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众多异族女子如潮水般涌入大秦境内。
这些外族女子仿佛看准了目标一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大秦的适龄男子们。
以至于现如今,如果大秦还有男子打光棍儿的话,那毫无疑问,肯定是他自身存在某些问题导致的。
当然,大秦取得的成就可不仅仅局限于人口增长和各族融合方面。
在粮食领域,由于技术不断革新以及农田开垦面积逐步扩大,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不仅能够满足大秦自身需求,还可以卖到到其他地方赚取丰厚利润。
在科技方面,更是有着令人惊叹不已的巨大进步。
大秦过去一直用于记载文字的沉重竹简,早已被轻薄柔软、易于书写和保存的纸张所取代。
在那些从外地引进的优秀人才助力之下,大秦各郡基本上都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造纸工厂。
在这片广袤的大秦土地之上,这些造纸厂犹如一座座神奇的工坊,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类型的纸张。
它们不仅大量生产着供文人墨客们尽情挥洒笔墨、创作出优美诗文和书法作品的高质量书写用纸,还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卫生纸也应运而生!
这一创新之举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的生活起居。
说来有趣得很,政哥的儿子公子高竟对这看似不起眼的卫生纸产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并积极投身于推动它向前发展的工作之中。正因如此,他在大秦可谓声名远扬,成为了众人皆知、口口相传的“卫生纸皇子”!
历史上闻名遐迩的秦直道自然不会再去建设。
不过,大秦已然初步构建起了自己的交通网体系。
四通八达的公路如同一条条坚韧的纽带,将大秦主要的郡县紧密相连在一起,并且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向着周边地区不断延伸拓展。
此时,大规模的电站尚未崛起,不过一些小巧玲珑的火力发电站和水电站却已悄然登场。
繁华热闹的大秦咸阳城,道路两旁矗立着一排排整齐而又明亮的路灯。
每当夜幕降临,这些路灯就宛如璀璨的明珠般绽放出耀眼光芒,照亮了咸阳的每一个角落。
除了寒冷刺骨的冬季之外,许多老百姓以及莘莘学子都喜欢在夜晚时分聚集到路灯周围,享受那份独特的欢乐时光。
想必后世耳熟能详的“凿壁借光”故事,在如今这般灯火通明的环境下怕是再也难以重现。
大秦的教育事业已然取得显著成效。
惊讶于后世教育的先进。
政哥对于教育事业可谓是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资源。
几乎就是照抄后世的教育,只是稍作改动,适合大秦的国情。
对于大秦这个时代来说,可谓是非常的先进。
大秦帝国的教育体系呈现出一番崭新的景象。
在乡村地区,每相隔不远的几个临近村庄必定会设立一所小学,以便让孩子们能够就近接受基础教育。
而在镇一级别的行政区域,则至少会配备一所中学,以满足更多学子进一步深造的需求。
不过,大秦由于目前尚无足够多具备升入高中资格的学生,所以高中以及大学的数量相对较为稀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必然会逐步得到改善。
在学生入学方面,政哥不仅抄袭后世,甚至更加的严厉。
凡是家中有处于适学年龄阶段孩童之人,无论是男童还是女童,都必须毫无保留、无条件地将孩子们送进学校接受教育。
所有的学杂费全部免除,就连每日的午餐都由学校方面全权负责供应。
不仅如此,学校还会向学生们统一发放得体的着装。
倘若有哪户人家胆敢公然违抗这项命令,那么等待着这些家长的将会是大秦律法严厉的制裁。
他们不仅会被没收之前所分配到的土地,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更会遭到大秦衙役的抓捕,送入那冰冷阴暗的监狱之中。
除此之外,还要承受被拉出去游街示众这般羞辱性的惩罚。
要命的是,还会实行株连。
大秦律法尚未采取行动,那些同住在村庄里的邻里乡亲,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若是哪家父母狠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读书,恐怕不等官府来人,愤怒的村民们便会率先打上门去,直接送到衙门,免得被波及。
学校的教学科目安,和后世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别,但也有着其独特之处。
以历史课本为例,它的厚度相对于后世的版本而言明显要轻薄许多。
关于远古时期人类的记载几乎没有,而像后面的大汉、大唐、大明等朝代的内容,自然而然也是不会出现在这本教材中的。
英语课?这是什么鬼,根本就不会存在。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
大秦刚刚建立,百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力发展。
结果,还未发展起来。
大秦全民教育,给了百家当头一棒。
适龄的孩童都去上学了,谁还去百家门下学习,以为会慢慢没落直至消失。
发现学校的各个科目,百家顿时来了精神。
都能在各个学科中,看到自己学说。
为了延续下去,百家不得不拆解并转化成为一门门相互独立又别具一格的课程。
进入学校成为教师。
其中,儒家显得颇为郁闷,身为百家中的佼佼者,结果儒学在语文教材中的篇幅居然只有短短数章而已,远远不及《祖龙诗词三百首》所占的比重大。
平日里的考试也少。
被视为奇淫巧技的墨家,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面对技术人员短缺的局面,政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毅然决然地决定专门创建好几所技术院校。
这些技术院校犹如一座座璀璨的灯塔,照亮了大秦迈向科技进步的道路。
它们源源不断地为大秦精心培育并输送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技术人才。
这些技术人才就像是一股股清新的甘泉,又如同一股股鲜活的血液,迅速而又顺畅地融入到大秦的各个领域之中。
在经济领域,令人欣喜的变化悄然发生。
一家家规模不一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许多大秦的普通百姓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种田方式维持生计,而是勇敢地踏入工厂大门,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通过辛勤劳作换取丰厚的报酬。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的趋势初现端倪。
人们的生活水平节节攀升,大秦百姓的消费能力相较于以往更是有了数倍的增长。
这种显著提升的消费能力宛如一股强劲的东风,极大地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发展。
繁华热闹的商业街人头攒动,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熙熙攘攘的集市里吆喝声此起彼伏,交易场面热火朝天。
商业的兴旺发达使得大秦的财政收入逐年递增,国家日益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