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位极人臣,官已无更高者,陛下何不替丞相升爵以示封赏?”何苗高声提议道。
他话音刚落,整个何氏派系的官员便抓住时机纷纷附议,皆不愿错过这样为大佬助力的机会。
“是啊!丞相功在社稷,非升爵不能表彰。” “丞相为国讨逆,其威何雄哉!陛下当厚赏之。” “丞相威加海内、功震寰宇,陛下应为丞相升爵。”
在场何派重臣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直将何进描述的仿佛是古今第一人。
其实对于刘辩而言,为何进升爵本身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汉朝的爵位也没有那么值钱,他父皇刘宏就曾“鬻爵”,就连他的老祖宗武帝刘彻也曾在击匈奴后“鬻爵”。
百姓尚且都能受朝廷爵位,何进身为大汉丞相,因功升爵自然也没什么不妥。
可问题就在于何进的爵位也已不低,其在先帝在时就因讨灭黄巾之功被封为慎侯,此乃县侯,已是整个大汉侯爵中的最高级别,在往上,便只能封公了…
而严格来说,汉朝爵位中是没有公爵的,因为一旦封公,就意味着会有公国,就可以如诸侯一般在封地内设置官员,支配税收、军事等,这显然是任何一个天子都不愿看见的。
所以纵观刘邦之后,汉朝能封公者便只有两人,一为王莽,二为历史上的曹操。
“封公?所以这就是何进的目的吗?”刘辩心中不禁想猜想,他已御极数年,当然不会天真的以为这一切仅是何苗临时起意才提出的建议。
可即便他笃定这根本就是何进一手策划、推动之事,却也不得不接受封何进为公爵的结果。
因为正如何苗所言,何进身为大汉丞相,已是无官可封也无官能封了,不升爵又能如何?
结合此前何进的丞相就是本朝复设,如今再设公爵似乎也顺理成章,封丞相时尚且还有袁隗等人反对,可现在呢?
或许是接受了现实,刘辩整个人顿时像泄气般萎靡了许多,有些无奈地问道“不如就封丞相为慎公如何?”
刘辩觉得,既然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四级,那公爵起码也应该分个郡公、与县公。
而何进此前因功被封慎侯,慎为豫州一县,既然要升爵,便可升为慎公。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留一个郡公的爵位,以便何进之后还有上升的空间,否则将来官、爵皆无可封,又该如何?
然而他这般考虑显然还是低估何氏兄弟所求,何苗闻言果断开口道“陛下此言不妥!”
今日遇袭,何苗本就心中有火,他虽不聪明,但也绝不是傻瓜,哪里不知道此事当中有这天子外甥的影子。
因此话语中透露出的强硬态度,丝毫没有给予刘辩这天子一丝颜面。
“如何不妥?”刘辩心中一颤,本能答道,再想收回却也不可能了。
何苗则正好顺势说出自己的看法“丞相为百官之首、皇族之亲,去年袁逆举冀州之兵造反,又有并州董卓与济南国刘备响应,彼时天下动荡、百姓流离。正是丞相领兵诛董卓、灭刘备,今年又亲率大军击杀袁术,如此稳固社稷之功,非周公吕望不能及也,既要升爵,又岂能只升一级,做一区区县公?!”
区区县公?要知道大汉数百年至今除了那篡逆的王莽还没出过哪怕一个公爵!刘辩被何苗哽得说不出话来,心中甚为惊怒。
而何苗仿佛没有看见他这异常难看的表情,继续自顾自说道“依臣看来,丞相此次讨灭袁术、平定冀州,这爵只有封在冀州才能让后人铭记丞相今日之功。冀州治邺城,而邺城为古时魏国故地,因此,臣请陛下封丞相为魏公、加九锡,以彰显皇恩之浩荡。”
何苗口中的魏公可不是魏郡公(邺城属冀州魏郡),而是真正意义的魏国公,他特意指出邺城乃古魏故地,就是提醒刘辩这一点。
这当然不会是他一个人的主意,实际上就在昨日,也就是伏击的前一天,何进就命人请来何苗,与丞相府的亲信们一同商议应对伏击之事,也顺带着敲定了封赏的章程。
对于何进的爵位,众人各抒己见,其中李儒提议可请封何进为秦公,所谓金角银边草肚皮,关中沃野千里、又有秦岭黄河为屏障,可谓易守难攻。
先秦以此为基讨灭六国、成就霸业,若封国至此则进能攻退能守,无异于执天下之牛耳了。
而何苗却提议可请封楚公,理由也很充分,何氏兴于南阳宛县,此自古便是楚国旧地。
南阳地处中原为南北要冲,交通便利、州郡富庶,所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何苗认为封在家乡才是最好的选择。
二人的提议都有各自道理,其实就何进本人而言,无论封在任何一处都能接受。
可郭嘉却认为此二处虽好,然大汉乃是灭秦伐楚(项羽)而建立的基业,若何进被封秦公或是楚公,很容易引起有心之人猜测与反感,为将来之大业平添诸多阻碍。
所以他提议,不如借着伐灭袁术的契机,封在冀州之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可他此话说完,大家就提出了疑问,冀州大部分是古赵国之地,然如今的郡治邺城却是魏国范围,所以究竟是赵公还是魏公?
郭嘉对此的建议是请封魏公,第一是因为邺城为如今冀州治所,其地理优势明显,西靠太行,东、北可控河北平原,南近黄河,又有漳水、白沟等数支水源绕城而过,漕运便利、名流、商贾云集,连同着整个魏郡都是州内最为富庶的地方。且邺城作为南北要冲还十分易于防守,素有中原噤喉之称。
第二便是与一则谶语有关,“代汉者,当涂高。”
作为历史上最难解的谶语之一,这句话可不是袁术的专属,其实从汉武帝时便已流传于世,甚至光武刘秀还拿出这句话来怼公所述。
时至今日已可以说是上至朝堂诸公,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此谶语。
历史上也有不同野心家试图对它进行解读,其中比较广为人知的就是李傕与袁术。
李傕请女巫解谶,得曰“涂即途也,当涂高者,阙也。傕同阙,另极高之人谓之傕”,所以李傕当可带汉。
后来袁术得到传国玉玺,野心极度膨胀,便自认为涂高即公路,也就是他自己,且木生火、火生土,汉为火德,而他袁氏出于陈地,乃舜之后代,属于土德,故以土承火,可谓应运,故建国号称仲氏。
其实在何进这后世来人眼中,这些话都不过是牵强附会,且谶语之说,他也不会当真。
只不过爵位封号就如同后世买房选楼层、买车选号码一般,讲究个吉利,若能将封号与谶语相结合,无疑会助长自己之势。
他本人信不信都没关系,只要天下人信便可,如果运用的好了,则可使豪杰来投,令天下归心,何乐而不为?
于是郭嘉亦对这句话作出了解释,以便此后能为何进造势。
他说这魏字乃公阙之名也,当涂而高,所以何进为魏公,就是应了运势,必将大兴。
何进一后世青年本就对玄学似懂非懂,见郭嘉的建议几乎得到在场所有人的认可,便果断选择采纳,同意请封魏公。
当然,这种事必然不能由他自己提出,否则难以叫人信服,且逼格上就低了很多,这便才有了此刻朝堂的这一幕。
“臣请陛下封丞相为魏公,加九锡,以彰丞相之功,以示陛下隆恩。”
何苗一句话说完,刘辩直觉得胸口气闷,他万万没想到,何氏兄弟竟连县公都看不上,甚至还想直接跳过郡公而向自己求取国公之爵…
喜欢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请大家收藏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