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草原开发事宜!

“贫僧所言,句句属实,倘若有一句说谎,贫僧全家死绝……”

瞧着姚广孝发下如此毒誓,朱元璋不由的信服,可是他还是很疑惑,说道:“那逆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一群女子跳艳舞,故意给朕难堪……”

“陛下,非也!”

姚广孝大拜,解释道:“肃王殿下对大明的忠心,日月可鉴。尤其是对陛下的敬仰之情,更是犹如黄河的滔滔之水,连绵不绝……肃王每日向南三叩首,感念陛下的恩德。”

“真的吗?”朱元璋眼眸中流露出浓浓的怀疑。

“当然是真的。”姚广孝正色道:“肃王殿下每次出战,总是在强调,身为皇子,一定要像陛下当年一样勇猛,不能丢了皇家的颜面。甚至一有空闲时间,就向部下讲述陛下当年的赫赫战功,以此来激励将士们奋勇争先。”

“那他为何会让女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呢?”

“陛下,您误会肃王了!”

姚广孝深吸一口气,详细说道:“肃王殿下在晋地时,每次缴获宝物后,都想着献给陛下。后来蒙古部落进献了五百美人,肃王殿下一直挂念陛下,心心念的要将美人进献给朝廷。”

“真的吗?”

“贫僧不敢欺瞒陛下,肃王殿下心中真是这样想的,尤其是今日,见到陛下后心情激动,肃王殿下才做出这样的举动。”

“嗯。”

被姚广孝说了一通,朱元璋心情顿时好多了,大手一挥儿,说道:“行吧,朕知道了,你现在回去吧,去给朱拓那小子说一声,就说朕找他有事商量。”

“是,陛下。”

姚广孝应了一声,低着头快步走出皇宫。

等到了肃王府上,姚广孝立刻将与皇帝的对话全盘托出,然后低声道:“大王,您如今在京城,这里不是晋地,做什么事都得小心为上,谨言慎行。”

“放心,本王做事一向稳妥。”

朱拓摆摆手,又问道:“广孝啊,你发全家死绝这样的毒誓,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贫僧全家早就死绝了。”姚广孝毫不在意,说道:“刚才陛下说,让您进皇宫一趟,他有些事要和您商量。”

“干什么?本王屁股还没好利索呢!”

朱拓警惕的说道。

“放心,大王,陛下绝对不是要找您麻烦,贫僧观察陛下的脸色,应该是找您有大事。”

“哦,那本王去一趟。”

朱拓一路到了皇宫,面见了朱元璋,行过礼后,笑着问道:“父皇,您找儿臣前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嗯,和蒙古合议后,不是获得了数百里广袤的土地吗?关于这些土地,你有什么想法?”朱元璋说了一句,然后又补道:“朕打算采取军户制度,逐步向边境地区迁徙人口。”

“父皇,不可。”

“哦?为什么?”

朱元璋有些不解,经过元末的大混战,明朝的北方人才凋零,经济疲敝。

于是他想了一个好主意,既然北方的人口稀少,那就把南方的人口迁徙到北方不就行了。

于是乎,当时朱元璋从南方大批迁徙人口,迁到北方的河套地区。并且把这些人的户口身份确定,这个身份是永久的、世袭的,后代子孙都只能干这一行。

如今在河套地区,共有十万左右的大明百姓。

朱拓解释道:“父皇,堵不如疏,就算向边境地区迁徙人口,可是他们没有求生手段,早晚也会逃亡的。”

熟悉历史的朱拓知道,军户制度有很大的弊端,因为军户的土地贫瘠,又容易发生土地兼并事件,尤其是河套地区一片荒凉,这些军户忍受不住孤独和寂寞,后期纷纷脱籍逃亡。

“他们就算逃亡,又能逃到哪去?再说,朕给予他们土地,让他们耕种,他们为什么逃亡呢?”

“他们既要给朝廷卖命,还要给朝廷交税,要是换做儿臣,儿臣也逃亡啊。”朱拓拍拍手掌,叹口气道:“军户制度这想法,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手段老套粗暴,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主意,真该拉出去砍头。”

朱元璋大怒,这可是他费尽心思想出来的,结果到朱拓口中,竟变成了一文不值?

朱元璋心中的气又蹭蹭蹭的涨了上去,指着他说道:“你个逆子,今天你要是不说出来个子丑寅卯,朕让你好看!”

朱元璋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旦瞧见朱拓这小子,总是控制不住心中的怒气。

朱拓傲然道:“儿臣还真有一些浅见。”

“你能有什么想法?”朱元璋狐疑的问道。

“很简单,那就是通商!”

“通商?”

“没错,就是通商,如果把通商与蒙古的事情联系到一块,那就很有搞头!”

“那你说说应该怎么做!”

朱拓抬起头,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好半晌没有作声。

朱元璋不由的问道:“你到底有没有主意,要是没主意,还是按朕的想法去做,从南方逐步向北方移民,增加边境的人口数量。”

朱拓长叹口气,说道:“父皇,儿臣只是在发愁,如何让您听懂儿臣要讲的东西。”

朱元璋对他怒目而视,手不自觉的又要脱鞋,看来这小子的屁股又痒了。

瞧见朱元璋的动作,朱拓立马说道:“父皇啊,这个商业啊,大有可为。商业的本质就是经济流通,咱们只要向蒙古倾销商品,那蒙古被咱们控制住了经济命脉,就只能听咱们大明的话了。”

朱元璋愣了愣,朱拓说的是什么玩意,为毛没有听懂?

朱拓继续说道:“通商不光扼住了蒙古人的咽喉,同样也会带来两个好处,其一就是会加速晋地的商业发展,带动晋地的经济;第二,就是咱们可以通过商业,向蒙古进行文化传播,对了,尤其是程朱理学那一套,最好赶紧传给蒙古。”

“儿臣看黄子澄那老家伙就不错,要不让他去蒙古,忽悠……呃,去授业解惑,为蒙古人带去知识的力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