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你这斩三尸之法,就是垃圾啊!

“善哉斯言。”伏羲略一沉思,应允下来。

自他降生于世,尚未有机缘与人共探大道奥秘。

毕竟,鸿钧乃龙汉大劫后,洪荒之中公认的至高圣者,未来更与天道共鸣,门下六圣并立。

与这等存在交流,对伏羲所悟的神话大罗之法,无疑将是极为宝贵的启迪。

尽管他所修之法与洪荒主流修行体系迥异,却如同异域瑰宝,相互映照之下,定能助他更透彻地领悟神话大罗法的核心。

鸿钧身形微晃,瞬间缩短与伏羲之间的距离,仅余千丈之隔,温和言道:“愿闻高论。”

“请。”

二人对坐,伏羲率先发难:“道之本质,所归何处?”

鸿钧沉思片刻,缓缓言道:“道,无形而存,为万物初生之源;道,无情而运,驱日月星辰之行;道,无名而显,育养众生而不自矜。

吾虽难以尽述其全,姑且以‘道’称之。”

“道之行,顺应自然,万物自得其化。君王若能持此道,则四海晏然。若有乱象,则以质朴之心平之,使人心归宁,静则天下安……”

语毕,天际异象频现,天花乱坠,金莲绽放,美不胜收。

时光悄然,鸿钧讲道暂歇,转而问道:“伏羲兄对道之本意,又有何独到见解?”

伏羲闻言,嘴角轻扬,答道:“宇宙无垠,初开之际,玄妙之门已现。天地万物,皆循自然而生,无为而治,尽显大道之玄……”

随着他的话语,天花如丝雨轻洒,金莲遍地,光华流转,瑞气千条,美不胜收。

旁观的十二巫祖,因专修肉身,对元神之道颇为陌生,只能从这天地异象中隐约感受到伏羲之道似乎更为深邃。

事实确是如此,鸿钧在聆听伏羲论道时,愈发感受到其道法的深不可测与广博无垠,内心震动不已。

待他心神稍定,只见伏羲以平和之目视之,鸿钧连忙拱手致意:“伏羲兄之道行,令贫道心生敬仰!”

昔日,鸿钧自信其道法在同侪中难寻敌手,至少亦是顶尖之流。

然而今日与伏羲论道,方知天外有天,且伏羲对道的领悟常有独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

转眼间,百年已过,二人论道愈见深邃,触及修行根本。

一日,鸿钧满怀信心地提出:“贫道近日创一法门,名曰斩三尸成圣之道,愿请伏羲兄斧正。”

“斩三尸之法?”伏羲虽已选定己路,不涉斩尸,但此法之理或可相互映照。

鸿钧详细阐述:“三尸者,实为三毒之化身。人身藏三尸虫,名曰彭琚、彭踬、彭蹻,分掌人之善念、贪欲与恶行……”

“上尸偏爱璀璨饰物,中尸则沉醉于珍馐佳肴,至于下尸……”伏羲的话语在此刻稍作停留,似在酝酿未尽之意。

“上尸居于玉府秘境之巅,中尸踞守脊骨要地,而下尸则深潜尾闾之幽,每逢庚申、甲子之期,它们便上通天庭,陈奏人心善恶。”

鸿钧接续其言,眼中闪烁着对自家修行理念的自信与自豪。

“吾辈修行之士,需以法力为刃,斩断善、恶、执之束缚,方能步入天道之门,法力与境界皆至无上之境。”

鸿钧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质疑的坚决。

“随后,借先天灵宝为基石,寄托元神,令三尸无所遁形,再以吾独创之法一一斩除,此即为通往圣境之径。”他的言辞间流露出对自创斩三尸秘术的深深自豪。

自古以来,圣途仅有二途:一者,以无量功德铸就圣基,女娲、三清皆循此路,虽途程较为平坦,然圣后之力略显薄弱;二者,法则证道,盘古大神独领风骚,战力绝伦,然此路荆棘满布,即便是盘古亦难逃终极之试炼。

而今,鸿钧另辟蹊径,独创斩三尸之法,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成圣之路,其才情之横溢,在洪荒之中堪称无双,此乃其生平最为自傲之事。

故而他虽言求教,实则难掩心中那份得意的光辉。

即便在洪荒这强者林立之地,鸿钧亦非顶尖之辈,杨眉大仙与罗睺之名声犹在其前,法宝与根基皆不遑多让。

往昔,鸿钧遍访混沌魔神转生者,皆对其法门赞不绝口。

此刻,他满怀期待地望向伏羲,询问道:“伏羲道兄,以为此法如何?”

伏羲面容平和,仿佛沉浸在深思之中,又似在领悟着什么。

其心神之内,混沌八卦图腾疾速旋转,解析着这成圣之秘。

混沌八卦,乃伏羲以造化之理为基,辅以无上智慧,历经无数纪元方得参透,其变化莫测,能解三千大道之秘,剖析斩三尸之法自然游刃有余。

转瞬之间,混沌八卦已洞悉斩三尸之法的核心,同时,一丝细微的不足之处也悄然浮现在伏羲的心头。

“道兄所创之法,确有非凡之处,然吾观之,似有瑕疵。”伏羲沉吟片刻,终是缓缓开口。

鸿钧闻此,面色微动,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波澜。

自斩三尸之法问世,从未有人指出其瑕疵,更何况鸿钧不断精进,此法已近乎无暇,更得杨眉、乾坤等魔神之赞誉。

伏羲此言,无疑是对其心血的一次挑战。

“愿闻其详,不知伏羲道兄所指何瑕?”鸿钧努力平复心绪,沉声问道。

这三尸法乃是他的心血,伏羲如此轻易便否定他,他想听听伏羲有何高见。

若伏羲所言空洞无物,鸿钧暗自盘算,届时自己亦不吝展现无上威严。

鸿钧的心思,在伏羲那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目光下无所隐藏,他爽朗一笑,随后悠然开口:“此斩三尸之法,虽看似通往圣途的捷径,实则却是蜿蜒于投机边缘的小道。”

他的话语中蕴含深意,“借此路攀登仙道之巅,外表看似逍遥自在,实则灵魂已被天道之网悄然束缚,难以挣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