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走一步看十步

有了技术支持的农业进展迅猛,等来年更多的农场开始运作,必然会使得辽东成为产粮大户。

大到单纯的往关内运,往朝鲜运,往草原运都难以消化的程度。

只有船运能让辽东内部的产出惠及四海。

同时也只有船运,才能让朱由检接下来三五年的大方向规划成功施行。

而本来难以起步的造船业在黑旗内部工业基础搭建起这么一个底子后,也就和驴动力机床一样,一些略有些邪门但又确实可行的法子就可以试一试了。

这年头造船业的门槛挺高的。

其中最高的门槛不是资本银子有多少,而是造船的主料,用来作为船只龙骨主干的木料。

这玩意儿的大小和其本身的状态决定了船只的整体状态。

其他木料倒是不用太过讲究,舍得多用点铁皮注点铅,船板怎么也不会散架,还能增强下船体的强度,可若是主龙骨出了问题,脆了软了歪了,那这艘船可就完蛋了。

船越大,船底的主龙骨与次龙骨就越得仔细着。

辽东这边吧,木材是管够的,但合格且在良好环境下阴干的老木材,那是屈指可数,只能捡本就不怎么重视水师的八旗漏下的。

做点渔船,小快船什么的还行吗,想要做鸟船乃至宝船,那根本没可能。

而当朱由检得知沈阳方面的炼钢厂已经有了产出后,就立刻让自南京宝船厂过来技术扶贫的老师傅试着用钢铁来塑造龙骨,以此建造宝船。

老师傅当时得了命令,整个人一愣一愣的。

七十米大船的龙骨用钢铁塑造,先不说能不能做成,就是这成本那也是想都不敢想。

“胡闹嘛这不是!”

本以为又是上头不知事的贵人吓出点子,正想着如何应付,却见各种新鲜的玩意儿出现在了盖州黑旗船厂作塘内,听候他的调用。

畜力起重机,充足的钢铁供应,银子也管够,还有工部的铁匠,铸炮匠,大批牲畜,诸多匠奴,奴工协同配合。

朱由检的态度不容拒绝。

老匠人也不得不试一试。

先是从模具开始,看着钢铁的强度和重量削减个头儿,使其在重量上不要超出木料船底龙骨太多。

这一折腾,就是两个多月。

本来是一名顶尖木匠,船匠的老师傅如今又多了一门手艺,锻钢炼钢。

而两个月下来,各种模具换了又换了,铸铁龙骨所在的场地是挖了又填,填了又挖。

先是厚重的铁条子,再到轻盈但又有些脆的铁片,到强行用铁条和木头拼接,再到试着王木桩子里塞铁棒,最后到内部中空的钢铁主龙骨搭配铁夹木的次龙骨,终于支撑起一整个庞大的框架,展现出强韧的姿态。

虽然在老匠人眼里,用如此巨量的钢铁来塑造龙骨,是完完全全不值当的行为,算上之前开发的两月靡费,可以说是亏到姥姥家了。

但这对朱由检来说,绝对是辽东造船业起步的最优解。

太急了,等不了三五年。

从南边进口木料也没法下饺子。

这法子是朱由检已知可行的最好方法,只不过以钢铁塑造木制帆船龙骨的实例放眼历史只有一例,再博学多识的人也难以先知先觉的弄到那成功案例塑造龙骨时的具体细节。

所以只能给足了材料经费,让手艺精湛的造船老师傅与诸多铁匠一起用钢铁,用银子把方法砸出来。

先不谈优化方案,只要可行方案。

以最快的速度让中料宝船在辽东投产。

“封黑旗船厂大匠马大柱为一等云骑尉世袭罔替,另赐银五百两,金五十两,棉布十匹......”

如今法子出来了,朱由检自然龙颜大悦。

先把赏赐说了,紧接着就下令让辽东全力配合黑旗船厂试制宝船。

只要这钢铁的龙骨成功支撑宝船下了水。

今后十年内黑旗在海权上的争夺就有了依靠,甚至将来过渡到更为强大先进的铁甲舰时,有了铸铁龙骨这份经验打底,也定会顺利许多。

“此外再给船厂多添点人手,把钢铁龙骨也用到商船上面,按着宝船的模子制商船,但要小一些,用料无需太过牢靠,尽量臃肿一些这样装货也能多装一些,更不许留太多的炮位。”

“嗻!”

尤守龙转手就让纳兰明珠传口语去粘杆处。

而朱由检手头关于造船业的事务也暂时告一段落了。

这要等到来年开春乃至辽东冰雪消融之时,才能看到成果。

如今要务。

还是关于辽东秋收,以及辽东工业在秋收之后有了足够粮食打底后,生产力与购买力手拉手起飞的事儿。

粮食出口的事儿早就议定了。

八旗正嗷嗷待哺呢。

之前在辽东与锦州游走的通州粮商正是在朱由检授意下鼓动起来的。

但这些粮商却是不能,朱由检也不可能让他们养得起八旗那数万兵力的。

他们的任务是养活山西河北与京师两地的平民百姓,还有已经回归田间地头的八旗满人,旗人。

顺道也试着给天津卖一点。

八旗要粮。

可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简单。

每一口粮食都已标好了价格。

但即便如此,有的人还是不配吃这一口粮的。

“让八旗的三顺王奔赴陕甘一带就食,听用于征西大将军阿济格,铭恭你派人去盯着点,三顺王麾下兵将,不管是其本部兵马还是汉军绿营,能招揽过来就招揽,能让其留下的就留下。

若是三部不愿动......可先给一点粮秣,随后先准备着给阿济格所部八旗运送粮草,待得押送过去,让阿济格不可给粮与三人。”

“嗻。”

三顺王对大清可是忠心耿耿啊。

心知自己根本没可能反正了,转投谁家都里外不是人,只能跟着大清一条路走到黑。

现在真走到黑了。

之前京师动乱,黑旗与八旗作战之时,三部摄于黑旗兵力,盘算后一合计决定就在城外等,要么等一个和平解决的结果,要么守在城外也能给八旗诸王做接应。

这个决定不可谓不好。

又能保存实力又能在双方和平解决的情况下,卖实力较强的黑旗一个面子。

但很可惜。

朱由检不想要这个面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