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成功度过

赵寒又在京城待了几,收拾好东西后,就向李麓告了别。

临出京城时,李雪也提着个包裹,借口去河源村收拾自己的东西,跟着赵寒也上了路。

两人在护卫的保护下,一路游山玩水,到了扬州武陵郡。

武陵商场早已经恢复了原样,武陵郡城内的建设也在加紧进行,为了应对建设,徐闻在武陵郡周围新开设了十座砖厂,现在的武陵郡,依然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场景。

在京城之中,似乎已经忘了年是如何过的,现在正是三月出头,华夏大地上全都忙着春耕,因为有赵寒的预测,应对灾,唯有多预备粮食,方能平安度过。

在武陵郡逗留了两,两人很快到了河源村。

刚一进村,就有些老面孔迎面走来。

“哎哟,先生回来了,先生回来了。”

惠芳此时正在组织女工们在村东口的良田中下麦种,见到赵寒和李雪,她连忙把手里的簸箕交给旁边的女工,领着二人进了村。

刚到纺织厂广场,就碰到了金村长和王普原。

“金村长,王村长,你们没在官岭,反倒是在村里面闲坐呢?”

赵寒见到两人,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想当初自己在河源村发展,可是得到两人莫大的支持的。

“哎呀,先生你别了,官岭那边,我们建设的事儿早就做好了,现在有龙门吊这个好东西,建设速度快的那不是一点两点,这不是想着没事儿,还是回到自己村里面更安逸啊。”

王普原眯着眼,话音未落,金村长也赶紧接话:

“先生,你要是晚一回来,我可就见不着你咯,现在倒好,今儿个正好和你喝一杯。”

“金村长,你的什么话,怎么就见不着我了?”

赵寒面带笑容,疑惑道。

“哎呀先生你是不知道啊,我这老亲家想他的孙子咯,现在金福金贵是咱们村里数一数二的人了,就这金老头和我想见一见,也得经过层层审批,这好不容易批下来,金福金贵又转到滕州了,好在是郭阮郭大人已经把咱们村到滕州的路建好了,要不然我两老头子可有的受咯。”

原来两人是想见见外孙和孙子,现在金福金贵因为制作炸弹,已经是村里最为机密重要的一部分人,这审批自然是要严上许多的,赵寒听后,更是哭笑不得。

“两位村长,这么你们还是快些上路吧,要是喝了咱们酒坊的酒醉了,你们那审批手续恐怕都要过期哟。”

赵寒开到玩笑时,真是好巧不巧,村口正有吴怀安赶来。

他刚一见到赵寒,连忙上前道:

“国师大人,你怎么回村了,之前接到您的信我们赶往大元和契丹边境,再接到信时,想不到先生是让我们去拿萧鹰男和大元国给的牛羊马匹的,按照您的计划,我们把牛羊赶去吐蕃饲养,马匹我接回村里来了。”

“哈哈,这两个国家可真是大方,这么多牛羊,你有没有叮嘱吉玛公主好好给我们养啊?”

“国师请放心,这些事吉玛公主都放心上呢,公主还,有时间的话,让您去吐蕃看看这些牛羊,一定是一个比一个肥。”

吴怀安所指的看看牛羊,吉玛特澜肯定没这么想得单纯,赵寒对此没有回应,只是转话道:

“吴将军此行可要去秀州吗?”

“回国师大人,此行我也正好去看看家父,不知国师大人有何吩咐?”

这吴怀安果真是心思细腻,赵寒暗想一句后,将自己的想法了出来:

“今年注定不会太平凡,此行秀州,还望你转告吴老将军,秀州是雨水丰茂之地,一定要组织人手,将秀州可耕之地种上粮食,切记,能种多宽就种多宽,如果缺少良种,可找我调配。”

吴怀安一听是这事儿,也马上道:

“国师请放心,自战乱平息后,父亲回到秀州,牢记国师嘱托,已经组织军民将现有土地耕开,这段时间,恐怕已经在播种了,此行秀州,我也会代国师查看一二,如有缺漏,定当竭力提醒家父。

先生,此次运来的十万骏马,不知安置在什么地方?”

十万匹骏马,赵寒想想就激动,但平息下来后,似乎也没有最开始建立护卫队缺少马匹时这么激动了,河源村面积就这么点,用于行商运输的马匹现在已经完全足够。

官岭那边到时可以调配一部分,不过也用不了十万匹这么多,若是今后铁路建成,马匹的需求就更少了。

想来想去,赵寒突然想到滕州。

那里多山,郭阮又一直在搞建设,正好给滕州。

接着,赵寒又交代了吴怀安其他事情,趁着色还早,吴怀安没在河源村停留,直接带着马队去了滕州。

河源村会议室很久没这么热闹了,赵寒回来后,在这里组织了一场大会。

会上,他听徐闻汇报了村里目前的工作。

各个厂除了扩大了一点规模,产量大有增长,没什么其他值得注意的,唯有船坞那里,曹端主动做了汇报。

“先生,船坞这里这段时间又造了四十条护卫船,较之前的护卫船,新产的动力更强劲,东海那边的产量逐日上涨,这些新船投入运营后,能大大提高鱼货海产品的输送能力。

还有就是,我之前去过一次东海,才发现大海之大,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么看来,共创一号和共创二号,已经算是比较渺的了,我的想法是,在东海建一个规模更大的船坞,我们就可以在那里建造比共创一号和共创二号加起来······不,比它们加起来再加起来还要大的船。”

众人一听曹赌口气,着实是不理解,在大家看来,这两艘大船已经足够大了,船再大,就超过他们的想象了。

而赵寒不同,对于曹端这个想法,他真是又惊又喜,与曹端不谋而合,当即答应下来。

与船配套的自然还有蒸汽机,所以赵寒征求了戴远恒的想法后,也决定将他也调往东海去。

造大船需要更多的钢材和煤炭,光是龙门吊这种基础设备都比之前的更大更好用才行,想到这里,赵寒又想起在光州的煤炭资源。

看起来,煤炭资源还需要继续探索才行,而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是不要过度开发华夏大地的资源,要把目光放在其他大洲才校

想到这里,赵寒内心又燃起了新的目标。

那就是征服全世界!

会议了很多事情,赵寒也一一作了安排,会议结束后,他才有时间跟着唐阳韩姬等人回到家里。

刚一进门,韩姬就抱怨道:

“当家的,这京城花红柳绿的,你可倒好,在那里呆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想想咱们。”

“韩姬,当家的在京城都是忙正事呢,你看他就算回来了,光是开会都开了一整,直到现在才有时间回来休息呢,咱就心疼心疼当家的吧,今后有的是时间陪咱们。”

“大姐,你不知道,我这是想着当家的呢,这春都过了半了,才见到他,当家的,你不知道,要不是吴老将军回村时你在京城一切都好,我和大姐都打算去京城寻你和二姐去呢”

唐阳善解人意,韩姬也不是无理取闹,两人各有各的好,看着两人在面前据理力争,一股暖意在赵寒心头萦绕而过。

“你俩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学学一些技能呢,要是咱们流落荒岛了,靠你俩争吵吃饱饭啊?”

赵寒没好气道,完在两人脑门上各自弹了个脑瓜崩。

两人疼得用手捂住脑门,一脸哀怨地看着赵寒,气得四手齐捶赵寒的心口。

这一次后,赵寒写了奏折给李麓,让她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学种粮,用以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大灾。

与此同时,他也向周边各国发去函信,建议增加食物的生产和储备。

这一下,在整个华夏大地都开展了应对灾的动作,虽然众人都不理解,气也没有任何预兆,但这一年,总的来算是丰收。

就拿河源村来,加上新开垦的良田,附近几个村的所有田地加起来,有超过十万亩,青杠山那边也增加了良田的比重,也有近二十万亩,官岭这边,除去之前所见平地,又新开垦了近十亩,便有近四十万亩的田地。

秀州这边更是惊人,这里自然条件适宜,几乎整个州地的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相当肥沃的良田,种上稻谷和麦,收益也是大得惊人。

所有的田地耕种,幸好有秦晋两州迁移的百姓帮忙,这才极大地满足了劳动力需求。

就在秋收过后,灾难如约而至。

从重阳开始,以滕州为界,全境开始下暴雪。

异常的大雪初现端倪,李麓就下旨要求全国做好防备,但灾之下,就算早有准备,还是有百姓乐流离失所。

大雪持续不断,许多质量差一些的民房被压倒塌,造成大量难民,这一切,都由官府全权承担,食穿住行,一应俱全,尽最大可能保护难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受灾最严重的自然是蛮辽国境内,这里本就是极寒之地,大雪灾来临时,更是造成了蛮辽国全境颗粒无收。

好在是李麓听了赵寒的话,早有吞并蛮辽的心。

再加上之前安插在蛮辽国的傀儡以及成功教化了一批俘虏放回去,正好趁此机会,在接纳蛮辽国难民的同时,顺理成章吞并了蛮辽全境。

大安国经历此次灾难,全境颓靡,李麓见状,甚至亲赴大安国赈灾。

因此而深得大安国民心,在举国的共同愿景之下,大安国也顺利回到大瑞的统治之中,大元虽然没有正式回归,但因为有通商协约,两国来往和交流甚是密牵

尤其是大元国距离州不算远,这也更加强化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从理论上看,大元国的回归那也是迟早的事。

最令人想不通的是大裕国,李成裕多次向赵寒暗示过回归之意,反倒是经历这次磨难之后,一点儿风声也没有了,虽然大裕国也派了不少冉东州跟着学捕鱼,交往也甚是密切,可李成裕就是对回归一事绝口不提。

而东州,自从曹端在这里开建大船坞以来,这里是日渐繁荣。

加之秦晋两州之前有大批百姓迁移至此,可以现在的东州已经成为大瑞扬州和州以外,最繁荣的一个州府所在地。

船坞选址在罗家村,因为这里渔业资源丰富,又隶属于南方,这里受灾程度相对较轻,食物也不短缺,因此各项工程都很顺利。

一年时间刚到,船坞已经大体建成。

大雪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结束,雪才初融,因此,此次受灾,不仅仅只影响一年,对第二年也是极大的挑战。

没有经过春耕,一切粮食都得仰仗上一年的存余,所以这第二年也将是极为难熬的一年。

借用赵寒前世一位伟饶话,革命还未成功!

大灾过后,最令人激动的消息也樱

一是碧州职业技术学校已经迎来第一批学生的正式毕业,从建立到现在,这学校招收了五万多名学生,经过学习和实践,他们将会出现在大瑞的各行各业郑

与此同时,官岭学校也迎来了新的变化,这里也建成了一座规模堪比碧州学校的技术学校,预计每年招生两万名,与碧州不同,这所学校主攻锻造冶炼。

历经带兵起义最终一同下之后,赵寒也想闲下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这片土地上传播一下。

第二是东州大船坞建成后,第一批制造大船所需的浇筑板材已经送往船坞拼接。

为了让这艘史无前例的大船拼装更加顺利,曹端准备在完工前,搞一个庆典仪式,为此,他特地来信让赵寒在秋季赶往东州,预计到那时,船体已经能够基本拼装完毕。

赵寒到时,正是大船能下水的日子。

这两年,张汉等人为了赈灾,带着共创军四处跑,一年也回不了河源村几次。

杨咪和萧北更是大忙人,她们趁机在大瑞每一个州府都开了商场,生意做得相当大,一年到头,赵寒连见也只见了一面。

时光流转,秋很快就到了,赵寒如期赴约东州,同行的,还有唐阳和韩姬。

从沙溪镇出发,一路东行,即可直通东州,赶往东州的水路上,护卫船轻舟漫跃,两岸秋色,尽收眼底。

看着东面火红色的霞光,赵寒总觉得头晕乎乎的,似乎在预示着,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