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07—大司马的恩德?错,是大王滴!
淮泗四周,皇城司在淮泗地区皇城司暂时最高统帅、也就是王卫的副将—沈通的指挥下开始了下乡宣传政策的行动。
“你们这个村,多少个人?”几名皇城司甲士找到这个村落最有话事权的老者,其中一名统领问道。当然,这些皇城司作为熊槐此战贴身保镖,性格在不自觉中有了些许跋扈。语气自然也带有咄咄逼人。
看着面前身着精锐的甲士,有些吃惊,他们这个村落平日里面也没犯什么事,该交的钱该交的粮都交了,可以说是这附近十里八乡最守规矩的了。怎么今天来了几个丘八突然问有多少个人?
好在,这个老者也是见过大场面的,并没有因为皇城司那咄咄逼人的语气而惊慌。
“一共一百四十七户,四百六十五人。”老者不紧不慢的答道,说着,看了一眼旁边女人。
女人会意,连忙倒了些水,递给这些人,恭敬的说道:“军爷,喝点水吧。”
皇城司统领看着女人慌乱的神色,这才发觉方才的语气确实有些不妥。
毕竟他们是来行好事的,用这种语气,搞不好的还以为他是来找茬的。
于是,统领一改咄咄逼人的语气,沉声道:“此次齐军入境,所劫掠粮食破多,今年稻子还没播下去。上面的考虑到你们还要撑到九十月播种,便让我们过来吩咐你们,五月十日会发粮食给你们。”
听到这番话语,老者有些难以置信,稳了稳情绪:“此话,当真?真要发粮食?”
“我等是皇宫禁卫,皇城司甲士,自然当真。”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写在白布上的布告,“这是布告,烦劳你贴在村里显眼的地方,让这四百多人都知晓。”
老者接过布告,虽然常年在村里,毕竟接触的人多,这布告上的字他也是认得一二。
就算字不认识,那下面官府的章子他也清楚,这才确定了发粮的消息是真。
一时间,老者眼眶有些红。
皇城司甲士说的不假,齐军进来了,抢了很多粮食过去,今年的稻子还没播,就算播了,到了十月才有粮食收成,他们藏起来的余粮还真顶不到那个时候。
这个时候分下来的粮食,真是解了他,不对,是解了全村的燃眉之急。
“斗胆问句,要发多少啊?”老者小心翼翼的问道。面前的这位军爷现在在他看来,可真是救星。
“一户一百五十斤,撑到今年收成,还没问题的。”统领淡淡说道,“还有,今年若是封君让收粮食,可不交,这是上面的命令。”
看着听到今年不用交粮食,眼泪哗的一下就留了下来。
“小的万分感激大司马的恩德!”老者对着甲士拱拱手。
景舍留守淮泗之地的事情,这老者自然清楚,所以便认为这是景舍的命令。
甲士这才想起来,没有说这个命令是熊槐下发的,这还是沈通特意叮嘱的。
“这不是大司马的命令,是大王的命令。”甲士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官印,递给老者,“若是封君强行收粮,可凭此印去钟离官府告状。”
老者小心翼翼的接过官印,兵嘱托旁边的女人包裹好,心中确实感激不尽,竟然直接跪了下来:“大王恩德,小的世代难忘!”
甲士扶起老者,道:“你快把比事告知给你们村几百人吧。我还有军务在身,先走了。”说罢,转身离去。
老者不敢怠慢,送走甲士后,立刻把这个消息告知给整个村的村民。
一时间,全村沸腾。
整个淮泗,不断的出现了以村为单位,歌颂熊槐这个楚王的声音。
在这个世代,这些小民的命那就是一条贱命,大部分人、包括他们自己大多都这样认为。所以,他们并不对他们所在的国家有什么期待。
归属感也没有后世强烈。
但是,熊槐的这个命令,说到底,就是没有把这些小民的命当做贱命,把他们当做了人看,当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看。
确实,是要付出很多代价。
但是,付出代价,拯救这么多人,在熊槐看来,是值得的。
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好处的百姓,有了这样的优待,对熊槐,那自然是感激涕零。
相比之下,那些无论有什么样的天灾人祸,都要下面交粮食的封君,就是那样的丑恶。
淮泗之地百姓的反响很快传到了熊槐的耳朵。
这个时候,熊槐已经快回到了郢都。
知道淮泗之地百姓不约而同的歌颂熊槐的功德,熊槐心中也是很满意。
在他眼中,淮泗之地的民心,他,争取到了!
随着江夏的水患将要平定,屈原回郢也提上了日程,伴随着屈原回郢,还有一事,也在江夏掀起了轩然大波。
自江夏地改为江夏郡十六州七十三县后,江夏郡的最高长官一直是处理水患的屈原。屈原官至莫敖,自然有能力和权限担这个职位。
但是,随着屈原回郢,这个职位便空缺了出来。
虽然江夏郡最高长官这个职位权利很大,也很诱人,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隐藏着很多看不见的暗流。
那十几名封君虽然都被处死,但是其余孽还在,屈原这几个月之所以镇的住,是因为他手里面有八千精锐。
但是下一个坐这个长官的,还真不一定有那八千精锐。这个时候这些觊觎这个位子的人就要考量一下,有没有能力镇的住江夏下面的暗流。
诚然,一旦坐上这个位子,日后必然飞黄腾达,但是高收益的同时,就是高风险。
谁也不敢打包票。
至于人选,朝中分为多派。
昭睢和上官大夫两个一向不和的人,竟然同时向熊槐推荐掌管楚国钱粮的靳尚。
而景邵则推选一个在熊槐即位之后一直没有动静的人—杜赫。
昭阳和田忌则推选昭滑这个新锐将领去。
其他的人各有各的推选。
至于这人选之下,是私心,还是真的为了国家?
那就有待商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