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司马懿驱民,刘忠嗣讨粮

一队使臣,六个臣子被杀,一个臣子被扣,剩下的护送军卒皆被强留在了刘封的营地。

司马懿恼火“他刘封到底什么意思?”

但当他得到刘封将谣言之源安在了六人身上,又强逼王祥辟谣的消息时,司马懿算是彻底明白了。

刘封舍不得杀自己的人,也不愿意杀百姓,然后就杀他司马懿的使臣辟谣!

既可以杀人立威震慑百姓,又可以免除内耗以正视听。

这算盘打的。

要多卑鄙有多卑鄙?

司马懿痛骂过后,又忍不住思索

刘封花这么大力气辟谣,他究竟是为哪般?

行,我就算你信任诸葛亮!

那也不至于如此吧?

你给诸葛亮这么大信任,难道真不怕他造反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那诸葛亮真是千古无二的大忠臣,心中无半点造反之心,你作为皇帝,是不是也不应该将如此大权交付给一个臣子啊!

制衡懂不懂?

限制权力懂不懂?

帝王权术懂不懂?

怎么看这刘封都不像个心思单纯的帝王,但做出的事咋就那么让人看不懂?

然而,看不懂归看不懂。

这波操作却让自己古心孤诣的离间之计成为一个笑话。

司马懿沉思良久,最终决定放弃离间之计。

也不是完全放弃,而是不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离间上。

那么,面对刘封和诸葛亮的两面夹击,他还有破局的机会吗?

有!

他认为,唯一的破局机会就是利用时间。

因为很有可能刘封和诸葛亮没闹掰的原因是分开的时间太短。

北伐期间,诸葛亮无法完全驾驭刘封的臣将,刘封也有合适的理由移出自己的家眷,双方只能维持现阶段心照不宣的君臣和睦。

倘若时间再长一些呢?

司马懿看着眼前的沙盘地图仔细推演。

凭着函谷关的天险,凭着曹魏的四十万大军,凭着身后的万亩良田,坚壁清野,坚守不出!

守到天荒地老,守到海枯石烂,守到刘封诸葛亮终有一天不再如此信任对方,反目成仇!

但这般干守也不行!

等来年开春天气转暖,土地化冻,两边必然出兵攻打洛阳。

诸葛亮那边有函谷关天险,可以依险驻防,倒是相对容易防御。

而刘封那边怎么办?

没天险,依靠高墙铁门,能挡得住刘封?

他真没这个底气。

这情况,换一般人来可能就当场点投了。

但司马懿不是一般人,这种情况竟仍有应对之策。

而且此策之毒,堪比程贾。

这计策总共分为三步!

第一步

选出一些靠近边境,人口众多的村镇,然后仅仅针对这些村镇强征粮草,力求将村镇的百姓的粮抢得一粒不剩。

使其只能靠啃树皮,挖草根过活。

然后第二步

在这些村镇散布谣言,便说南汉答应免费提供粮食,凡难民所至,皆可获得米饼肉干。

最后第三步

放松封禁,给百姓出逃的机会。

司马懿的思路非常清楚。

现在他底盘狭小,但人口密集,而且有很多少青壮的家庭。

因为大量青壮强征入军,剩下的多为老弱妇孺,放在那里也是浪费粮食。

莫不如将他们的粮食都抢了,再将你赶到刘封的地界。

你不是总以仁德自居吗?

你花钱花粮养着他们如何?

你若不肯养,这些饥民便要饿死在你的地界。

你辛苦营造的仁义之名,在这一刻将化为泡影。

你若救他们,那就必须得出粮,粮食出得多了,你又拿什么来养自己的军队?

军队无粮,军心必乱,军心若乱,啥都难办。

必须得屯田才能应对来年的攻城。

一屯田,整个春天都要被农忙占用,再无暇攻城。

如此一来,便可将其攻城之期拖至夏季!

夏天到来之前,又会有四个多月的酷暑,顶住这四个月,接下来就是秋收,撑过了秋收,又到了冬季和年关。

这期间,刘封和诸葛亮会一直相安无事?

现在,司马懿也不确定。

不过,大计已定,这是最后的,也是唯一的机会。

遂命王双强征粮草,驱逐百姓。

……

冀州,河间!

曹丕这些日子就没有一日安睡,他一直在思索荀彧的话。

坦率的说,他也认为荀彧的话很有道理。

当前天下大势所趋,已无人能和刘封相抗。

唯一一个司马懿,现在也反叛了自己,变成了比刘封更加危险的人物。

为何这么说?

他跑刘封那里未必会死,但跑司马懿那里必然会死。

然而,直到现在,他仍然还是大魏的帝王,身旁亦不乏支持者。

比如曹休,曹彰,华歆,夏侯尚,满宠,臧霸,徐质,诸葛诞,王昶……

还有近十万的大军。

而看到夏侯尚,他总是心有悔意,杀妾之事终究做得太过分了。

遂将自己最宠爱的一位年轻姬妾赠予夏侯尚。

夏侯尚还是谢绝了,人家就一个要求,允其休掉正妻。

曹丕回想起为他挡住司马懿的夏侯尚,又想想现在正在许昌无法联络的曹真,终于妥协了,默许了此事。

荀彧要回江东了,临走之时又一次提议,让曹丕以诸葛诞为使,尽早联络刘封,以获主动。

曹丕嘴上应允,但摇摆之间,却将此事拖延了下来。

……

他拖延着,刘封貌似也没把他当回事。

一心针对司马懿。

却听闻司马懿释放难民的消息,

刘封心中也是暗骂。

这司马懿也真太损了,这么不要脸的事都干的出来,难怪后代没几个像样的。

那现在怎么办?

刘封也没什么好的办法,看着那些高呼万岁可怜巴巴的百姓,刘封到底还是决定将粮食拿出一部分给这些百姓!

那粮食不够了怎么办?

没办法!

只能管司马懿要粮!

司马懿要是哭穷不给怎么办?

那咱们就拿人换粮。

什么人能从司马懿的手中换来粮食?

刘封表示他不知道,也懒得想。

不知道怎么办?

那就问问知道的人。

那什么人知道?

那肯定是了解司马懿的人啊!

遂命关平去一趟江东,把司马懿的家眷都接到浮阳来。

亲自问一问,什么人能从司马懿的手里换来粮草。

遂让其家丁去说服司马懿捐粮。

司马懿瞪大了眼睛,当时怒不可遏

“两国对弈,决战之间,他……他他他管我要粮草??”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爱读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 爱读 欢迎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