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精神富养

俞非晚实在不理解,已经狠心抛弃过自己的家人,真的有必要这么惦记吗?

不,俞凤娇惦记的更多是曾经只有她一个的偏爱和娇惯。

萍萍说的没错,她替俞凤娇遮遮掩掩,俞凤娇永远不可能知道认真反思错在哪里。

“怎么了这是?”李兰着急忙慌的跑出来。

“妈,我有事跟您和爸说。”

李兰心中一咯噔。

俞非晚手上一用力,一把将俞凤娇拉了出来。

屋子里,老太太正坐在床边听俞水山笑着分享这些日子在医院的见闻。

俞非晚直截了当的将那晚的谈话坦荡又客观的讲述了出来。

闻言,李兰心中百感交集,脸色阴沉。

理智告诉她,她身为长辈,在这个时候应该快速的站出来收拾烂摊子,安抚家中老老小小的情绪。

可情感上,她做不到。

她觉得自己的胸口就像是堵着一股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刚刚还在想着以后得多分些关爱和注意给俞凤娇。

李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依旧还是憋的慌,

索性不为难自己,将主动权交给面色尚算平静的老太太。

老太太不愧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存在。

“凤娇,你抬起头来。”

老太太的声音语气一如往日,听不出丝毫变化。

俞凤娇身体紧绷,咬牙决定破罐子破摔,勇敢地抬头直视老太太的双眸。

她明白,最糟糕的情况无非是现在这种状况。

而家人得知她的打算和想法后,肯定会厌弃她。

或许,又要被丢下了。

被丢下后,她该去哪里呢。

俞凤娇的双眼中有些许茫然和恐惧,事到临头,终于知道害怕了。

“凤娇,自你被收养之初,奶奶就曾告诫过你,我们的家庭需要勒紧裤腰带,度过一段艰难的时光。”

“家里孩子众多,开销自然繁重,我们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让你穿上最时髦的衣服,揣着最多的零花钱。”

“我们的家庭还没有足够的条件去满足这些需求,至今还欠着隔壁申爷爷家两千块钱,我们正在发愁如何偿还。”

“奶奶并不是想对你哭穷,也不是想让你自责难堪,只是想让你了解我们家里的实际情况。”

“在你姑姑姑父家里,你是唯一的孩子,又过惯了好日子,换了个新环境,可能会感到从天堂掉到地狱的落差感,难以忍受现在的艰苦生活。”

然而,说实话,老太太并不觉得现在的生活是苦日子。

有吃有喝有住,一家人还能相互陪伴,这样的日子才是有奔头的。

老太太停顿了一下,语气仍然柔和而包容,“想要过更好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

“谁不希望过上好日子呢?奶奶也希望。”

“但现在家里的条件就是如此。”

“自从你来到家里,奶奶和你爸妈并没有偏袒你,萍萍她们几个有的,你也有。”

“如果你实在惦记你姑姑姑父,那奶奶明天就回镇上回村里,打听打听你姑姑姑父的消息,顺便托人替你捎个话。”

“如果你姑姑姑父愿意带你走,那奶奶不会硬留着你过苦日子。”

“你也十几岁了,半大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

俞凤娇惊愕地站在原地。

她原以为老太太会厉声斥责她,痛斥她忘恩负义、狼心狗肺、不识好歹。

毕竟,她也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很不地道。

要不然,这段日子,她也不会这么心虚气短和忐忑不安。

然而,令她意外的是,老太太并未勃然大怒,反而用温和平静的语气和她娓娓道来。

这出乎意料的反应让俞凤娇感到十分震惊的同时,也如同一阵清风,轻轻拂过她的心灵,让她感到一种深深的触动。

开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卑劣不堪的行为。

是不是她自己把家人想的太差劲了。

还是说,就像书本里说的,她一山望着一山高,身在福中不知福。

俞凤娇抿抿唇“奶奶,如果姑姑姑父不愿意带我走,您会把我赶出去吗?”

俞凤娇问出了心里话。

老太太不假思索的摇了摇头“咱们都是一个户口本上的家人,你什么时候见过真的跟儿女计较的父母。”

“你能过好日子,那奶奶和你爸妈就不会束缚你,会很愿意看你飞的更高更远。”

“可如果你无处可去,家就是你的避风港,家人就是你的依靠。”

“凤娇,你还小。”

俞凤娇蹙着眉,不解继续问道“那奶奶,您不生气吗?”

“生气是多多少少有一些的,伤心也是多多少少都有的。”老太太坦白讲。

“只是,你还是个孩子。”

“心智不成熟,奶奶能做的是一点点的言传身教,而不是一见你有错,就撒手不管。”

“生气可以消气,伤心也能一点点弥合。”

老太太也算是看出来了,俞凤娇不可避免的被田家和张家影响了心性和习惯。

一次次被抛弃,田有根的自私残忍卑劣,田有根妻子的虚伪装腔作势,田妮的懦弱逃避,张家汉子的趋利避害,都深深的影响了俞凤娇。

每个孩子刚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他们天真无邪、纯净无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身边的人开始肆意在这张白纸上涂涂画画。

当他们年少无知少不更事时,没有做选择的权利和智慧,只能被动地接受身边人的影响。

而当他们渐渐长大后,那些被染上的颜色已经根深蒂固,甚至成为了他们性格的一部分。

深深的烙印,纠缠不可剥离。

俞凤娇可恨吗?

可恨!

那些话是真的让人伤心生气。

俞凤娇可怜吗?

可怜!

十多年,从未遇到真心实意对她好,努力教导她正直向善的人。

哪怕是被张家汉子娇惯着的那几年,也从不曾受到良好的教育。

自始至终面对的依旧是那些糟心的人和事。

没有人告诉俞凤娇,什么才是对,什么才是错,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

催动俞凤娇思考的永远是最原始最低等的本性。

物质上的富养,从不算是真正的富养。

精神上的富养,才是孩子们一生汲取力量的源泉。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