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王师出塞旌旗卷,汉歌嘹亮响四方
随着近卫将士们的归省,御驾即将亲征的消息,一下就在京城传开了。3∴35686688.
这是一个极具震撼xg的消息,引起的轰动自然也不会小了,深秋的京城一下子沸腾起来,人们奔走相告,忧心忡忡者有之,满怀ji愤者有之,兴高采烈者也有之,但表现出来最多的,还是震惊。
自正统年以后,就再也没有哪个皇帝亲征过,曾经的那个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在那之前,倒是有先例,可除了宣宗皇帝遇到méng古游骑那次之外,即便是成祖北征的时候,也无不是准备充分才开战的。
现在的形势多恶劣啊。宣府兵败,缇骑出京,导致京城并不满十万,最终皇帝只能以成军不过三年,扩充不过一年的近卫少年们为主力迎战,对战的却是至少有十万之众的草原王帐jg兵
只要想想这些事实,这其中的险恶也就不言而喻了,哪怕是对军事完全一无所知的人,也不会不知道形势有多不利。
而且,这次出征的准备也很仓促,从接到边镇的告急,到皇帝做了决断,再到近卫将士回家道别,都是发生在两三个时辰的事情。
而出征的日子,也被皇帝定在了五日之后,别说是御驾亲征了,就算是随便派个将军带几万兵马出京往援,这准备时间也不够充分啊。
没人知道皇上决定亲征的初衷是什么;也很少有人对这次亲征之举表示乐观;军将的家人更是依依不舍,把这一次的分别当成了生离死别。
不过,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皇上是为了救助宣镇那些正惨遭荼毒的边镇军民。也有少数人才认为,这是皇帝好大喜功到了一定程度。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所以才有此荒唐之举,所以,就在当天傍晚,承天mén外便再次挤满了静坐的人。
这些人当中有士党。也有皇党。有眉头深锁。忧心满怀的;也有面上忧虑,实则暗中窃喜的;更有无悲无喜,只是为了来邀名的。
是个人就知道,皇帝不能随便出京,亲征更是扯淡。这个时候站出来阻止皇帝,等将来尘埃落定的时候,自己的先见之明,一定会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的。
不管是如何想法,在承天mén外静坐请愿的人行为并不ji烈,没人举标语,也没人喊口号,众人只是静静的坐在这里,表达反对的态度罢了。
被皇帝强压了这么久,大臣们也都知道规矩了。在正德朝,任何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力,哪怕是意见有些大逆不道,通常也不会因此而被治罪。这规矩和大明律里面那条不因言治罪差不多。只是在细节上有了些变动。
一是范围扩大了,大明律那条虽然没明说,可实际上却是限定了范围的,那就是读书人可以不因言获罪,现在的规矩则是所有大明子民。这代表这士人们又一项特权的消息,他们自然是郁闷非常。
另外则是表达方式上的限制,表达意见是可以的,哪怕说的话不怎么合皇上的心意。也不会挨收拾。可是,谁要是想象从前那样成帮结伙的搞什么言cháo。或者在民间煽风点火,那就对不起了。厂卫的电椅就是为这种人设置的。
所以,甭管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报着什么样的目的,承天mén外的请愿行为是井然有序的,也是肃然无声的。15
也不是没人想到用更ji烈的办法,可他们很清楚,承天mén外并不是最好的舞台,时间也不太对,怀有这样想法的人都在等,等着万众瞩目的那一天。
比起官员们的思前想后,百姓们的想法就单纯很多了。明朝人对鞑虏的观感,和后世天朝民间对曰本的观感差不多,都是不需要宣传的,从残暴如禽兽般的鞑虏手中,将边镇的军民解救出来,这种行为不需要理由。
人们只是在担心,皇上身边的兵力是不是太单薄了点,风险是不是太大了点,是不是应该等着蓟镇的援兵到了,再出兵比较好
不过,皇上既然已经做了决断,那大伙儿就只有听着的份儿,因为大伙儿都知道,皇上不是疯子,既然敢于出兵,他肯定是有把握的。
家中有从军的儿郎的心情会更糟糕一点,不过父亲们却都只是用满是老茧的手,拍了拍儿子的肩头,母亲们都含着泪,却在为儿子收拾行装,包家的那一幕,无数次的被重复着。
百姓们的心思很淳朴,受了人的恩惠要还,保卫自己的家园也是责无旁贷,何况,皇上也不过弱冠之年,他已经亲自站上了前线,自家的孩儿又有什么退缩的理由呢
时间的推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五天时间,一瞬而过,这天清晨,紫禁城再次钟声大作。
早早就等候在长安大街上的百姓看得分明,随着钟声的敲响,从午mén到承天mén,紫禁城mén户次第而开,紫禁城的全貌顿时展现在了天下人面前。
不过,没人会去关注宫城里面的红墙碧瓦,一阵阵轰雷般的声音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那声音如chun雷般隆隆作响,使得地面都随之震颤。尽管有些不能置信,可人们都知道,这是脚步声,是近卫军将士整齐的脚步声。
山若在前,山必倾倒;有川险阻,投鞭断流;为君羽翼,护民安邦;天子近卫,所向披靡脚步声尚在回响,又是一阵整齐的呼喝远远传来。
不知为何,很多人突然觉得很安心,哪怕明知道近卫军不过是一群少年,即将面对的,也是对中原最具威胁,最强大的敌人,可他们就是没来由的觉得很安心。
对于近卫军,他们也没有面对其他部队那样惧怕的感觉,也许就是因为,这是一支子弟兵吧没错,这就是大伙儿的子弟兵。和咱们的皇上一样,让人禁不住的感到亲近。
不见人,先闻声,人们的情绪却一下高涨了起来,人头涌涌。众人无不翘首以盼。想看看出征将士的英姿。
声音渐近,突然,午mén处闪过一抹明黄,蛟龙出水,飞龙在天。那是一杆旗帜,代表了天子威仪的黄龙旗
来了,圣驾来了站的最靠前,眼神最尖的人们欢呼起来,随即,这欢呼声扩散开来,转眼间便响彻了京城,圣驾过处皆欢腾。
龙旗过后,是一片火红的海洋。身为天子,正德最喜欢的却是红sè。当年在宣府阅兵的时候,他穿的就是红sè的外套,作为天子亲军,近卫军将士的正式战袍也同样是红sè的。一片火红sè汇聚在一起。点缀着一点明黄,显得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