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千里河山寸许长(一)

崇政殿东御书房里,赵似与章惇对面而坐。

“官家,清邪扶正大会开完了,《僧道尼诸功德规范律修改案在礼部制议厅再次审议,预计下月初呈送到秘书省,然后正式公布。按照大会议定,每县保留两座释门刹舍,一座道门观院,超过一万户的大县,可再增加一座。尼姑庵和其它教派院舍若干。每座释门刹舍正式僧人不得超过十五人,所有僧侣道羽需在佛学院、道学院进修三年...”

“官家,条陈律法皆定,但是具体执行,却会遇到极大的阻力。”章惇开口说道。

“嗯,这个朕心里有数。释门可能会放弃,反正朝廷不会饿着冻着他们,依旧能够念经礼佛,也就罢了。但是背后的地方大户,不会那么轻易就范。财帛动人心啊!”

说到这里,赵似语气一转。

“章相,全国上下五万多座僧刹,其中与地方世家大户勾连的,只是少数而已。其余大部分的僧刹,应该都是自生自灭,或者略有薄产。尚书省要区别对待,不要伤及无辜,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喏!”

“这少数僧刹,以及勾连的地方世家大户,是尚书省关注的重点。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对执行新官制的中枢和地方官府进行一次淬炼。好钢是千锤百炼出来的。”

章惇听赵似说出“淬炼”这个词,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官家为何要坚持把军改完成后,才正式推动新官制变革,这是根本原因。因为这次改制涉及的面太广,涉及的利益太深,很容易引起动荡。

想必官家把这些后果都预料到了,也做了应对准备。

“官家,王禀出任晋宁军,河东郡守林子中林希奉命重修太原城;韦宝庆出任保宁军,折可适出任冀宁军,宗汝霖出任河北郡守。其余十六卫已经编练完成,督卫各部的军官,陆续从万胜学院和骁骑营毕业,充任满员。这局已经布下,就看那些真正心怀不轨的人,何时按捺不住。”

赵似点了点头,章惇的这席话,说明他彻底理解自己的一番布局。

“这是一个契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

“官家说的极是,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着自己跳出来的人,好捉了祭天啊。

“好了,这事暂且放下,我们说说天启改制的事情。新官制已经颂布,尚书省左右仆射和十部尚书、左右侍郎的名单也已经公布...”

赵似顿了顿,继续说道:“按照《国体大诰里的定制,章相你这位太宰职位,正常任期为五年。期间若非自辞和弹劾,朕不会罢免你。还有左右仆射和尚书侍郎,也是如此。”

“官家如此信任老臣,感激零涕。”

章惇真心实意地说道。

确实,在去年下半年,官制草案确定,公布在报纸杂志上供人讨论时,官家就已经与自己沟通,确定自己为尚书省太宰,负责组建国务内阁。

左右仆射,十部尚书、左右侍郎的人选,都是官家与自己几经磋商后才定下来的。

除了左右仆射,自己的副手,官家提出了他的人选,其余十部尚书和侍郎职位,都是几经讨论,充分沟通后,多半以自己的意向为主确定下来的人选。

遍数历代先帝的诸多执相,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尊重和信任。

记得上次官家在自己府上说的,他确定自己为总理国政的“班长”,会充分信任自己,整个班子成员肯定会优先考虑自己的意见。

他确实说到做到。

赵似摆了摆手,继续说道:“章相,五年施政大纲,我们在年前已经讨论敲定。现在要按照执行了。”

“这点请官家放心。五年施政大纲,是未来五年老臣率尚书省治理国政的目标和规范,必定会遵行无误。”

“这点朕很放心。因为这施政大纲,不仅有朕的期望,也有章相的心血。只是这五年施政大纲里,多半是各项改革,全是硬骨头啊。”

“官家说得没错。不过有官家的鼎力支持,老臣毫不畏惧。”章惇傲然说道。

看到他如此模样,赵似心里有了几分感动。

当初就是看到他这样的性格,才决定与他“携手”。满朝文官,像章惇这样有担当、有魄力、有手段的,真没有几位。

执拗傲物?就是要这样的脾性,否则的话面对重重阻力,早就败退了。

“哈哈,章相不用担心,朕这个人毛病虽然多,但是一诺千金。而且这些都写进了律法,朕也翻悔不得。”说到这里,赵似变得语重深长,“律法以朕的名义颂布,朕要是带头不遵循,还指望别人能遵行吗?”

章惇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章相,尚书省治中局,协助你处理往来文牍等具体事务;咨议局,是你的顾问和参谋。两者都是你处理国政,指挥十部和地方郡县的臂助。其中人选,你要好生斟酌。”

“老臣知道。治中局治中从事和副手,咨议局咨议长史和副手,以及两局各房首案都已经确定。”

章惇谨慎地答道。

治中局和咨议局,算是他的幕僚和顾问团队,各有若干编制。

太宰治中从事和咨议长史品阶同各部都司,但拥有更多的实权。且两局人员完全由他挑选任命,不仅左右仆射无法干涉,按律法,官家也不能直接干预。

这是身为尚书省太宰的特权之一。

问题是,头回遇到这种待遇的章惇,不知道如何选拔尚书省治中局和咨议局的人选。

后来还是赵似提醒指点。直接把此前他在门下省做执相时的,为他负责文牍往来的令史薛遇贵提拔为治中从事。

再从成均、璧雍等大学和弘文、格物两院,聘请十几位精通赋税、河工、农事、商贾、会计的教授为咨议局咨议郎,任命其子章授为咨议长史,居中联络。

“此外,统计局对于掌握国政具体实情非常重要,对章相你们治理国政有着莫大帮助。所以朕决定把统计局,改名为国情检计局,划归尚书省直管。但是国情检计局的实情数据,尚书省必须与秘书省共享。”

“老臣谢官家。”

“这次上元节大案,朕知道,你们对那些情报部门很是腹诽,觉得过于繁多,无孔不入。朕想了想,觉得有几个部门确实重复了,反而造成效率偏下。所以朕决定,撤销合并保卫局。朕的扈从保卫,交由内侍省特勤局管理和御卫师执行。”

“三品、右将以上官员将领的护卫,三省十部、枢密院、格物院、研究所、军工厂、大型厂矿、桥梁、渡口、港口等紧要部门的安全保卫,交给兵部保安司负责。至于谋逆等大案侦办,则划归给司法调查局跟其它罪案调查一并处置。”

说到这里,赵似扳着手指头说道:“章相,俺们可得说清楚了。军情侦查局负责军情刺探,不会再管其它;枢密检详局负责反间谍和保密工作,现在从枢密院划归秘书省;司法调查局归你们尚书省法部直属,负责大案要案的调查和侦办。西检文房早晚要撤并到军情侦查局里。这回,你们放心了吗?”

还是不放心啊,官家,东校字房你怎么提都不提?它可是密探百官军民,才真正属于无孔不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