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长年富贵属多才(三)

“治河,父皇和皇兄,一直引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可惜,都未果而含恨...今日,朕接过这副重任,就一定要治好这条让我们又爱又恨的黄河!朕要在有生之年,让黄河变清!”

张叔夜眼珠子都要瞪出来,“黄河清,圣人出!”官家这是要搞把大的啊!

看到张叔夜的神情,赵似没好气地说道:“黄河又不是没清过!史书里多有记载。只不过都是昙花一现,短者匆匆几日,长者月余。朕要做的,就是让黄河永远清澈下去。”

“黄河一清,河南地区就不会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的威胁,河北、齐鲁、江淮也不会受河水决堤、洪水泛滥之痛,以及所过之处,泥沙毁田之苦。”

“可是陛下,黄河变清,不是件容易之事。”

“当然不容易,否则的话怎么会跟圣人联系在一起。其实啊,想要让黄河变清,一是需要时间,二是要找对办法。”

张叔夜又惊又喜,“陛下知道办法?”

只要找到办法,时间不是问题。真要是让陛下把黄河治清,可是流芳千古的盛举啊。三皇五帝,想来也不过如此。

“当然知道。黄河,加上这次巡视河北,算是从头到尾,朕把黄河全部走了一遍。嗯,河曲源头还没去,有机会朕要去看看。其实在陇右河湟之地的永靖县,洮水入黄之前,河水是清澈无比。永靖县以下,开始变黄,但还不是很明显。兰州以下,开始浑浊泛黄,到了河东,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

“但是真正让河南等地备受黄河泥沙之苦的,最大元凶是泾渭等河。尤其是自北向南,流经秦川郡北部黄土高原的泾水、洛水。人家是水里带着泥沙,这两条河是泥沙里带点水。”

张叔夜忍不住笑了,也明白了赵似话里的意思。

“陛下是说,要想让黄河变清,必须让陇右、河西、朔方、秦川、河东诸郡的河流,减少泥沙?”

“是的!治河先治沙!朕前些年,在西北诸州推出的水票、林票,除了想借助东南富商之力,筹集大量粮饷之外,也是在为治理黄河泥沙做好准备。元符三年,朕登基没多久,就在渭州成立了格物院西北农林作物研究所,专门研究适合在西北干旱、多沙地区种植的植物。”

“几年下来,还真让他们筛选、培育出不少良种。沙枣、沙棘、沙柳、沙蒿、梭梭、花棒、山杏、胡杨木、大叶槐。而且他们在实地也摸索出一整套固坡固沙的经验来。先用梭梭、沙棘等植物种在河边或沙地边,再种上沙枣、沙柳、沙蒿,最后种上山杏、胡杨木、大叶槐。分层依次种植,互相固助...”

“多种树木草被,固定住沙土,既能治河,又能把戈壁沙漠变成草原牧场...”

“收复河西以及灭夏之后,尚书省想大规模移民,在这两地开荒屯垦。一来可安置灾民,二来可增加耕地农产,三来可戍边固地。但是被朕叫停了。好处虽然多,但都是眼前的利益,留下的却是贻害子孙后代的隐患。”

赵似胸有成竹地说道,张叔夜静静地听着,双手握成拳,抱在一起,脸上露出一种虔诚。

这样的官家,我朝从未有过,前秦汉唐,也没有过吧。

“朕在那些地方亲眼看过,那里的环境,对,就是环境,脆弱的很。树木草被砍了,开荒种地,能有个几年收成。可是更加留不住水,更加干旱,没几年就待不住,于是只好弃地另走。可是留下的祸害,还会延续数十上百年。”

“朕说了,这些地方,全部作为牧区,以轻度放牧为主,小心地保护起来,也可以为我朝养一批合用的战马。不能光靠西海、青唐、漠北几大牧场,那里太远了,转运不便,而且一旦发生变故就麻烦了,不如在陇右、河西、朔方、秦川等侧翼腹里之地多设牧场。”

《剑来》

张叔夜问道:“陛下,只是有人会说,天下无地百姓还有很多,当要增加耕地,让他们养家糊口为上...”

“我朝不缺地,缺的是优质耕地。不过朕从来不担心,湖广、岭南、江淮,还有大量荒蛮之地未开垦。还有辽东辽西,等到朕灭了辽国,也可以大量开垦。当然,朕还惦记着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旧地,五代十国时期,趁着中原混战,被野心家给窃取出去。”

“那里土地肥沃,一年两熟,是汉唐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岂能在大宋手里遗失。等朕收拾完北边,再编练出新式水师来,定要收复此三郡。”

“所以朕一直说,耕地不够怕什么,只要我们足够强大,天下之大,去抢就是!嗯,抢这个字不好听,应当是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带到那些荒蛮之地,教化当地土著,让他们脱离愚昧...”

“教化好啊,儒生动不动就喜欢教化别人,以德服人!现在好了,我大宋水陆两师,进军到哪里,那里的教化就交给这些儒生。有马步水三军的刀与火,想必他们绝对能以德服人,教化万民。”

听到这里,张叔夜忍不住又大笑起来,笑得无比舒畅痛快。

笑完后又有些惆怅,“陛下,你要调臣入京,离开这河北。可惜未能亲眼看到河北治河成功,甚为憾事。”

“遗憾什么?嵇仲先生,眼界要放宽广长远一些。朕准备把吕颐浩调到河北,任布政副使,专职治河。他的能力,你是知道的。可以说,他是你在开封城里带出的学生,完全可以把河北建设以及治河工作交给他...”

“黄河,是一定要治的。它不仅是河北一郡的要紧大事,也是河南、河东、秦川等郡的要事。治河不简单,涉及的不是一部一郡。朕想着在尚书省里设立黄河治理委员会,作为治理黄河的主管部门,制定方案,推动执行,监督考成,牵头协调三省各部门和地方各郡...”

“嵇仲,你到时可以担纲起这个委员会,当河北的诸条分洪河道落成时,你代表朕和尚书省去出席主持!”

“好,臣就等着这天。”

说到这里,张叔夜突然想到什么,忍不住问道:“陛下,臣的治河草案里有一条,就是利用济水河,再拓出一条入海河道。听说是被陛下给否决了?”

“是的!这影响到朕的中原连海计划。”

“中原连海计划?”

“是的。商贸最重要的就是交通。江浙闽越,岭南南海,高丽东倭的物产,通过海运水运最是便利。可是中原腹地不靠海,更麻烦的是不像湖广江淮,有大江大河通海,水运便利。汴河那条运河,从江南转运,路途太遥远了。所以朕盯上了济水河。”

“济水河自前汉被黄河改道抢占了河道之后,时旱时通。庆历年间,黄河改道北上,济水河又重通入海,只是水量不大。朕就把蒙山以西诸河,汶水、泗水、藤水等河,全部改道入巨野泽。嗯,就是那个梁山泊,朕不喜欢这个名字,叫改回巨野泽。”

“甚至计划在河北、河南河道修好之后,再分出一条河道,接入巨野泽,增加水量,不过这是后话。现在巨野泽的水,在汶水等诸河汇集下,十分可观,汇集成济水河,直至入海。”

“在济水河入海口,新修的东兴港,一百吨的内河船可以逆河而上,入巨野泽,再从巨野泽经广济河,入开封。东京城,算是可以通海了。”

“不过广济河、汴河等运河,河道可以拓宽,但是水量一时半会增加不不上去。就算把河道扩宽,水深不够,运载能力还是提高不了。所以工部计划在荣阳、荣泽两县的广武山谷,修筑一个人工湖,也就是水库,让洛水河先经过它,再调配进入黄河和广济、汴河。”

“广武水库的作用,一来蓄洛河水用来调剂汴河、广济河等运河;二来黄河泛滥时,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地区,减轻对下游地区的压力。”

张叔夜眼角一挑,“陛下,该项目工程量不小,而且那里良田连翩,占了修水库,有些人会不答应。”

赵似淡淡地说道:“朕会跟他们好好讲道理的,以德服人,想必他们会答应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