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举兵

五月初,群雄终于等来了掀开历史的一天。

定回过后,陈、夜商定,将陕甘总督府从肃州、改迁到兰州,然而今天过后,总督府又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名字。

这日,‘红花会’的十八位当今齐聚于此:

大当家,总舵主、于家洛、二当家‘辽东大侠’胡一刀。三当家‘追魂夺命剑’无尘道长。四当家‘金面佛’苗人凤。五当家‘千手如来’赵半山。六当家‘小谪仙’夜凌空。七当家‘奔雷手’文泰来。八当家‘黑无常’常赫志。九当家‘白无常’常伯志。十当家‘武诸葛’徐天宏。十一当家‘铁塔’杨成协。十二当家‘九命锦豹子’卫春华。十三当家‘塞北天女’胡氏。十四当家‘石敢当’章进。十五当家‘鸳鸯刀’骆冰。十六当家‘鬼见愁’石双英。十七当家‘铜头鳄鱼’蒋四根。十八当家‘金笛秀才’余鱼同。

另外,还有李可秀、兆惠、永常等人。

战事一定,夜凌空果然守信,任由兆惠率兵离去,可后者打出征起,见‘红花会’能人如云,胡一刀、苗人凤,武功盖世,如今又通晓兵事,而陕甘官场,多是能臣干吏,如今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反之,从塘报上看,自大清国分裂,所继者,北清、西清、南清,各自陷入争权夺利,内斗不断。cizi.org 永恒小说网

若只是如此,他也不会归顺,大丈夫大不了随国一死,为国捐躯。

可在见了夜凌空对回部的态度、政策,以及那日身陷绝境,被胡一刀毫不犹豫,带人来救,心中对满汉的民族隔阂渐渐消去。

大清国可以忘,但满人不能像准部那样消亡。

每日思来想去,他终究选择了归顺,不过‘红花会’必须解散,即便乾隆帝是汉人,他也是名正言顺的大清皇帝,对他更有知遇之恩,无论是兆惠自已,还是他的麾下,都不接受为一个屠戮乾隆的组织效力。

红花会这边答应了,不但如此,夜凌空还当场将长发剪掉,以示赔命,同时也宣告一个新时代的道来。

一向杀人如麻,铁石心肠的‘杀人王’兆惠,双手捧着长发,跪朝北京方向,大声哭了起来。

于家洛也当场宣布,解散‘红花会’。

临近午时,兰州城人山人海,地方官绅、三教九流齐聚于此,共同见证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顷刻后,于家洛率领群雄、以及一众官员走出,众人逐渐肃静。校场上,跪着一个个身带枷锁的犯人,为首之人正是卢焯。

这些都是陕甘过去的贪官污吏,他们对百姓敲骨吸髓,欺上瞒下,后来又一个个被‘红花会’暗中收买,拿了无数金银,如今不但要把那些钱还回来,还要赔上性命。

太阳当空,侩子手们手擎斩首大刀,立于犯官身旁。

“时辰已到,斩!”于家洛一声令下,扔出斩首牌,众力士开斩行刑,下一刻人头滚滚,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紧接着,无尘道长上前宣书,大致意道:

昔日大明无道,党争不绝,宦臣弄权,贪官污吏横行,弄得民不聊生,以至于天下起义不断,丢掉江山社稷。

满清女真,本发迹于苦寒关外,得天幸而入主中原,本该汲取前朝教训,善待百姓,可入关后,连连施暴,扬州三日,嘉定三屠,凭借暴力压服汉人,以满人为主,驯汉家为奴,因此才招致国家分裂,陷入战乱。

满清无德,又岂能再窃据九州神器?

故而,陕甘军政府秉承天命,顺应人心,废暴政、举义事,一还汉家河山,二为实现民族团结,此后无论汉人、满人、蒙人、回人等等,只要是中华儿女,皆一律平等。

当他退下,赵半山点燃一团大火。

于家洛从案前,当着众目睽睽把大辫剪掉,又把一身满服外袍脱去,上前投于火中,而后换上一身汉服,宣告起事。除去身为旗人的永常、兆惠等人不动,其余人挨个剪下乌辫,上前投于火里。

当天过后,一道道令文从改了名儿的陕甘总督府飞出,昔日的“红花会”解散,“民族共和军”成立,“共和军”治下,各族平等,皆还本族装束,亦可剪以短发,而不用再剃牛尾长辫。

同时下令禁止女子“缠足”,废除陋习,号召妇女投入生产,以示改革日月。

关于这一点,夜凌空跟于家洛等人深研细商,最终取得共识。

明清以来,权贵、文人们为了满足一已之私,对女子阴柔、娇美的病态追求,推崇女子“裹脚”之美,此风屡禁不止,甚至已成天下读书人的风尚。

废除“缠足”,无疑是令陕甘结恶于读书人。

因此,当夜凌空提出“放足令”,于家洛等人还有些犹豫,可当他说道:“如今我等虽然起事,可也只占据陕甘,再算上四川,也不过三省,占地狭小,人口稀少,比不上中原繁华之地,仅靠男丁,恐怕很难满足生产,更何况大部分男人还要打仗......”

“陕甘地方穷苦,百姓一生下来,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讨生活都难,女人不像江南那般娇气,大多数都是天足,而下令更多还是为了解放妇女,改掉不让女子抛头露面这种陋习风气,让女子走上台面,堂堂正正的从事生产,这样一来,我们的农事、财政,才能追上其他人。”

于家洛犹豫道:“可交恶读书人的事怎么办?”

夜凌空道:“你是做领袖的,切记一点,读书人可用,但不可以惯之......咱们这些政策,完全出自公心,有利于社稷发展、国家富强,怎可因一些酸儒弃之?何况我们要的是那些治国安邦、胸怀天下的人才,而不是那些整日只会舞文弄墨、狎妓宿娼的酒囊饭袋,那些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会媚上欺下,捞银子,举用他们,不但对国事不利,还会令他们蛀空上下,陕甘官场便是前车之鉴!”

话音一顿。

“推行‘放足令’百利而无一害,真正的有才之士,自能看到其中的好处,而不支持的那些,大多也没什么本事,不如不用!”

于家洛又道:“万一天下议论如何?”

夜凌空哈哈一笑。

“楚王好细腰,读书人之所以读书,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当年满清八旗入关,杀了那么多人,那些读书人为了做官,不也照样歌功颂德?只要我们令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不管当朝者做什么,那些读书人都会吹捧着。”

他也不忌讳兆惠、永常等人在旁,有什么说什么,而后两者也没觉得夜凌空的话冒犯了什么,反而觉得其说的在理,对于那些酸儒,二人也是打心里不大瞧得起的。

于家洛若有所思。

“历朝历代,莫过于宋明两朝最厚待读书人,宋朝重文轻武、刑不上士大夫,明朝与朋党共治天下,可结果呢?两宋逢战必怯,不断割土求和,偏安一隅,以至于亡国。明朝党争不断,朝纲败坏,崇祯亡国前,哭求百官解囊救国,百官不屑,可到李自成杀入北京,一个个争先献银,惯着那群读书人又有什么用?”

“我懂了。”于家洛道。

不出几日,四川也宣布归入陕甘,“共和军”一下占据三省之地,于家洛的宣告,“剪辫易服”轰传天下,北、西、南,三大清庭无不震惊,连忙息鼓偃旗,停止内斗,转而一直对外,可他们如今元气大伤,又能如何?

宣告那日,成衮扎布也为陕甘军政府......或者说,为夜凌空的胸襟所折服。

在与木卓伦结盟后,蒙古方向的威胁大减,夜凌空便去跟成衮扎布开诚布公,好好聊了一番,承诺他若归顺,将来朝廷在成立蒙古自治州后,会切实保障他们家族的利益。

若不归顺,也放他走,大家将来在战场上堂堂正正、一决雌雄。

成衮扎布没有立即答应,但在受邀观礼之后,终于下了决断,决定归顺。

有蒙古精骑、原八旗定西大军,再加上原红花会的七万会众,以及在陕甘囊括的三万驻军,目前陕甘共有十五万强军,再加上四川归来后,又有五万甲兵,一共就是二十万的兵力。

六月,陕甘军政府整合理清上下政务,成立元帅府,于家洛自领“共和军”三军总帅,任命夜凌空为副总帅,又发起三路大军,以霍青桐为复北将军,左副将军兆惠、右副将军成衮扎布,讨伐北清,又令李可秀领一路兵马,布在陕西东南,震慑西清。

西清由于夹在南清、北清之间,两头挨打,本就是三家里损伤最严重的,见陕西那头作了布置,那点偷鸡的心思也就罢了。

不到俩月,大军势如破竹,先克山西,再分兵攻克河南、直隶、山东,最终赶在八月,杀到北京城下。

望着高大巍峨的北京城,复北大军两大都统,胡一刀和苗人凤遥望永定门,皆是唏嘘不已。

乾隆二十二年,也就是去年五月,他们在这里斩了乾隆,做下一件震惊华夏的泼天大事。

那晚,几人带着伪太后从永定门逃出,后来被清廷的鹰犬追上,激战过后,以德布为首的大内十八高手,还有众多大内高手、侍卫,大部分当场死去,只有部分汉人侍卫,见伪太后一死,自身又不能力敌,便仓惶逃去。

其中包括“金爪铁钩”白振,是嵩阳派中数一数二的好手,大力鹰爪功三十年前即已驰名武林。还有绰号“一苇渡江”的褚圆、大内高手龙骏,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江湖好手。

他们的武功固然厉害,但红花群雄更是技高一筹,褚圆精通‘达摩剑法’,败给了无尘。龙骏精通暗器,输给了赵半山。而白振只看了他一刀,便吓得不敢动弹。

回想起来,一切经历就如做梦,而这些都是他们三兄弟聚义才有的事。

只可惜,当日最出风头的那家伙没来。

不过也无妨,此次三弟不在,这先登北京城头的风头就由作哥哥替他去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