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羁縻制度与赶苗拓业

“羁,马络头也;縻,牛靷也”。

所谓“羁縻”,就是一方面要“羁”,用军事手段和政治压力加以控制;另一方面用“縻”,以经济和物质的利益给予抚慰。

大明王朝不只是在辽东,还有西北、西南等地,朝廷对待这些外邦异族,先前一直采取的都是羁縻控制,以夷制夷!

而李弘壁此刻提出在辽东设立羁縻卫所,其实也就是各级官员皆由本族酋长担任或推荐,可世袭罔替,而朝廷通过封职、赏赐、给予互市权力等方式激励其为中央王朝服务。

“蒙古、女真各族在朝贡时,首领亲赴京师献上精良土产以表臣服和尊崇,而朝廷则赏给玉帛、衣帽以示关怀和支持。”

“蒙古、女真等部族可用当地渔猎产品,换取辽东地区的耕牛、农具、食盐、布匹等必需生产、生活资料。”

众人听后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这些都是羁縻制度的常用手段。

说白了,这就是一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遮羞布。

只要你表面上愿意臣服大明向大明称臣纳贡,那我们就可以不用打仗,还开互市互相交易!

对于大明朝廷而言,这是故意如此,谁都不想去管理这些野性难驯的外邦蛮夷,索性让他们自己管自己,只要不闹出大乱子就行了。

而对蒙古女真诸部落而言,只是表面上臣服了大明,部落还是自己那个部落,不但可以与大明互市取得生活所需,而且时不时地还可以入朝觐见,白白得到一些赏赐,何乐而不为呢?

你好我好大家好啊!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然而后世有外国学者说“这是一个虚伪的文明”。

说实话,还真有几分道理。

羁縻制度是以物质换忠心,对其进行抚慰。

而中原朝廷还一直坚持“怀柔远人”,二者结合在一起那就是“怀柔远人,义在羁縻”,成了历代王朝一直坚持奉行的基本外交国策。

在羁縻政策的指导下,中国王朝一方面用军事、政治等手段对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威慑和实际控制,比如汉武帝三征匈奴、明征安南战争等等,所以羁縻政策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主要手段,便是用物质利益,经济交换等对边疆民族的首领进行安抚,采取怀柔手段,希望他们承认中国为宗主国,如果这些物质没有诱惑到他们,那么皇帝还会辅之以和亲、册封、邀请少数民族首领到首都定居等等手段来统治他们。

“不过“羁縻”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李弘壁一句话,成功让众人侧目。

朱棣细细琢磨着这句话,越是琢磨越觉得有些味道。

什么叫做“羁縻”?

说白了就是中央朝廷懒得跟你计较,你表明臣服就行了,大家消弭兵祸安安心心地自己过日子。

但是,问题在于,这种羁縻制度控制的疆土区域,实际上并不是大明王朝的真正疆土!

“那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李弘壁问出了一个灵魂拷问。

“笼络住这些外邦蛮夷就行了吗?”

这个问题,不好问题。

户部尚书夏原吉以为这个肃王李弘壁又生出了好战之心,所以立刻反问道。

“朝廷要是有办法解决的话,哪里还需要拉拢那些土官蛮夷?大军扫平他们不是问题,问题是该怎么治理?”

“这些羁縻之地的百姓,生活风俗完全不同于我们中原,比如殿下刚刚提及的那辽东女真各部,都是靠渔猎为生,这是他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你这突然强迫人家去耕地,他们怎么会接受?”

夏原吉这番话,听得众人连连点头。

羁縻制度就是一块遮羞布,盖在头上罢了,实际上就是双方各自过着小日子,仅此而已。

李弘壁没有回答夏原吉的问题,而是道出了一个事实。

“羁縻制度的后果,就是辽东根本就不可控!”

“因为朝廷对辽东蛮夷诸部采取‘以夷制夷’的羁縻控制,加上辽东本身就是苦寒之地,除了少数地方可以耕种外,大部分地区都难以种出粮食,所以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大量百姓逃回关内。”

“再加上辽东之地是汉夷杂居,蛮夷部落众多,而且这些蒙古人女真人不通教化,野性难驯!”

“这其中尤以女真一族为最,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时常劫掠我大明军民,然后就逃无踪影,即便想要问罪也是难上加难,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这些蛮夷对我大明毫无恭顺之心,更别提什么敬畏之心了!”

大殿里面气氛凝重。

李弘壁这些话等同于狠狠抽了众人一记耳光。

虽然这就是事实,但是你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啊!

这不是明晃晃地指责大家做得不到位,直接撕碎了羁縻制度遮羞布吗?

“弘壁,既然你也明白羁縻不过是笼络控制,那为何还要提出此议?”

姚广孝适时递出话匣子,让李弘壁继续往下讲。

“因为在辽东羁縻只是第一步,后续我们还有第二步,第三步。”

李弘壁轻笑道:“后续咱们暂且不提,先说说镇远侯顾成此刻在贵州进行的大业吧!”

镇远侯顾成,贵州土司,赶苗拓业!

提及此事,在场众人都变了脸色。

因为这事儿正是此刻朝堂议论的核心。

所谓“赶苗拓业”,顾名思义,就是指“蛮地”的少数民族地方,随着中原势力的深入,汉族官兵的入居,少数民族被赶往更偏僻的地区,原来的蛮地被汉族势力占据,设立郡县直接管辖。

中原王朝汉族势力大规模地杀入苗疆,期间爆发了大量暴力冲突和中央统一指挥的武力征伐,整个过程都是以兵剿为主,安抚为辅。

臣服,还是死亡,亦或者抄家灭族!

大明在开拓云贵疆土时,罕见地体现了铁腕手段,坚定执行了血腥镇压的国策!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大量苗民被杀,苗民土地被侵夺,苗民被从土地肥沃的盆地驱赶至深山。

中原王朝与地方土司合作,对苗民的剥削更甚,给苗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而执行此血腥国策之人,正是负责坐镇贵州的名将顾成!

当年顾成回京探亲的时候,李弘壁与他一同面见了天子,顺势借助杨士奇之口提出了“改土归流”之国策。

然而等顾成回到贵州执行之时,却是愕然发现这条国策根本就行不通。

因为云贵之地山林密布,这些蛮夷苗民群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根本就不听从朝廷号令!

中央朝廷得知消息后,朱棣果断下令采取这“赶苗拓业”的血腥国策,先将这些不愿服从的苗民驱赶到一起再说!

显然这等血腥国策,自然与儒家仁恕之道截然相反,所以此刻正有大量文臣士大夫争相上奏弹劾攻讦镇远侯顾成。

李弘壁此刻提及此事,无疑更是火上浇油!

但,现在只有他才具备发言权!

「今日第三更,兄弟们多多投票支持,万分感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wa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