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强国外交,阴谋初显
当今秦王政的父亲,上一任秦庄襄王,年仅三十五岁便撒手人寰。
秦王政的母亲赵姬,因此成了一个年轻的守寡太后。
可赵姬并不甘于守寡,多年来皆与吕不韦私交密切。
这件事在秦国朝野属于那种看破不说破的秘密。
因为当年秦庄襄王还在赵国时,赵姬便是吕不韦送到他身边。
赵姬成为了太后,吕不韦坐到了相国,俱是秦国最顶层的权贵,她们之间密切的交往,也不算冒天下之大不韪。
只是,如今秦王政年纪渐大,没几年就要行冠礼,正式接过国政大权。
吕不韦对秦王,还是心存极大的敬意与畏惧的。
当年的魏冉牛不牛,宣太后时期,魏冉担任秦国的丞相,近四十年!
当时的天下各国人,凡有事来秦,先拜丞相,后拜秦王。
结果呢,当秦昭襄王掌握大权,魏冉是当朝国舅,昭襄王说要废你,就可以废你。
这是秦国自商鞅变法打下来的制度优势,在秦国,国君的核心权力,最终拍板子的权力,就算魏冉这样权势顶天的外戚,也根本无法染指。
吕不韦势力很大,但是与当年的魏冉没有可比性。他也在害怕,自己和赵姬的不正当关系,可能招致秦王政的秋后算账。
于是他选择适时地与赵姬切断那种关系,送了一个身怀特长的男宠嫪毐给她玩乐。
然而吕不韦毫不知情,他偶然间发现的身怀特长的嫪毐,其实背后另有玄机。
……
出了太后寝宫,时间已至深更,嫪毐鬼鬼祟祟的身影,在漆黑的夜里掠过。
站岗、巡逻的卫兵,或者值夜的宫女,没有一人发现他这个假太监的踪迹。
甘泉宫相当之大,亭台楼阁,飞檐青瓦,环山绕水,曲折回旋,景色宜人,精致雅韵。
嫪毐身化黑影,闪进了一座假山之后。
“大人。”
他低沉地呼出一声,毕恭毕敬跪了下去。
被嫪毐称呼为“大人”的,却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秦兵黑甲士。
全身的乌黑铁甲在暗影中难以辩识,那张獠牙面具下的双眼,似一道幽冥深渊。
嫪毐不敢抬头直视。
“太后有什么反应。”
黑甲士问道。
沙哑的嗓音,听得人冷意横生,好像一具鲜活的尸体,吸引而来的第一声乌鸦的嘶哑。
嫪毐低垂着头,答道:“公子成蟜再获立功的机会,太后盛怒,将吕不韦骂得狗血淋头,说明天就要亲自去找他算账。”
“天若欲其亡,必先令其狂。要想除掉成蟜而不留人口舌,当然需要一系列的准备。太后,哼,女人终究是女人。”
獠牙面具下传出轻蔑的冷笑,黑甲士幽深的眼瞳俯视嫪毐,“你怎么样,可有把握。”
“如大人所说,女人终究只是女人,以属下的本领,十拿九稳。”
能够拿下这次的任务,正多亏了自己的特长,关于这一点,嫪毐颇有自信。
“是嘛,如此甚好。这是你的机会,好好把握。”
“是,属下谢大人栽培。”
嫪毐狠狠地表述着自己的忠心,一抬头却发现,大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于阴影之中。
他抽吸一口凉气,缓缓地从跪地姿势站了起来。
没错,这是天大的机会。只要自己征服了太后,飞黄腾达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
就这样,大秦长安君,成蟜又一次作为使者造访了韩国。
。。。。。。
新郑,王宫
“秦国使者上殿~”
嘹亮的呼唤声中,成蟜身姿挺拔,阔步轩昂,雄赳赳踏入韩国朝堂。
“秦国使者,成蟜,见过韩王。”
十五岁风流倜傥的少年郎,朝着坐在前方、身形肥胖的韩国大王略一拱手,年轻的嗓音饱含无限自信。
他以睥睨的眼神扫了下左右两边的韩国文武,朗声说道:“前者,贵国令淑公主入我王后宫为妃。公主性行淑均,兰心蕙质,我王甚喜,封夫人之位。”
大殿之上,韩国的一众朝臣对其侧目而视,小有议论。
“夫人之位,令淑公主果然贤淑啊。”
“是啊是啊。”
秦国的国君后宫,最高等级当然是王后,接着就是第一级别的“夫人”,第二级的“美人”,第三级“良人”,第四级“八子”等等。
令淑公主嫁入秦王后宫,直接被封了第一级别的“夫人”,这让韩王和一众大臣皆感欣慰。
然而成蟜紧接的言语,瞬间让场面死寂。
“我王听说,贵国南阳有一种特产的贡桃,名为月露白。秋分祭月时,月色入筵,白露沾衣,令淑夫人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之味。我王有意请贵国割让南阳百里之地,收采贡桃月露白,以告慰令淑夫人思乡之情。”
“你说什么!”
韩王难以置信,又黑又重的眼袋里,瞳仁瞬间睁大,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将衣服抓出一团褶皱。
韩国朝堂随之炸锅,一众大臣难掩惊慌之色,交头接耳。
“无缘无故索要割地,秦王怎能如此无理。”
“怎么会这样,令淑公主难道说不上话吗。”
“这如何是好,若不答应割地,恐怕下一次来的就不是使者,而是大秦铁骑兵……”
韩宵作为太子,就站在文臣之首的相国张开地身旁,他瞥见成蟜那高傲得意的表情,再看看敢怒不敢言的满朝文武,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
武将之首,大将军姬无夜,没有发声。
文臣之首,相国张开地,老眉深锁,同样沉默。
秦军正在进攻魏国,此时派出成蟜出使韩国,蛮不讲理地索要土地,是一种试探,一种恐吓。
韩王那富贵的圆脸,已是冷汗密布,他强压着心里的憋屈和怒火,眼珠子在大殿众臣之间乱窜。
说话呀!
你们都是韩国的肱骨之臣,怎么没有一人敢于说话!
姬无夜,张开地,南宫错,李希,西门玦,平时你们不是话挺多的吗,怎么现在一点声音也没有!
恍惚间,韩王看到了儿子韩宵。
太子面目沉凝,嘴角似有冷笑,对秦国使者不屑一顾。
对对对!
这种时候,还是太子最为可靠。
“割让土地之事,非同小可,即便寡人是国君,也无法草率定夺,还需与众臣仔细研讨,更要顾及百姓的意愿。”
韩王装腔作势,语速极为缓慢,目光狠狠地将姬无夜、张开地、南宫错这些人扫过,最后落在了韩宵身上。
“众卿,秦王索要百里之地,你们是何意见。”
成蟜将韩国朝堂的反应尽收眼底,不禁轻蔑一笑。
面临割地这种无理至极的要求,一国之君不敢在大秦使者面前表露不从,只能寄希望于臣子。
只要有一个臣子提出反对,韩王便有一个台阶,顺势将事情拖延下去。
可惜,从君王到臣子,没有一个人敢于率先站出来,直面秦国使者,驳斥秦国的无理要求。
如此国家,弱得名副其实。
韩宵注意到了这便宜父王看向自己的眼神。
什么众卿,姬无夜、张开地这些人,怎么可能头一个站出来驳斥成蟜。
他们也只有在一个愣头青冲锋之后,才敢表露出自己的态度。
得罪秦国的事,还得由太子殿下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