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暖棚种植

苍梧郡的人口相对来说还是不少的,整个郡县大约有四百多万人。

针对这次玻璃大棚的事情,当地不少老百姓都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毕竟他们的日子就是年复一年的土里刨食,倒是有些年轻人不想过这种平淡的日子,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谋生,更多的人还是守着家里的房子耕地,安稳的过日子。

这次朝廷说要在他们这里建设蔬菜大棚,但是大棚的花费得是他们自己和银行那边贷款,价格不便宜,足足要八十两银子,这些钱,他们就算是把全家都买了,都不一定拿得出来。

而且虽说不需要一下子拿出来,可欠的是银行的钱,那银行可是朝廷开的,谁敢真的欠着不还。

数百万人里,郡府和县镇的非农业户口加起来也不过百万,余下的三百多万都是农村户籍,这三百多万人里面,还是有真的敢豁出去的。

其中一家两兄弟听说这件事,两家凑在一起商量了好几天,最终作伴去县衙那边报名。

他们不怕赔的倾家荡产吗?

自然是怕的,可是两兄弟各自都有四五个孩子,日后不管孩子读书还是嫁娶,家里都少不得钱,不赚钱以后日子怎么过。

但凡是能有一点赚钱的营生,他们都愿意试试。

至少这玻璃大棚就建在自己村子里,每天还能守着婆娘孩子,不用背井离乡。

这是谢琅亲自下旨督促的,苍梧郡郡守以及下面的县令,谁也不敢疏忽。

再说老百姓赚到钱了,会促进地方的经济繁荣,到时候也是他们的政绩,只要能够发展起来,对于他们的升迁有百利而无一害,谁不敢是傻蛋。

县衙里的人带着兄弟俩去县镇银行办理了贷款,贷款年限是十年,如此每年就得还八两银子,没有任何利息。

兄弟俩听到这里,顿时犯了难。

白术是这次被派到苍梧郡的技术人员,在大学里就对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就被调到户部农业司任职。

“别担心,这个只需要你们在十年内还清就可以,前三年可以相对的给予你们宽限日期,三年内只要还清24两银子,日后每年换八两就可以。”

“大人!”兄弟俩的哥哥开口了,“这三年还二十四两银子,我们……”

白术给了对方哥俩一个宽慰的眼神,“这三年里我都会待在本县,我可以保证,三年之内,你们肯定会还清的。陛下施以仁政,为的是给当地百姓创收,而非是对你们的压榨,不然指望你们这几十两银子,都不够陛下龙袍的边角,还不如去和那些家财万贯的富商去收钱。”

哥俩一听,的确是这个道理。

虽说心里还是坠坠的,可为了自家的孩子们,再苦再累也要试试。

办理好一切手续,拿到银行出具的贷款文书,哥俩就回到家里去了,白术要在县衙里准备两日,两日后会去他们村子里,进行实地考察和建设。

回到家中,两家的婆娘看到那八十两的贷款文书,都觉得脑子里嗡嗡的,差点就要站不住了。

“他爹,这也太多了,八十两呐。”这八十两,足够他们家里盖一栋好大的房子了,虽说家里有十亩地,可每年的收入也不过三四两银子,只是还钱就得二十多年。

万一那营生栽了,他们一家子就是全部都卖身为奴,恐怕也还不上。

“为了孩子,咱们拼一拼。”都已经没有反悔的余地了,自然是要挺着腰杆撑下去。

两日后,白术带着几个人一起来到他们哥俩所在的村子,同行的还有县衙僚属,就是为了这哥俩的地而来的,白术敲定好了之后,他们可以现场出具租赁文书,不需要再折腾一顿。

村子里的人得知常林和常森哥俩居然准备干玻璃大棚,而且直接贷款是八十两,不少人都觉得这哥俩疯了。

有暗中觉得哥俩不着调的,有看笑话的,更多的则是怀着取经的心态,想着看看他们哥俩是否能成功,成功了后他们也可以试一试。

村子里还是有不少空地的,这些地都是村子里多出来的,如今大周地域广袤,人口稀少,每个村子里都有闲置的农耕地。

白术带人在村子里考察了一番,最终分别给这哥俩敲定了两个地段,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享受到的待遇自然是好的,首先这地段就是最好的。

哥俩要的是每人五亩地,白术听到这个数,略微有些吃惊。

“你们可要想清楚了,五亩地虽说能赚的不少钱,但是工作量却很重,如今你家中只有夫妻二人,以后恐怕都要从早忙到晚,休息的时间很少。”

两兄弟不怕,他们别的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

“白大人,我们愿意。两家可是有九个孩子等着上学堂,等着日后娶妻嫁人呢。”

白术看了看,常林有五个孩子,常森家里也有四个孩子,日后的重任定然不轻。

“那好吧。”这是玻璃大棚最大的面积了,小的是一亩地。

白术给他们订好地段,然后等衙门的人当场处理好,让两兄弟先各自翻耕这块地,过几日县里会有一大批的人过来给他们当场搭建玻璃大棚,白术也会来教导他们如何喂养耕地,然后再进行种植。

现在翻耕土地不需要纯人力,有了犁具的出现,前面一个人拉,后面一个人扶着,速度比起以往要快很多,并非谁家都有老黄牛的。

临走时,白术给他们看了玻璃大棚的设计图,询问他们是否在修建玻璃大棚的时候,在单独辟出一块居住的地方。

哥俩一看,当场就答应了。

这种房子住起来舒服,关键是晚上住在这里,等到以后蔬菜丰收了,也能守着,免得被一些不识趣的人给半夜糟蹋了。

再说两家的玻璃大棚离着村子不远,真要出事却也不能立马出现,他们还真不放心。

三五日后,七八两大车开到村子里,车斗里装在的都是各种的器材和玻璃。

玻璃大棚的搭建方法,是大周的专业人才与未来联合商讨的,有他们的努力实践与钻研,再加上未来大数据的支持,足够这玻璃大棚的使用年限达到三四十年。

常林和常森兄弟每日都会来这里守着,看着玻璃大棚一点点的成型,他们对未来似乎也多了不少的期待。

大概在暖阳三月底,两座壮观和庞大的玻璃大棚彻底成型,四里八乡甚至是县城里的人都纷纷前来围观。

大棚的西边是一座房屋,里面是六间格局,足够家里人住了。

即便是屋子不够,晚上大棚里随便找个位置也能睡一夜,因为空间很大,不需要担心氧气不够的问题。

站在一段看向对面,视线开阔,耕地也被整理的平坦整洁,之后就需要整理出菜畦,一切都能进入到正常的作业阶段。

按照白术的科普,想多赚钱,每年可以种植两茬,一年到头还能休息俩月,想松快点可以种植一茬,最好是夏末种植,正好在年初收获,那时候的菜价想必极为可观。

哥俩现在有一把子力气,肯定是要一年种植两茬的,至少也要先把那八十两银子还给银行,才敢彻底轻松下来。

而且他们对这块地只有十年的使用期限,十年后还要继续种植就得去县衙缴纳赁金,不管别人如何觊觎,只要他们想继续租,都是以他们优先的。

之后,白术带着人在这里指导兄弟俩种植,首先是给土地追肥,这些肥料都是大学里的研究所里研制出来的,比起普通的粪肥要更加的便利,不需要自己沤肥,当然价格比起粪肥来说要高,好在每年只需要在种植前追肥就可以,一年两次。

哥俩的玻璃大棚里都商量好了,有种一样的,也有种不同的果蔬。

哥哥常林的大棚里种植的有青瓜,番茄,卷心菜,同时因为占地面积比较广的情况下,又种植了三分草莓和七分西瓜。

隔壁常森的大棚里则种植了大蒜,青红辣椒,菌菇等蔬菜,另外也单独种植了一亩地的藤蔓瓜果。

种子都是县城种子站提供的,价格很便宜。

这些种子是未来提供的,经由朝廷作坊进行重新包装,然后运送到天下各州府郡县。

系统里的种子都是顶尖的,不仅仅是比起寻常的种子更容易存活,营养也更加的丰富,同时也更具有抗病虫害的特性。

就比如之前,谢琅在宫里种植辣椒草莓等等,平时只是让宫人看顾着,没有追肥没有打药,最终都不管是从口感还是成熟情况来说,都特别的喜人。

如今的大周只能说是太平,却并不富裕,到处都是过得辛苦的老百姓。

首先就是从饮食上来说,夏秋季还好,家里有新鲜的蔬菜吃,到了冬季和开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菠菜白菜萝卜这几样,再多就没有了,还并非人人都能吃得上。

住在农村的老百姓自家地里或者里墙角里种植一些,冬天里一家人倒是能见到几根青菜,可是城里就艰难了。

谢琅是皇帝,一年到头都能吃到,即便是没有反季节蔬菜,收获的时候,宫里也会大数目的采购,然后屯放到宫里专门的储藏室里,至于那些住在城里没有耕地的普通百姓,日子就过得格外单调了。

每种蔬菜所需要的水分和温度以及日照略有不同,玻璃大棚也都做了相应的隔断,并且教导了常家两兄弟如何保障其日照和水分的需求。

两人不认识字,好在家里还是有读书的孩子,白术就将详细的栽培方法写成册子,然后交给他们,哪里不懂的话,可以让家里的孩子给他们读来听听,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有老百姓看到这么壮观的大棚,不少人都心动了。

再加上白术在最初几乎是住在了村子里,每天从早上一直到晚上都在两个大棚里来回奔波,一看就是真的为他们老百姓着想,再加上前面已经有常家兄弟打头阵,其他的人也开始蠢蠢欲动。

最终村子里相继有十几户人家也加入了种植大棚蔬菜的行列中来。

系统的种子,生长周期相对要短一些,却也不会太夸张,一般正常的大棚蔬菜生长周期在四个月,系统种子的周期能缩短半个月左右。

盛夏时节,常林家的小儿子和常森家里的小哥哥正好放暑假,此时哥俩聚在常林家的大棚里,趴在门口,垂涎的看着面前的各种清脆果树。

“哥,最里面有草莓,昨晚我爹摘了一盘儿,可好吃了。”常小康眼巴巴的看着大棚的最深处,口腔里沁出口涎,喉管不断的吞咽着,“咱们偷偷进去摘两个吃吧。”

常小平也想啊,可还是得忍着。

“别去,大伯和伯娘伺候地不容易,这些都是要留着卖钱的。”

常小康差点没急哭了,道理他懂,可是他还是个七岁的孩子,哪里能忍得住。

“哥,真的老好吃了。”

“那也不行去。”常小平不想吃吗?

他想,特别特别想,虽说今年只有十岁,那也是个孩子。

但是他更明白,爹娘辛苦了好几个月,现在好多的菜都长好了,就等着过两天有人来收菜卖钱呢,他们多吃一个,家里就得少买点钱。

“小康,想想大伯和伯娘天不亮就干活,一直干到半夜,咱们不能吃。”

常小康后悔了,早知道他自己偷偷溜进去摘两颗跑出来,不叫堂哥呢,现在好了,吃不到了。

可是又能咋办呢,身边有堂哥盯着,他只能放弃了。

不然爹娘就得揍他屁股了,一柳条抽过来,能疼的人嗷嗷叫。

常林妻子挎着一个篮子从里面走过来,看到儿子和侄子堵在门口,小儿子眼里还挂着水泡,忍不住憋笑。

她掀开篮子上面的菜叶,里面放着几颗不算周正的草莓。

红彤彤的,还挂这几片很小的绿叶,圆咕噜的草莓上还有一颗颗的小点点。

“草莓!”常小康看到后一跳三尺高,“娘,娘,草莓。”

她拿起来给俩人分了分,“吃吧,吃了就出去玩,可不兴进去糟蹋。”

“不去不去。”有的吃,能过过瘾,常小康就不进去了。

常小平家的大棚里每种,第一次吃到草莓,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他这辈子都难以忘却。

真的是太好吃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