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真有什么错的话,那就是所谓的“出身错”。
“妈,保国哥结婚了?”秦淮茹掀起门帘,开口便询问此事。
她刚回来时途经前院,三大妈随口提了一句。
但这事也进展得太快了吧?
原本抱孙子满脸笑容的贾张氏脸色骤变:“嘿,你还惦记着那个混蛋呐?”
“妈,您瞧您说的,我只是随便问问而已。”
秦淮茹愁容满面,“更何况孩子们都在这儿,您这么……”
“我怎么啦?”
一听秦淮茹竟然敢回嘴,贾张氏顿时怒气冲天。
抱着孙子跳下了炕,大声吵嚷起来:“他杨保国能做,难道我就不能说吗?
“他就是个缺德带冒烟的家伙,每天只知道好吃好喝,都不知道救济一下院子里的孤儿寡妇!”
“这人心肠都是黑的。”
“我算是看透了,这个院子里就没有一个好人,都不是什么好货色!”
看着她越说越来劲,一口气把整个院子的人都给得罪遍了。
秦淮茹赶紧劝阻:“妈,声音小点儿,让人听见多不好。”
“听见又怎么样?听见又能怎么样?”
贾张氏嗓门越来越大,破口大骂个不停。
炕上坐着的棒梗看得痛快淋漓,眼中精光闪烁。
而厨房里的小当却被吓得够呛。
奶奶那原本就不和蔼的脸此刻变得狰狞恐怖。
她堵住耳朵跑出了屋子,朝对面的傻柱家望去。
随后小当转身奔向杨保国家,“杨叔,杨叔……”
正在打鸡蛋准备做番茄卤的李英听到了动静:“是小当那孩子吗?”
躺在床上的杨保国立刻起身穿鞋,回应道:“嗯,你先忙,我去看看。”
开门后,看到小当捂着耳朵、满脸泪水地扑过来抱住了他的腿。
“杨叔,小当害怕,奶奶……好可怕。”
听着老太太恶意的咒骂声,杨保国无奈地叹了口气,低下头看向小当。
“你就在这里待一会儿,等会儿再回家。”
“嗯,谢谢杨叔。”小当点头答应,放开了双手。
她左顾右盼,然后背对着门口撅着屁股坐在靠墙的一个小板凳上。
双腿并拢,双手搁在膝盖上。
小当规规矩矩地坐好。
看见这孩子懂事的小举动,忙碌中的李英心中涌起一股柔情。
“哎呀,小当真是乖巧。”
她从口袋里掏出之前杨保国给的糖果,剥开糖纸递到小当唇边。
“来,婶子给你糖吃。”
小当抬起头,用甜美糯软的声音说了句“谢谢婶子。”
然后才张开嘴巴将奶糖含入口中,眼睛弯成月牙,满心欢喜得停不下来。
坐在小板凳上的小当摇头晃脑,乐不可支。
李英也很开心,尽管有些舍不得这块糖。
毕竟那是杨保国给的,她自己都没舍得品尝过。
家里的糖确实不少,但是家里一直过得挺节省。
那些糖还要留着接待客人呢,往后要办事设宴,回娘家也都离不了。
所以最好还是省着点用,省得万一不够了还得再额外花钱。
不过,每当看到小当那灿烂的笑容,心里那份舍不得也就瞬间消散了。
毕竟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少吃一口糖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这个小孩啊,真是讨人喜欢!
贾家的贾张氏那个破嘴里就没停过唠叨。
秦淮如越是劝阻,她反而声音越大。
到最后,秦淮如也没辙了,撩起门帘离开了屋子。
她蹲坐在门口,抱膝低声哭泣。
傻柱屋里瞧见在外面委屈地蹲着哭的秦淮如,不禁叹了口气,心头不忍。
可是一想到要出门去安慰她,脑袋里立马浮现出杨保国讲述的那个故事:
那一巴掌,凭什么要用我的钱养你的媳妇?
脸颊火辣辣的,痛得厉害!
狠狠跺了一下脚,傻柱便将门缝关紧,口中念叨着:“不管了。”
原本以为看不见就能让心里平静些,至少秦寡妇不会再找上门来向自己哭诉。
然而出乎傻柱意料的是,秦寡妇并没有前来,反而是大伯出现了。
无论何时,寡妇的日子总是不好过。
在这个年头,尤其艰难。
有的寡妇难以维持生计,只能忍痛把孩子送给别人;
有的则四处勾搭,只是为了混口饱饭吃;
还有一些想要靠自己的努力生活下去,咬紧牙关坚定前行。
这其中大多数寡妇背后总有些亲人帮忙扶持。
要么是公婆还在身边,各自过日子;
要么就是狠下心撇开负担,独自带着儿子远走高飞。
即便是这样的处境,都已经够难熬了!
更何况秦淮如有位婆婆需要照顾,自己又是三个孩子的单亲寡妇。
不论性格刚烈或是温顺,
在这个时代,寡妇要想活下去,还想活得体面、不挨饿,
那就必须要有手腕、有心计才行。
在这方面,秦淮如并不逊色于任何人,甚至可以说是出类拔萃。
受了委屈也不吵闹,只是默默地蹲在门口,伏在膝盖上低声哭泣。
既不顶撞婆婆,做到了孝顺;
也不找人倾诉抱怨,显得贤良淑德,不爱嚼舌根。
更不会扯着嗓门大声叫喊,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显得大气而安分守己。
就这样,一个娇弱、贤惠、孝顺的小寡妇形象瞬间树立了起来。
谁还能指责秦淮如做得不对呢?
根本没人敢这么说!
至于如何赢得别人的同情,并借此获得好处,
这不正是有咱们那位道德楷模——易中海嘛!
“傻柱,你怎么回事?”
推开门,一大爷劈头盖脸地问道。
这让傻柱彻底懵了,“我怎么了?犯了什么错误吗?”
不了解情况的人要是看到这一幕……
恐怕都会以为易中海是在质问他犯下了严重的道德或违法行为,
至少也会被扣上个流氓的帽子。
“秦寡妇都这么委屈了,你也不上去问问,平日里一大爷是怎么教育你的?”
“做人要善良,要懂得互相帮助。”
“邻里之间,谁有了困难都要伸出援手。”
“今天你帮了人家一把,将来你自己遇到难处时,人家会视而不见吗?”
“国家正处于困境之中,我们更应该团结一致。”
“大家互相帮衬着过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如果都只想着自己,谁也过不好……”
原本,傻柱都快要被易中海说服了。
对于一大爷,他是从心底里尊敬。
为什么呢?
当年他爹因为跟着白寡妇走了,把他和他妹妹撇下,幸亏有一位大爷过来安慰他们兄妹俩,并且还让一位大妈给他们做饭,让他们不至于饿肚子。之后,他们坐着火车去找他爹,结果连门都没进去就被人家赶回来了。又是这位大爷忙里忙外地帮忙,照顾他们,还开导他们要坚强地生活下去,说亲爹再怎么说也是亲爹,现在是一时糊涂,等过几年想明白了肯定会回来的。从此以后,大爷时不时地给他们送来粮食和蔬菜,让他们能够把日子过好,也因此,傻柱真心信任并尊敬他。然而,大爷曾经说过一句话,让傻柱顿时警醒:“邻居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这样才能把日子过好,不能只想着自己。”
傻柱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回想起来,在保国生活困难的时候,却没有人出手相助,甚至包括那位大爷和其他人,他们都当作没看见。这让傻柱很困惑:这是怎么回事呢?而且,秦寡妇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为什么大爷不多帮衬一下,非要让自己去承担呢?要知道,大爷一个月的工资可是九十九块啊!人一旦尝到了动脑筋的好处,就很难再放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