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寇准出难题

寇准闻言心思急转,最近秦王赵德芳名声鹊起,深得皇上看重,今日所见颇具侠义风范,而且没有架子,心中便有些计较。

“草民幼读诗书,立志报效国家,如今王爷赏识,草民愿跟随王爷”,寇准正色说道。

赵德芳听他这么说,喜笑颜开,不料寇准接着说道:“但是草民跟随王爷并非完全效忠于王爷,等到科考之期定依靠正途取得功名,还望王爷不要介怀”。

话音刚落,李继隆不乐意了,振声说道:“好个不知好歹的腐儒,殿下礼贤下士,你竟然还讲条件”。

寇准闻言将目光看向李继隆,心道这应该是赵德芳的侍卫,便不与他计较。

赵德芳急忙笑呵呵的说道:“大哥,寇兄与我初识,依寇兄的才能,考取功名亦非难事,而且效忠大宋无可厚非,不要为难寇兄”。

寇准听赵德芳这么说,心道:还小瞧这人了,赵德芳称为大哥,想必不是普通侍卫。

想罢含笑说道:“草民谢王爷抬爱,不知这位是?”说着看向李继隆。

赵德芳还没答话,李继隆起身而立,雄赳赳气昂昂的说道:“本官兵部侍郎李继隆”。

“啊”,寇准略惊说道:“草民失礼,请大人莫怪”。

赵德芳笑呵呵看着寇准的说道:“不仅如此,还有赏赐没封呢,啊对了,还是我大舅哥”。

李继隆见赵德芳抬高自己,身板挺的更直了。

寇准又拱手客套一番,看着一旁的杨延昭,心道这人年岁不大,应该没有什么特殊身份了吧。

于是转向杨延昭说道:“这位是?”

杨延昭本就不是爱显摆的人,闻言微愣,李继隆见状拉着长音说道:“这位乃是五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平北侯杨业之子,三品怀化大将军杨延昭”。

说完,杨延昭朝着寇准拱拱手,反而寇准愣住了,心道这还真是小瞧他了。

赵德芳趁机插话说道:“不仅如此,还是我义兄,啊,还是我妹妹的未婚夫婿”。

绕是聪明如寇准,也理不清这三人的关系了,眼神在三人身上来回飘过,暗道:他是他妹夫,他是他妹夫,他又是他义兄,他和他什么关系?

“失敬失敬”,寇准干脆不想了,免得被人笑话,便拱手说道。

赵德芳志得意满,毕竟有点历史常识,知道这寇准日后成为北宋的中流砥柱,而且为人正直,权当招揽人才了。

想罢坐回椅上,含笑说道:“寇兄,准备准备吧,明日便启程了”。

“草民孑然一身,收拾几件换洗衣服即可,王爷和二位将军稍坐,今晚就在舍下安歇”,寇准说完就要走。

赵德芳见状忙道:“寇兄且慢,还有几名将官没来,我们去客栈住宿即可”。

寇准接着请三人在自家住下,赵德芳坚持住客栈,便不再相请。

通过此次邀请寇准同行,赵德芳想明白了一件事,随着势力的扩大,跟随者逐渐增多,但敌人也越来越多,相比较赵光义和赵普的势力,还不能与其分庭抗礼,赵德芳的绝对优势是赵匡胤的绝对支持,但也不能忽略群臣的力量,一旦被这股力量反噬,后果将无法预计。

一夜无话,清晨,赵德芳早早的收拾完毕,坐在客栈一楼的窗边,满脸的神清气爽。

“王爷,草民已准备好了”,寇准斜挎着背包面带微笑说道。

赵德芳起身说道:“好,一会咱们就出发”。

一行人上路了,寇准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的部队,看着士兵军容严谨,心中不禁升起敬畏之心。

“王爷,草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寇准反复思量,还是忍不住便小心翼翼的说道。

赵德芳扭过头微笑说道:“寇兄但说无妨”。

寇准略微思忖说道:“陛下整肃军武,使得朝廷军制有所改善,但草民以为大宋军队还有严重的弊端”。

“说下去”,赵德芳正色说道。

寇准偷瞟一眼赵德芳,见他虽然面色严肃,但没有生气之意便说道:“朝廷新建五军都督府,好处颇多,但王爷忽略了军心”。

赵德芳不解,诧异的向寇准看去。

“朝廷大军百万,其中吃空饷之事暂且不提,逃兵、老兵、弱兵尾大不掉啊,再加上逢战必用精锐,减员在所难免,而兵源补充恐怕难以周全”。寇准接着说道。

赵德芳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心道:亏我自诩军权在握,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发现不了,原来自己所做的整肃军武,根本不能改变历史上宋朝武功渐弱的局面。

“寇兄金玉良言,继续说下去”,赵德芳想罢激动的说道。

寇准见状逐渐消除了内心的担忧,继续说道:“朝廷沿后唐旧制,凡从军者必黥面以约束士兵,如此则适得其反,致使好男儿不当兵,最终使得军中精锐补充不足,所以草民以为朝廷应当鼓励壮士当兵入伍,使大宋军队上下一心,社稷稳固”。

赵德芳听着寇准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军队是改制了,可这兵制没动,这大概也是宋朝日渐颓废的原因吧。

“寇兄大才,一语道破大宋军中弊端,德芳佩服”,赵德芳想罢心悦诚服的说道。

寇准闻言内心狂喜,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含笑说道:“王爷谬赞,草民当不得当不得,实在是将心中所想说出而已”。

“哈哈哈,寇兄随便一说便道破症结,不知寇兄可有计策?”赵德芳正色问道。

寇准愣了一下,心道:自己虽然知道这弊端,但要解决还真没想出个所以然,冒昧说出恐怕难以令王爷信服啊。

赵德芳见他做思虑状,也不打扰,静静的等着,同时也在心中想着办法。

“王爷请恕草民无知,军中之事实在了解颇少,所以暂时确无计策”,寇准想了又想,还是不要乱逞强了。

赵德芳闻言宽慰道:“寇兄一介文人,不知行伍之事很正常,有这番见识已是难得,军中很多元老宿将况且不如,何罪之有”。

这小子还知道退让,丝毫没有争功显摆的意思,不错,赵德芳更加坚定了对寇准的欣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