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程昱来请托
青州。济南。东平陵。
在两个小正太跟前刷了一把存在的陶应,心急火燎地刚朝尹氏的房门迈了两步,就被守在宅院门外的玄甲军护卫叫住。
“先生?”
一头雾水的陶应停下脚步,转身望着满是敬意的护卫,眸子微蹙,大脑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来人可有通名?”
既然能被护卫称为先生之人,定然不可能是简单之辈。
“属下问了,但那先生笑而不语。”
护卫的回答,让陶应又是一怔。
“嗯?玩深沉?”
继而,陶应心中泛起一阵冷笑。
“遮掩行藏,不是故作神秘,玩欲擒故纵之辈;就是担心走漏风声,不得不缩头藏尾,此乃多为鸡鸣狗盗之徒!”
这两种人,陶应都不太喜欢。
本不予理睬,但略加沉思,陶应还是抬脚朝门外行去。
“唉,没想到我陶应也开始变得患得患失了!”
眼下是汉末,什么样的“怪演员”都有,陶应就不敢轻易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况且,他心头的困顿此时尚未解除,不想再节外生枝。
“还是在尹氏面前自在啊,只要我喜欢,一切由着我的性子来,什么姿势都可以!”
刚一出门,陶应就看见一个身长八尺三寸左右,年龄大约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一身儒士袄袍,美髯垂胸,老神在在地立在院外拐角处,闭目养神。
“先生,是你找陶应?”
陶应信步上前,朝中年儒士拱手一礼,目光又朝四周打量了一圈,除了眼前的儒士,还有四周几个侍卫,一个杂人都没有。
“东阿程立,拜见济南侯!”
陶应一脚跨出院门的时候,程昱就觉察到了,此时见陶应显得彬彬有礼,也没敢托大,立即转身见礼,报上自己的名号。
“呃,我猜错了!”
一听来人竟是大名鼎鼎的程昱,久经风浪的陶应,还是眼皮一抖,心脏不争气地猛烈跳动了两下。
“夭寿啊,历史上,老曹能有未来,全凭的是眼下这个家伙,给创业初期的老曹谋划了一块得已发展的土地!”
“难道,程昱是来投奔本侯的?”
一想到曹操又要失去一血,陶应心中莫名一阵兴奋,心脏再次剧烈跳动了一下。
“济南侯何事猜错了?”
陶应能在这个时候说出没头没脑的话,定是与自己有关,出于好奇,程昱叫醒了神游天外的陶应。
“仲德先生不对护卫通名,应便猜测先生不是沽名钓誉之辈,便是见不得光的宵小之徒。”
很清楚程昱的性格,陶应也不遮不拦,实话实话。
“立乃虚度半生的碌碌无为之辈,通不通名都一样。”
闻言,程昱脸上泛起一抹笑意,亦实亦虚地自谦了一句。
“济南侯果承‘仁人君子’的家风,胸怀坦荡!”
对陶应的直言不讳,程昱不但不生气,反而很赞赏他的光明磊落。
“仲德先生过谦了,应可是知道仲德先生的!”
“先生有谋,能断大事;先生之胆,过于贲育。”
战国时的勇士孟贲和夏育到底是怎样的人,陶应不太清楚,但既然历史这样评价程昱,陶应自然照搬。
“至于应,胸无点墨,无断无谋,当不得先生之誉;若能得先生日日教诲,那便是上天眷顾了!”
趁着话风尚投机,陶应不动声色地向程昱抛出橄榄枝。
“接吧,快接吧,这比你自荐要有面子的多!”
听闻陶应对自己的评价,年愈半百的程昱身子难以自制地微微颤抖,隐入衣袖中的双手紧攥,深邃的眸子霎时泛红。
“年愈半百,唯‘心怀异志’的陶重光识我程立啊!”
很快,程昱面上又恢复了正常,目光复杂地望着年龄不到他一半的陶应,快速回味了一番准备好的说辞,道明他的来意。
“济南侯,立此番拜见,乃受故人荀文若所托,请让陈元方归乡。”
若不是荀彧从颍川寄书于他,程昱绝不会蹚这滩浑水。
“陈元方已是花甲之龄,恐时日无多,就让他回归故里,颐养天年吧?”
程昱满含期待地注视着陶应,希望陶应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结果。
至于陶应暗暗向他抛来的橄榄枝,装糊涂的程昱自动忽略了。
“哦,是这事啊!”
明白了程昱的来意,也清楚了程昱的态度,陶应似喃喃自语,又似承接了程昱一句。
“剃头担子,是我陶应一头热啊!”
到头来发现是自己想多了,陶应心中难免有些失落,眸子里那缕燃烧的炙热也瞬间熄灭消散。
“应本来想请陈元方着写《陈子》的,既然仲德先生亲自上门,陈元方的去留就自便吧!”
陶应本来就要放陈纪走,程昱突然上门请托,这个顺水人情做得甘之如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程昱。
至于招揽程昱失败,陶应很快就释然了。
“好处不能全占,否则会天打雷劈!”
有些郁闷的陶应在默默自我安慰,一脸欣喜的程昱心中却泛起一抹激动。
“立替颍川陈氏拜谢济南侯!”
没想到陶应如此好说话,不虚此行的程昱,急忙朝陶应抱拳躬身一礼,感谢陶应的成全。
“程立定不忘今日济南侯成全之德!”
想着暗暗拒绝了陶应的招揽,程昱心中又有些惭愧,再面对陶应,竟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立就不打扰济南侯了,这就去临菑见陈元方,告辞!”
程昱再次拱手一揖,转身就走。
“呃,这么急不可耐,是担心本侯变卦吗?”
————
豫州。颍川郡。阳翟。
一听不太看好陶应的郭嘉要前往青州,戏志才被郭嘉的神转折瞬间搞迷糊了,眸子里闪过一抹惑然。
“奉孝,你这又是何意?”
若非戏志才是了解郭嘉的,定会认为郭嘉是在戏弄于他。
“若汉失其鹿,天下英雄必共逐之;因而,这天下还不知是谁的呢!”
郭嘉瞅着戏志才,脸上露出一丝奸诈的笑意。
“既然如此,济南侯那里暂时有饭吃、有酒喝,我们干嘛不去白吃白喝呢?”
郭嘉的这一番解释,听得戏志才直翻白眼,很是无语地摇摇头。
“奉孝,你要清楚,济南侯的饭,恐怕没那么好吃!”
戏志才提醒郭嘉,出工不力的事情还是要少干,尤其是在陶应手下。
“陶应干的事情,桩桩件件都惊世骇俗,那可不是个好相与之辈。”
戏志才心里想什么,郭嘉一清二楚,但他却不以为然,依旧一副大义凛然、理所应当的样子。
“济南侯可以救济数以百万计的流民,救济救济我这个颍川流民,想必也不会吝啬的!”
望着郭嘉露出一脸诡诈的浪子模样,戏志才再次无奈地提醒。
“莫过火,小心引火烧身!”
郭嘉虽然表现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戏志才绝不会当真。
以郭嘉的智慧,绝不会干出坏自己名头的事来。
“你不担心济南侯‘不懂得隐忍,反而锋芒毕露,行事莽撞’了?”
戏志才将刚刚郭嘉自己所说的话又重复一遍,想看看郭嘉又如何自圆其说。
“哈哈,志才兄,这正是我亲自前往青州验证一番的原因所在。”
将身子坐正,郭嘉的眸子里闪过一抹精光。
“志才兄,你有没有发现,济南侯似乎隐隐在下一盘大棋?”
戏志才也挺了挺腰身,让自己坐得更端正些,目光灼灼地盯着郭嘉看了几息,缓缓地点点头。
“我亦有此感觉,只是,一时猜不透其中的奥秘!”
戏志才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我来猜猜如何?”
郭嘉与戏志才二人讶然相视一眼,同时将目光投向门外。
就见从门外兴冲冲走来几人,分别是荀彧、荀攸、辛评、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