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做人不能忘恩负义

“什么事啊?阿寻哥,瞧你郑重其事的样子?”陆小蛮看着他认真的表情,也跟着正经起来。

“甜妹,先出去玩一会儿,我有点事跟你阿姐说。”陆寻把陆小甜打发出去了,才小声地说着。

“你有什么规划,还是暂时的先放下来。”陆寻很隐晦地告诉她,先不要进行什么买卖。

陆小蛮点点头,对于想要做的事情,她已经是迫在眉睫了,不可能收手的,不过小心谨慎一些是应该的。

“那些人每天都负责看牛,割草喂猪的活计吗?”

陆小蛮问着,这个时期的牛是很珍贵的,除非生老病死,而且还必须报备了,才能宰杀的。

“他们的年纪都很大了,还带着一个小孩,虽然可怜巴巴的,但是谁也不敢去跟着他们过多的接触。”陆寻提醒了两句,就不再说这个话题了。

“阿寻哥,谢谢你了,也给叔叔婶婶带一句感谢,让他们费心了。”陆小蛮手上的速度并没有减弱。

很快就把一大半的菜给盛了出来,满满当当的,一看就下了本了。

“陆小蛮,你怎么那么墨迹呀?肚子饿死了,还不能开饭吗?

来你家里等一餐饭吃真困难,累得半死的还得等待着。”陆小宝鬼哭狼嚎的叫着,一身的污渍,累得喘息不均匀了。

“急什么,帮忙的人还没喊呢!一看你就是没干过活的,连小甜一个女孩子都比不上,人家也是一天辛辛苦苦的,我就没听到她叫唤半句。”

陆小蛮很不喜欢他的态度,看在他也是努力的份上,语气弱了两分。

“去外面洗手等待着,别在这里挡了我的光线了。”陆小蛮把人赶出去。

让他看到给二丫送饭,只怕他就会要死不活的嚷嚷着没给他爸妈送了。

他也不是多么孝顺,主要剩下的饭菜他可以接着吃。

陆小蛮把两大盆的菜全部炒好了,出去看到陆小宝懒洋洋地坐着。

“陆小宝,去后面叫大家吃饭了。”陆小蛮把人使唤走了,让陆小甜把饭菜端下去。

“你这丫头倒是挺大方的,别人都是护住了碗里的食物,你却拼命地往外送。”铁匠看着她说着。

“铁叔,做人不能忘恩负义嘛!人手是六叔帮忙集齐的,六婶家里的菜半点没有藏着,我说有需要就给我割过来了。

我回报这些不是应该的吗?你不也是毫无任何疑虑的就对我展开了帮助吗?”

陆小蛮甜甜地说着,人心换人心,别人给的温暖,她就投以回报。

“我可不是平白无故地就把东西给你的,我可是奔着你做的东西去的,要是让我知道东西不够美味了,你还是得赔偿我的损失的。”

铁匠看着她笑嘻嘻的模样,一盆冷水就泼下来了。

“放心,我做的菜你都喜欢吃了,你就慢慢地期待着吧,不会让你失望的。”

陆小蛮完全没有被他恶劣的语气给恐吓住,他看着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可能够搭一把手的人,心地能坏到哪儿去?

“蛮丫头那两间小房给你建好了,到时候让铁匠给你打一个窗户就行了,下午就去把新的屋子弄起来了。”

六叔说着,这可是大家费劲的力气才弄出来的成果呢?

依旧是两间并排的屋子,只是空间更宽敞了,。

换成了平时帮工的哪有那么利索的速度,都得挣公分,来的人都不齐全,十天半个月才能建好呢!

“真是辛苦大家了,赶紧吃饭吧!”陆小蛮吃饱之后去看了效果,瓦片都摆好了,很齐整的两间相临的屋子。

“这些人还算实诚,都是给你踏踏实实干活的。”铁匠吃饱喝足了,走到她的旁边,晃着扇子说着。

“嗯,挺好的,得尽快把里面铺齐整了,然后把烤炉搬进房间里,免得放在外面沾了水生锈了。”

陆小蛮看着一堆的工,这个工程不是那么快速的。

“下午去把木板需要的材料据了,晒个两天,扛回来我给你筛。”铁匠看着她收拾好工具,马上就出发了。

“你都弄好记号了,我下午去据就行了,你就别跟着折腾了。”陆小蛮叮嘱一句就进山了,铁匠也不在意,背着手回家午休了。

陆小蛮先去把树据下来,一颗的量都足够了,毕竟是有了年头的树木了。

据成两段,放太阳下晒着,又捡了一些柴放着一起暴晒,接着就去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遇到猎物了。

陆小蛮这一次换了一个山头,那个山头的猎物都怕她了,换了一个山头之后,果然就碰上了。

难道这些动物都活成精了吗?都开了灵致了,那么的聪慧。

抓到了两只兔子,拿着绳子捆好,还看到了小溪流,用着她的背篓,还装到了不少的小鱼仔。

陆小蛮没有贪恋,时间差不多就回去了。

下山的时候果然就看到了,陆寻说的那些送下来改造,都是老一辈有成就的读书人。

背朝黄土的割着草,一眼看去,陆小蛮惊讶了,是后来很德高望重的人,一身的儒雅气息,完全没有因为忙碌而有丝毫的减弱。

没想到他还经历过这样的变故,看着一身的衣服已经很破旧了,人瘦的都快要脱相了。

要不是陆小蛮记住了关于他的传说,这会儿都认不出来了,承受这些,对于他们而言太过疲惫了。

旁边的小孩,应该是他的孙子,也跟着在缓慢的割着,听说的是独身老人,倒是没想到旁边还跟着老伴的。

刚刚在虚弱的坐着,看到她的时候才起身的,一看就是被病痛缠身了。

陆小蛮不忍心看着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晚年有那么不幸的生活。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年的时间,但凭着他们的体力,只怕挨不下去。

陆小蛮猜想他们肯定不会是一家人的,一个村子,最少也得安排三到四个人。

像他们这样没有工作量的,一般都是很受嫌弃的,谁也不想多一个人却干不出这一份活来。

毕竟都是靠工分换取粮食的,粮食攒不够,那就只有挨饿的份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