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坠落的审判-5

《鱼愿鱼》全本免费阅读

第二十三章:游戏:有限?还是无限?

这是一道关于‘个体’与‘时代’的关系的,永恒命题。

也是此刻的当下,孟随波遇到的,有关‘镜子空间’的困局。

——即,‘镜子’包围在个体的四周,其以自身的隐形墙,在无形之中限制了个体的行动轨迹。

从而也使得,个体被包裹在四面围绕的镜子里,也就是其眼界被困在这个‘人云亦云’的社会里,最终导致了“被时代所裹挟”之困局。

——又即,‘镜子’本身,也是时代对个体行为的一种映射。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通过大数据搜寻,对个体思维模式以及行为习惯,建立了一套基本的数据树。

并以此为基础,相对应的对其一一展开,个体专属定制的相关推荐。

所以,孟随波在镜子里看见的,是一个个他自己。

但同时,他们都是经过用户搜索,数据提取,程序运算,而演变出来的‘电子人’。

又因人类本身所独有的情感,以及感知力和创造力。

从而在喜怒哀乐,个体差异,思维高低,环境水平,时代变迁的导向下,加剧了‘镜子’折射的不确定性。

但正在缓慢发生,或者是已经发生的是——

孟随波被困在‘镜子’空间里了。

与此同时。

无数个她们,他们,你们,我们,也都被困在这个‘镜子空间’里了。

————

那,究竟要怎么样才可以出去呢?

孟随波缓缓地站了起来,他看见在对面的哈哈镜里,一个像他,却又不完全是他的少年,同样的站起了身。

在孟随波向前走的过程中,他也在寸寸侵略里,迎面走来。

少年伪装成奇形怪状的。压迫性的吞噬,稍不留意,便会让人在无形之中,分了神。

孟随波突然收住了脚步。

他已经走到了镜子的跟前,此时,孟随波和眼前之人的距离,已是近到鼻尖对鼻尖的程度。

孟随波突然垂头低笑了几声,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眼中有云海在翻涌。

他幽幽的目光重新落在了镜子里的少年身上。

紧接着,孟随波抬起了那只曾经寄托着无限的希望,用来拨弦奏乐的手。

一下子,右手便猛地朝镜子中伸了过去。

————

——就算是,镜子构筑的无形牢笼又如何?

——就算是,时代布下的天罗地网又怎样?

因为。

在看似密不透风,无处可逃的镜子空间里,在看似不断重复,翻来覆去的模仿动作里。其实,‘镜子’本身早已充满了破绽。

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

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便走进到了一个,由他人所衡量的标准,所刻画的尺度,所丈量的土地,以及,所构筑的围墙里。

而这场游戏的制定者们,却将其称之为:世界观。

若是想要逃出,习以为常的规则和模式,确实是十分困难的。

因为孟随波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早已在暗中被收集、采纳、编程,进而成为了一套完整的程序。

所以,在这场与意识形态展开对抗的,没有硝烟的战斗里。

孟随波最大的敌人,以及他最大的伙伴,都是——

他自己。

与此同时,孟随波本身,也是这场竞技中,最大的‘变数’。

因为‘镜子’本身,所具有的模仿与复刻的能力,所以直接造就了,在孟随波身上发生的运行结果,其唯一指向性。

也就是说——

在这个诡异的‘镜子空间’里,孟随波看似被重重围困,实则他本身才是这个空间里的掌控者,也是无数个‘他自己’的操控者。

因为。

只有真正的孟随波,才能够拥有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

——他能够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

——他能够在认识的指导下,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他还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两者统一起来。

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

————

当孟随波的右手,与镜面里同样伸过来的手,在镜子的表面相遇的时候。

孟随波感觉到,在他的手掌心里,冒出了一小簇金黄色的烟火。

然后,孟随波便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仿佛在一瞬间里,伴随着烟火的燃烧,投身到了滚烫的,朦胧的,缥缈的,无尽的熔炉之中。

一时间,云雾缭绕,水花四溢。

......

————

这个世界上的游戏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被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则被称为“无限游戏”。

而这两种游戏的区别,就在于。

——有限游戏它本身,是以‘取胜’为目的的。

——而无限游戏,则是以‘延续游戏’为目的的。

可无论是有限游戏,还是无限游戏,其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

——是参与者自愿选择参与游戏。

谁也无法同被迫参与游戏的人,进行游戏。而那个被迫参与游戏的人,他本身,也失去了参与的意义。

孟随波的脑海中,正在不断的反复斟酌着。

他那些不断冒出的可能性,就像石子落进了一滩池水,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水花。

孟随波猜想,在‘镜子空间’里所开展的游戏,大概率并不会是“有限游戏”。

因为,“有限游戏”的参与者,是不能够选择自己参与游戏的,而且也不能够独自参与,必须至少找到一个对手。

正如“有限游戏”之有限,其需要明确的开端与终结,所以“有限游戏”本身,是存在着时间界限的。

与此同时,这个时间界限,也是游戏中所有的参与者共同认可的。

所以,唯一的可能,也是唯一的解释,便是。

——这是一个“无限游戏”。

......

“无限游戏”的存在,本质上与有限游戏,有着鲜明的差异。

在‘镜子空间’里,“无限游戏”的规则,就像是语言对话时所使用的语法,根本的用处是为了让对话长久地进行下去。

而这个规则,本身是为了延续游戏而设定的,“无限游戏”的参与者可以充分的利用规则,从而把‘镜子空间’本身的限制和局限性,一同融入进游戏的本身。

准确来说,“无限游戏”的参与者,在提前已知游戏的界限的同时,也可以依靠自己,来界限游戏的‘界限’。

孟随波微微阖上双眼。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正在想象着一把锋利的长柄小刀。

注意,孟随波的想象是以图案形式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的,而并不是以‘长柄小刀’这四个字出现的。

下一秒。

孟随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