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党争1

乾隆生平最恨两件事,第一是贪污,第二是结党。

当然,和珅是一个例外,和珅这个人不光贪污,并且还结党。

都说雍正反贪比较厉害,其实整个雍正一朝都没有乾隆这辈子杀的贪官多,至于臣子们结党,别说乾隆这么聪明的皇帝,一般的皇帝都容忍不了。

而这一次的党争是由两位重臣引发出来的,这二人我们之前也曾经单独介绍过,张廷玉和鄂尔泰。

这两个人都是雍正生前的宠臣,雍正的遗诏里面就写有让这二人死后能够尊享太庙,我查了一下资料,整个清朝能够配享太庙的人数不超过30个人!

平均下来,也就是十几年才上一个。

曾国藩牛吧,力挽狂澜救了清朝,为清朝强行续命,这么大的功劳都没有配享太庙,可见这个难度。

乾隆刚刚继位的时候,特地将这二人叫过来,语重心长的表示自己一定会尊重雍正的意见,你们二人放心就好,死了之后一定尊享太庙。

明明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张廷玉和鄂尔泰的反应都是推辞,这也好理解,毕竟皇帝登基还要假装让几次呢!

乾隆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这两个老狐狸的心思,不仅在口头上说说,甚至还翻出了各类古籍用历史事件来给二人安心。

为了表示自己看重二人,乾隆又把两个人的儿子都安排到了南书房当差。

看起来,一切风平浪静,君臣之间一派祥和,其实背地里却是暗流涌动!

有句话说得好,叫一山不容二虎,大清这座山只有一个老虎,那就是乾隆,那么猴子就也得有一位才行。

因为清朝是满族统治,所以汉臣和满臣自然也是分开站队的,汉臣的首领就是张廷玉,满臣的首领自然是鄂尔泰。

其实,非说这二人结党,也是不科学的,毕竟在那个位置上面,办事情没有自己的亲信那肯定是不放心的,两个人都这么想,争斗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很快,这种暗地里进行的争斗就上了明面,乾隆虽然知道,可也不想撕破脸,就明里暗里的提醒这二位,老子不喜欢你们斗,都听点劝!

可张廷玉和鄂尔泰虽然听劝,自己手下那可不听劝,以前该怎么来,现在还怎么来!

终于,把乾隆惹毛了!

乾隆六年,左都御史刘统勋率先开炮弹劾张廷玉,说张廷玉这个人的亲属实在是太变态了,基本上张廷玉家里凡是姓张的都进了体制内工作。

刘统勋,听这个名字,我们都知道,这个人是汉人,那么一个汉人为何去弹劾汉臣领袖张廷玉呢?

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插一句,刘统勋有个儿子叫刘墉,也就是刘罗锅!

刘墉的名气虽然比他老子大,但是,刘墉的权力和刘统勋比起来,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刘统勋,康熙三十八年出生,十四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雍正二年中进士,并且是二甲第十七名,也就是全国高考第二十名,真的是非常优秀。

雍正一朝的时候,刘统勋没有什么表现机会,乾隆一登基马上重用了刘统勋,觉得这个人一定能够培养成为自己的亲信。

不得不说,乾隆的政治眼光那是真的非常毒,刘统勋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有人说刘统勋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朝唯一一个宰相。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这个话是乾隆说的,而刘统勋的谥号是文官谥号排名第一的文正,你想想就知道有多牛了,整个清朝只有八个人。

而此时的刘统勋,那是刚从家里丁忧回来,上班时间不长,来了之后马上就弹劾张廷玉,胆子大的同时也说明刘统勋政治眼光非常高。

那么,张廷玉怎么回击的呢?

张廷玉没有回击,因为刘统勋说的就是实话,当时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桐人之受国恩,登仕籍者甲于天下。”

张廷玉就是安徽桐城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张廷玉和写狱中杂记的方苞还是老乡。

乾隆心里自然是很开心的,想吃奶了立马娘就来了,想收拾这两个人了,马上就有人配合自己。

于是乎,乾隆没有打草惊蛇,准备慢慢玩,他让人将刘统勋弹劾张廷玉的折子让所有大臣们看,就是告诉他们,千万不要乱搞,小心哪一天我就收拾你们了。

这边刚敲打完张廷玉,鄂尔泰就又出问题了,其实就个人能力和水平来说,我觉得鄂尔泰真不是张廷玉的对手,张廷玉这个人有个能力,几十年不犯错,这是非常牛的技能,除了霍光之外,我基本没见过。

张廷玉不贪污,不好色,让人抓不到把柄,鄂尔泰虽然也是这样,可是喜欢来一些别的,比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差点让自己村里的狗去当警犬了。

鄂尔泰胆子特别大,自己家里亲戚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个别的还有当总督的。

所以,这也是鄂尔泰先比张廷玉倒下去的原因之一。

有一次,蒙古来了一个客人面见乾隆,两个人一见面肯定得聊天,聊着聊着,乾隆突然发现,这个从蒙古远道而来的人居然对朝廷里的形势一清二楚,再一想,这个人和鄂尔泰关系不错,这些话不用想就知道是鄂尔泰教的。

做为一个强权人物,乾隆觉得自己被鄂尔泰玩了一把,很是愤怒,就让人把鄂尔泰叫了过来,问他这话是不是他教的?

鄂尔泰也是一个狠人,不仅不承认,还当场发了毒誓,乾隆看到鄂尔泰这个鬼样子也笑了,就告诉鄂尔泰,如果这话是你教的,你这个罪过就大了,如果不是你教的,而是他和聊天的时候自己揣摩出来的,那你的罪过就更大了!

这话可把鄂尔泰弄糊涂了,感情是不是我指使的我都有罪呗!

然后,乾隆就非常幽默的告诉鄂尔泰,看你那猴急的样子,心里肯定有鬼!

我想,鄂尔泰在听到这话的时候,心里估计真的是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

谈话结束之后,乾隆给鄂尔泰下了一道圣旨,其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夫向伊言之而奏固属不可若未向伊言而伊揣摩鄂尔泰之意即行陈奏则势力更重。”

这话,把鄂尔泰吓得半死,所谓揣摩鄂尔泰之意,不就是说这个人或多或少都和自己有关系吗?

可没过多久,不长心的鄂尔泰就把这件事情忘的一干二净,也是记吃不记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