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血刀老祖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大寿。
满堂群聚,高朋满座,但堂上全人并无一丝欢庆之色,各个缩着脑袋,畏畏缩缩,不敢作声,生怕惹得高坐云台上的人发怒,只见他此时脸色阴沉,目中隐隐时有血光迸发。
此人正是今日寿宴的主人——血刀老祖。
血刀老祖的真名已无人记得,只知道他在二十多年前弑师成功之后,便登上了血刀门的第四代掌门人,加上他手中如血光一般的暗红宝刀,人人皆称呼他为血刀老祖。
在他登位之前,血刀门就重杀伐屠戮,不轻易招收弟子。凡想入门者需取「血刀杀伐令」,取令上者人头。令上既可能是江湖闻名之士,也可能是孤零柔弱挚友,天下无不可杀之人。走过第一步的得令者需要自相残杀,最后能站立者方能入得血刀门。
而在他等位登位之后,血刀门杀孽不减,反而更多了淫乱,自他而下的门中弟子都是无所不为、十恶不赦的淫僧。
如这般天怒人怨的门派,还能存在于世上,可见他们手段亦非寻常。
而作为万恶之首的血刀老祖,今日是他的五十大寿,但他的心情却十分地郁闷烦躁。
一切原因,归咎于他身上穿着的一件破烂袈裟。
一切还得说回当日,摆脱了青海一枭的血刀老祖突见门下弟子伏尸在地,血刀老祖大吃一惊,却是不怒反喜。
师徒相杀的情况在血刀门不绝如缕,他对于宝象几个武功最高的弟子早已心存忌惮,心生杀意,若非怕他们结党成群地对付他,他早就狠下毒手了。
如今他们一个个折损,这实在令他大快人心,仰天长笑。
与追赶过来、看见爱徒身死而悲怒交加的青海一枭,简直是完全相反的对比。
见到血刀老祖得意忘形的样子,迟来的青海一枭自然认为是他杀了自己的爱徒。
两人又是一场大战。
青海一枭自然不是他的对手,但在他不要命的追杀下,血刀老祖也没得好处,周身伤痕累累,但终是毙于血刀之下。
大气喘喘、倒在地下的血刀老祖也终于注意到了宝象尸体上裹的袈裟,大觉惊诧。
袈裟非寻常僧衣,只有地位高的僧人才有资格穿,而整个血刀门能穿袈裟的就只有血刀老祖一个。
见到宝象临死也要穿上袈裟的‘野心’,血刀老祖大为震怒,含怒提刀,把人给大尸块也不罢休。
未几,空中风云翻滚,即将大雨倾盆。
狂风吹袭,砍成碎布的袈裟随风飘起,血刀老祖忽见飘在半空的文字,信手一抽,便见一句‘招若如雷,繁则无速’,顿觉微言大义,深合武学玄理。
而后,冒着大雨淋漓的血刀老祖费力翻腾,搜寻着乱散风雨中的袈裟残片。
待回去一拼,便看到了‘辟邪剑法’四字,连忙大喜,连夜拼凑。
不知冥冥中是否有天意,辟邪剑法,字字珠玑,但经过狂风吹刮、雨水冲刷、还有些遍寻不到的,落到手里不过十之七。
经过他的拼凑之后,虽是字字珠玑,却与原本面目全非。
血刀老祖也是当世首屈一指的武学大家,在他的一番苦心孤诣、去芜存菁的改造下,悟出了刀剑相杀的独门绝技,他把血刀的势大力沉、诡异难当,溶入迅疾轻灵、飘忽无定的辟邪剑法中,创出「刀剑双杀」的绝招,可以用刀,也可以用剑,乃是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功夫。
可是辟邪剑法终究是一门邪道武功,受剑法影响,他经常觉得有一阵无名火热从身而起,由下窜上,燥乱不定,荒淫无度的血刀老祖最初以为自己色心又起,又开始下山劫持妙龄女子。
却不想,一向性急的他当他见到娇滴滴的美人时,竟全无了以往热血沸腾的冲动。
一时困惑的他重返山上,恰好看见了一众练武的年轻弟子,烈日下蒸腾出来的汗水湿透了他们衣裳,也凸显出了他们阳刚硬朗的精壮线条,他顿觉口舌发干,喉结下意识地一动……
活到这个年纪的他什么没见过,那还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一切的开始更是直指辟邪剑法。
血刀老祖开始陷入了漫长而又短暂的挣扎。
一方面,向来厚颜而又自诩风流的血刀老祖也为此事感到羞耻,但想要放弃又舍不得对高深武学的向往。
另一方面,以前的血刀门给他的感觉是骄傲而又防备,而现在这满是男子的地方又给他一种满足和沸腾的冲动,令他沉醉其中,不愿割舍。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响起,只见一个年青和尚上前,与其他膀大腰粗的粗鄙弟子不同,他长得甚为清秀,说起话来也很是斯文,他张口笑道:“师父,承蒙师父悉心教导,弟子在此敬你一杯,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说完,他一饮而尽,顿时酒意上身,颊生红云。
血刀老祖见此情态,心神又是一晃,心中仿如一只饿极了的猛兽见到丰厚肉食,垂涎三尺,张牙舞爪,欲要破笼而出。
年轻和尚被他红极了的双眼盯着,顿觉浑身发毛,仿佛大难临头。
心里叫苦自己为何自作聪明,明知道他不开心还要上前拍马屁,献殷勤。
其他人眼里皆是不屑和妒忌,一脸幸灾乐祸的看戏,心里也在止不住地发笑。
他们已经忍不住想要看到年轻和尚被血刀老祖一刀两断的情景了,明明只是才进门,为什么就能得到了血刀老祖的赏识和亲自指导。
血刀老祖突而一笑,竟有种说不出的诡异之感。
其他人顿觉毛悚悚,和年轻和尚都有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就见血刀老祖按刀一下,咧嘴哈哈大笑道:“今日是我的大寿,恰逢最近许多新弟子入门,为师就破例一次,为你们讲经布道。”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虽然都是和尚,但何尝守过清规戒律,何曾念过经拜过佛,又怎会听懂他的佛经道藏。
便又见他自顾自地道:“我佛门讲究众生平等,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所以每五年都会举行一次广结善缘的法会。
为师深感以往怠慢了你等,今日藉此机会,一次补办这普度众生、布施僧俗的——”
“……无遮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