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常浩南又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向他们描述了一下计算机视觉、流形识别、以及水平集方法的相关概念。
一开始,乔晨青还试图理解。
不过实在是术业有专攻,没几句话的功夫,眼神中就只剩下茫然了。
于是,为了解救自己的耳朵的脑子,他赶紧打断已经有点进入状态的常浩南,略显生硬地换了个话题:
“浩南同志,我记得你刚才,好像还有话没说完吧?”
常浩南先是一愣,心说我这没讲完的东西还多着呢……
好在他还是很快就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这不是在开技术研讨会。
而乔晨青说的,应该是最一开始,对方询问自己是否需要一发kh55回去研究的时候。
想到这里,常浩南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哦,我当时是想说,您可以再问一下电科集团,还有航空工业那边对这发弹感不感兴趣,如果他们也觉得不是特别急需的话,我倒是挺想留一枚在我们集团这边。”
“嗯?”
乔晨青一愣:
“你之前不是说,起不到太大作用……”
显然,他这是被常浩南有点前后不搭的言辞给整得有点懵。
后者轻轻一笑,解释道:aosu.org 流星小说网
“技术上确实起不到太大帮助,但是等以后外部条件允许了,我准备搞个博物馆,把这些东西给放进去,也算是对这一段历史的见证吧……”
在前世,华夏军工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的部分,一直处在一个比较混沌的状态。
由于组织架构变化极其剧烈,别说是外人,哪怕是从业者,甚至亲历者的回忆和记载都未必完全准确。
很多有纪念意义的实物甚至都出现过破坏或者遗失。
而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博物馆和展览馆当中还存在不少知识性错误……
总之就是很令人难绷。
因此,自打老吴从巴尔干半岛弄回来一块B2轰炸机的残骸碎片那时候开始,常浩南就一直琢磨着,未来要如何保存,甚至是宣传这段历史。
而听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后,乔晨青一时间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尽管话题是他主动切换的,但常浩南这前后两段回答的跳跃性,属实是有点太大了。
就像有人前一秒还在跟你谈数学,后一秒就突然开始讲物种进化,然后又光速说起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
最后只好来了一句:
“果然是总规划师,考虑问题就是比较长远……”
恰好这个时候,众人也已经重新回到了位于3、4两個机棚附近的人群当中,因此,关于kh55的话题也就不太适合继续聊下去了。
结果,众人还真就顺着常浩南起头的宣传话题继续聊了下去……
“浩南同志。”
一个声音突然从另外一个方向传了出来。
常浩南回过头,发现是一名体型微胖、面色和善,带着一副棕框眼镜的人。
虽然穿着棉大衣看不清军衔,但年龄似乎和乔晨青相仿,显然也是空军方面的领导。
“我叫敬彦龙,空军政治部主管宣传的。”
“敬主任?”
常浩南几乎是下意识地说道。
这个略带些反问的语气让敬彦龙一愣:
“你听说过我?”
他的级别当然不算低,但岗位说实话不太起眼。
尤其常浩南甚至都不是军人,过去更是跟空军的宣传业务毫无瓜葛。
更不应该听过他的名字了。
“呃……”
常浩南面色一僵,大脑飞快组织了一番语言:
“之前听其它领导提到过,说您在组织宣传活动和宣传材料方面水平非常高……”
平心而论,这话绝不是恭维。
常浩南之所以知道敬彦龙这个名字,是因为对方曾经……或者说将会组织创作一部闻名全国的情景喜剧。
《炊事班的故事》。
当然,这部剧是2002年上映的,因此在眼下,常浩南的一番夸奖还是让敬彦龙有点汗颜:
“过奖了,过奖了……”
“我是想问,在京城郊外,CP区那块,有个空军主管的航空博物馆,不知道你去没去过?”
常浩南点点头:
“过去上学的时候,趁周末去过一趟,但是没进去,就在外面转了一圈。”
“后来参加工作,就没时间了。”
“是啊……要说最轻松的,那还得是在学校的时候。”
听他提起上学时候的事情,敬彦龙也不由得露出一个笑容。
不过,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之后,他就又把对话拉回到了原来的话题:
“不过你当时没进去也没什么可惜的,我说实话,那里面真没什么好看的……”
尽管敬彦龙自己管的就是宣传,但他倒是一点不护短。
或者不如说,正是因为他自己管宣传,才知道这部分工作目前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也难免吧。”
别人上来就选择把姿态放低,常浩南也不可能再说什么了,反而只好帮着对方找补:
“咱们国家空军的历史毕竟还短,换装压力又大,能放进博物馆的东西本来就少,你们宣传部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这也是实情。
华夏自己的航空工业,满打满算也就发展了50年。
这里面还有至少30年走的是技术转让和仿制路线。
新装备连部队都不够用,怎么可能丢进博物馆里养老。
前世的航博里曾经展出过一架机体到寿退役的歼11,但没展出多长时间,就又被拉走发挥余热去了……
而敬彦龙则是直接顺杆上爬:
“所以我刚就是想说,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想法,那不妨考虑和我们空军合作,航空博物馆虽然地方偏僻了一些,但内部空间绝对够大,而且主题也和伱们集团比较贴近,何必多搞一遍重复建设呢……对吧?”
常浩南看了一眼对方笑意盈盈的表情,心说用我们的展品建设你们自己的展馆,你这招借鸡生蛋玩的妙……
不过,吐槽归吐槽。
敬彦龙的思路确实没错。
华夏能展出的家伙事拢共就那么些,现在分散在军博和几个军种博物馆就已经很单薄了,要是各个军工集团再分别搞自己的,确实有点浪费资源之嫌。
只不过,好事不可能都让他给占了。
“至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主要精力还是得放在研发层面上。”
常浩南话锋一转:
“所以么……我刚刚也只是随便一说,有这么个想法而已,现在展品的问题短时间内解决不了,想这些还有些太早……”
“真要说的话,我倒是有另外一个建议……”
敬彦龙的年纪比常浩南大了快40岁,肯定是等不到后者退居二线了。
但是正感到有些遗憾的时候,忽然听到常浩南又说自己有新的建议。
因此,他当即用询问的眼神看向对方。
“我还记着96年那会,我第一次参与到真正的军机项目里,当时是歼8C,组织上就争取到了一个参与香洲航展的机会,我也有幸参与。”
常浩南慢悠悠地回答道:
“当时我就感觉,咱们国家对航空感兴趣的人其实并不少,只是相关的资源实在太少,加上没有一个良性引导的航空文化,所以才导致有些野蛮生长而已。”
“我这些年一直在想,如果宣传部门能利用……甚至是推动起这批民间力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效果应该比我们只有我们自己埋头苦干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