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161.扶不起的刘阿斗
阎埠贵信不信,反正自己说的是真的,打死不能承认。
“先出去看看吧,警察来了没?”
“来了。”
“你一大爷可有意思了,院里其他人发生什么事都不让报警找街道办,自己东西丢了商量都没商量。”
是不是魏实干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易中海自行车无论能不能找回来,这事算是开了一个先例,你主张大伙有事情院里解决。
好,大伙听你的了,现在你自己东西丢了,报警。
呵呵。
魏实出来可能晚了,正好瞧见警察同志们要离开的背影。
很快魏实就从邻居耳朵里了解了警察过来的全程经过,放自行车的地方脚步杂乱。
易中海昨天买回来放哪一堆人去看,有推过去的车轱辘印,没有推走的轱辘印。
这让警察咋找?
等着吧,慢慢筛查,看看有没有举报的。
一点线索没有,要不是昨天易中海去报备了,他们都以为易中海在开玩笑。
易中海阴沉着一张脸,眼神看谁都带着审视,看谁都像偷车贼。
“一大爷啊,警察同志也说了,自行车怎么能不锁呢,不锁丢了不是很正常吗。”
“希望能找回来吧,一大爷你还答应我明天借我用车呢,这车没了咋办啊。”
警察走了,易中海脸更黑了。
昨天自行车买回来,确实有人劝他锁上,这不是为了表示先进四合院,一咬牙一跺脚就没锁。
这都什么事啊,自行车丢了还在这倒打一耙。
还有惦记借自行车内几个,能不能长点心,你内点破事,能有自行车丢了重要嘛!
气的易中海青筋都暴起来了,偏偏还不能说。
车子不锁是他决定的,借别人自行车也是他同意的。
议论声一浪高过一浪,门口还有昨天自行车买回来鞭炮皮子碎屑呢。
昨天是恭维恭喜讨好,今天就变成了指责。
全在指责他不锁车子,还有人说易中海不锁车是丢了活该。
没错,还有人就是许大茂。
许大茂一张嘴,易中海脸色都不是黑了,而是绿的。
会说话嘛,不锁车丢了活该,难道不应该指责偷车贼不道德嘛!
想还嘴,易中海愣是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想求助聋老太太一大妈。
一大妈昨晚上劝他锁车,是他大手一挥说的不用锁。
这事都不用宣扬,上班时间一到,不仅胡同里各家各户都清楚了,连轧钢厂工人都清楚了。
昨天买车闹那么大动静,鞭炮放了一千响的,就差办酒席了。
结果一晚上就丢了,这不是闹笑话了吗。
中午,魏实老实待在医护室里吃吃喝喝,北冰洋玻璃瓶被魏实嘬的自噶响。
易中海忽然进来,吓了魏实一跳。
“咳咳咳,一大爷大中午的你不去吃饭,跑这干啥来了。”
免得排队,魏实一般喜欢提前去食堂打饭,现在正是工人们打饭的时间。
不去打饭,咋跑自己这来了。
易中海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这天气真的热。
路上都组织好语言了,但见了面,易中海又不知道咋说了。
上午厂里都在传他新买的自行车,屁股还没坐热就丢了的事情。
事情都惊动车间主任了,再这样发展下去,不是有损他易中海光辉形象吗。
是他主张的夜不闭户,不锁房门。
现在他东西丢了,事情越传越离谱。
没办法他请假去了一趟警察局,和警察确定短期内肯定找不回来后,易中海想到魏实手里另一张自行车票。
车丢了,他认了,反正警察同志也在大街小巷的帮忙找,现在当务之急是先把这群人嘴给堵住。
大不了找回来卖一辆减少损失,钱财是小事脸面是大事。
见易中海犹犹豫豫的不说话,魏实帮着拽开一个椅子。
“您病了?要不我帮您看看?”
“放心,别人来中午休息肯定让他下午来,您不一样,我现在就给您看。”
魏实这么说,易中海更尴尬了。
“不是看病,魏实你那里不是还有一张自行车票嘛,你看能不能。”
“哦您说内张票啊,三大爷说也想要辆自行车,票我给他了,我这年轻力壮的,再说三大爷是老师,祖国的花朵还需要他交管。”
“哎,一大爷您怎么走了啊,还看不看病啊?”
易中海一听自行车票不在魏实这,一句话不想听了,扭头就跑。
说啥也要把阎埠贵那张自行车票拿下!
魏实追到门口,易中海已经跑了。
“呸,打肿脸充胖子。”
虽然没预料到易中海会这样,但三大爷阎埠贵早上已经说了,让魏实晚上去他家吃饭。
庆祝他买自行车!
摸索着下巴,三大爷现在应该把自行车买回去了吧?
……
易中海一路急匆匆的赶到小学,却被门卫告知学校放假了,学生放假,老师同样放假。
易中海也是急糊涂了,家里没孩子,压根忘了学校有寒假暑假这一说法。
从学校回了大院,胡同里就看到还没来得及清扫的鞭炮纸,心里顿时就是一咯噔。
刚进大院就听到有人再说。
“三大爷您这自行车可要锁好喽,最好锁在家里,别和一大爷似得,嘚嘚瑟瑟的,自行车丢了舒服了吧!”
正院水池旁,虽然是新买的自行车,阎埠贵依旧在细心擦拭着。
担心易中海说这车是他的,阎埠贵还故意选了一个凤凰牌的。
牌子都不一样,易中海最后一丝希望落空了。
阎埠贵还在享受邻居们的恭维,忽的没人说话了。
顺着眼神看过去,正好看到易中海一脸阴沉的站在门口。
“呦,老易今天回来这么早啊,这还没到下班时间吧,还是知道我买自行车了,特意回来恭喜我啊。”
阎埠贵笑呵呵的,易中海想哭。
众人说话声都听不到了,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回了家。
院里阎埠贵笑的更大声了,今早魏实提醒他尽快把自行车买回来。
当时他没多想,现在看来,这一手是防着易中海啊!
该说不说,易中海还是有钱,但你有钱没票也不好使啊。
晚上魏实拎着饭盒回家,刚到门口,就被阎埠贵拽到一旁,把下午发声的事情告诉了魏实,还有晚上要开全院大会这件事。
魏实若有所思,刘海中提议召开的全员大会,谈论自行车被偷一件事。
有意思了,这是想要夺权吗?
时间还早,魏实把饭盒丢屋里就跑去供销社买锁头了。
之前易中海强迫院里住户哪怕是白天没人在家也不能上锁,前世前身家里东西就是这样被贾家搬空的。
谁要敢上锁,院里开大会小板凳席位。
提前买把锁,省的有人趁机干一波大的。
魏实还贴心的帮阎埠贵带了一把,怎么说呢,这波鞭尸必须到位。
不想丢脸,那就让你丢彻底。
故意磨叽到开会时间回来,魏实进院的时候,院里已经准备好了,魏实顺势坐在石磨旁,旁边就是嗑着瓜子的许大茂。
俩人闲聊着,魏实有点关心娄晓娥和许大茂事情后续。
娄家真是够可以的,现在已经不是许家主动了,反而是娄家上赶着嫁闺女。
也不是嫁闺女,是假结婚。
许大茂不能生育,身份还合适,没有比这再好的工具人了。
俩人聊着,邻居们来的已经差不多了,三个大爷早就做好了。
没让易中海坐小板凳,不过也没做主位,刘海中坐的诸位,一脸笑呵呵的。
“内个大伙都先静一静,咱们今天的全院大会,就是说一说咱们院一大爷易中海丢自行车这件事!”
“首先易中海自行车丢了,大伙心里都很难受,毕竟买之前就说了,咱们一大爷高风亮节,自行车是给大伙买的……”
“咳咳咳咳!”
阎埠贵绷不住了,你个二傻子,咋还替易中海说上话了。
被咳嗽声打断,刘海中还挺不高兴,瞪了阎埠贵一眼。
魏实捂脸,二大爷啊,你快别给易中海洗白了。
好好一场夺权大会,你上来就想给人家洗白。
“咱们院一大爷……”
“咳咳咳,你继续说,咳咳咳咳,我嗓子疼。”
阎埠贵实在是无语了,脑袋里全是浆糊嘛,都这样提醒了。
“魏实,魏实,你带你三大爷去一边瞧瞧,别打扰大伙开会。”
刘海中正享受掌权的感觉呢,怎么能让阎埠贵打断。
魏实和阎埠贵对视,眼里都是无奈,真是猪队友啊。
提醒两次已经是阎埠贵极限了,事情最后还是朝着反方向发展了。
不出魏实所料,全院大会被开成了易中海洗白大会,节奏被易中海掌控,刘海中傻眼了。
他就说两句场面话,事情咋这样了啊?
开完会,阎埠贵拎着酒菜跟着去了魏实家里。
进屋俩人就是沉默,真真的挺无语的,魏实从兜里掏出一把锁递给阎埠贵。
“三大爷,锁头我都买好了,二大爷这。”
“唉,喝酒吧。”
刘海中真是扶不起的刘阿斗,多好的戏台子啊,硬是唱成了易中海的洗白大会。
说实在的,魏实有点好奇,老闫同志,对于易中海吃瘪怎么这么热衷。
不过阎埠贵不说,他也不会主动去问。
大人的事情小孩少打听。
院里没人笑话易中海,但厂里也够易中海喝一壶了。
直接弄死易中海没意思,就这样折腾,一点点折磨才有意思。
八月份,四九城进入雨季,魏实把两张自行车票全嘚瑟出去了,只能用新奖励的自行车票买了辆新的。
不是第一辆,易中海还丢过一辆,也就刚骑回来新鲜了一会,很快就没人关注了。
等到今年过年,魏实就十八岁,可以提前订婚了。
没够十八订婚属于是娃娃亲。
那次之后,易中海虽然洗白了,但魏实和阎埠贵家先后上锁,各家各户担心东西丢了,不约而同的悄悄给家里上锁。
易中海看见了,屁都没放一个。
被自行车事件整得挺难受,易中海老实了,易中海老实了贾家也老实。
魏实聪明了,中午多在食堂打点饭,晚上热一下一样吃,改善伙食就去丈母娘家里吃一顿。
贾家有傻柱的饭盒供养着,虽然窥视魏实的,但被易中海压着。
秦淮如已经七个多月了,整天挺着个大肚子在院子里忙活。
都在等秦淮如生产,易中海在不是人,也做不出秦淮如怀着孩子,撮合她跟魏实。
最让魏实看不懂的还是傻柱,好似上次和易中海闹崩跟开玩笑一样,又变成了易中海狗腿子。
八月底,四合院发生了一件大事,许大茂娶媳妇了!
还是资本家的闺女,有着娄半城称号,娄家的闺女。
酒席当天,娄家让人送来三转一响,这家伙,院里一群禽兽坐不住了。
许大茂都废了,你娄家是不是有钱撑得,不要彩礼,还给这么多嫁妆。
这些还是明面上的,背地里娄家还给了许大茂十根小金鱼作为补偿。
但有一件事有些不同寻常,结婚办酒席,怎么没看见新媳妇?
而且许父许母也没来?
对此许大茂给出的解释是,大院里办一桌他在这边,新媳妇去了他父母内边。
实际上许大茂早就和魏实说了,俩人就领证的时候见了一面,哪怕结婚都没见面。
娄家有钱,压根不在意闺女二不二婚,只有许大茂看不透。
魏实更不会跟许大茂解释什么,只是感叹剧情的修正能力太强了。
傻柱即便废了,依旧死舔秦淮如,许大茂没办法生孩子事情爆出去,也阻止不了和娄晓娥结婚。
九月一日,陈知画开学走了,魏实日子恢复平静。
京城物价涨到现在已经翻倍了,经常是拿着钱拿着粮票都买不到粮食。
食堂饭菜虽然没涨那么多,也是涨了一部分,量明显也少了,傻柱要不是提前截留部分饭菜,根本剩不下。
最开始有人贪便宜多打一些饭菜,吃不完晚上待会家里继续吃,或者是干脆把一家人晚饭一起买出来。
搞得有段时间后面打饭的人,轮到他们已经打完。
厂里没办法,只能每人限量,固定多少,可以少打,不能多打。
整个京城都这样,厂里领导也没办法,最不缺饭菜的,应该就是学校了。
魏实也不缺,他把钱基本上全都换成了粮食。
物价上涨,金钱票据贬值,魏实是不卖,要是卖,最起码能赚三分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