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凯瑟克家族的决断

伦敦。

市郊外的一处庞大庄园中,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尽显尊贵与典雅。

庄园的每一砖每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家族的荣耀。

在庄园的某个宽敞明亮的书房内,凯瑟克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约翰·凯瑟克静静地坐在沙发上。

他已是老态龙钟,满头白发如同被岁月染白的雪花,脸上的皱纹深刻而清晰,仿佛每一道都记载着他一生的风雨与沧桑。

然而,尽管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的双眼却依然明亮如初,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光芒。

这双眼睛,仿佛能透视人心,洞察世间万物,也见证着家族的兴衰荣辱。

“西门!说说你的看法!”,约翰·凯瑟克目光如炬,看向了自己的二儿子西门·凯瑟克。

西门·凯瑟克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慎重地开口:“父亲,关于纽壁坚提出的方案,我持有不同意见。

置地地产的负债高达150亿港币,如此庞大的数字,想要掩盖是极其困难的。

现在莫哲轩已经有所察觉,那么其他有心人也必然能够查出端倪。”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与其被动地等待风险暴露,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将怡和洋行手中的20%股份公开拍卖,让李兆基和莫哲轩等实力雄厚的投资者展开竞争,价高者得。

这样不仅能迅速回笼资金,缓解我们的资金压力,更能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要想真正挽救置地地产,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果断出售旗下的非核心资产,以换取更多的流动资金。

只有这样,置地地产才不会被身上庞大的债务拖死,这可以说是我们目前唯一的方法,否则置地必定会破产,到那时候华资会一拥而上。”

前任怡和主席亨利·凯瑟克接过自己弟弟西门的话茬,沉声道:

“我完全赞同西门的看法,我们现在完全是作茧自缚,本来以后怡和和置地“连环船”结构稳如泰山,但想不到怡和也受到了不小的牵连。

仅仅是每年因置地物业所产生的非经营亏损,就已经是一笔令人咋舌的巨额数字。

这种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纽壁坚和鲍国富必须要为此负责。”

1980年,在置地与包船王之间爆发的关于九龙仓的收购战中,置地地产为了保卫自身的控制权,不得不采取“断臂求生”的策略,果断抛售九龙仓所有的股票,成功套现了十几亿港币。

这一决策不仅为置地地产赢得了喘息之机,更为其后续的部署提供了资金支持。

怡和主席纽壁坚在事后对九龙仓的失守进行了自我辩护。

他感慨道:“香江整个形势都变了,从七十年代开始,华商的实力就日益壮大,如同一只嗷嗷待哺的幼虎逐渐成长为凶猛的成年虎。这就像米国战后扶持岛国,某天突然发现怀中的婴儿已长成吃人的猛虎。”

他进一步解释道:“人们总是过分关注九龙仓的得失,却忽略了对手的强大。当胳膊被老虎咬住,无论怎么挣扎,都难免受伤或被咬断。因此,最明智的做法是放弃已经失去的,全力保全剩下的。”

在此之后,纽壁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卫怡和的利益。

他通过精巧的布局,使怡和控股持有置地40%的股权,而置地又持有怡和40%的股权,双方形成了一种“连环船”的互控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双方的控制权变得坚如磐石,难以撼动。

同时,在怡和的大力推动下,香江政府尽管面临众多反对声音,仍然修改了关于控制权的建议。

原本需要持股51%才能掌握控制权的规则被修改为35%,这意味着第二大股东一旦持股超过35%,就必须向全体股东提出全面收购的建议。

这一修改与怡和置地的“连环船”策略相得益彰,从法律层面进一步巩固了大股东的地位。

“唉.....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怡和一直以来都是那片土地当之无愧的王者,如今时过境迁,东方这头雄狮苏醒之后,一切都变了,变得太快了。”

约翰·凯瑟克的眼神中透露出淡淡的忧伤,他转过头,目光坚定地望着自己的两个儿子,缓缓说道:

“西门,你即刻启程前往香江,准备接手纽壁坚的位置,肩负起拯救置地的任务。

亨利,你负责怡和的海外业务,如果持续亏损,务必果断行动,将非核心资产尽快出售,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全力保护置地,确保它的稳定与发展。”

“是,父亲!”,西门·凯瑟克和亨利·凯瑟克同时颔首。

约翰·凯瑟克接着说道:

“今后,怡和在那片土地上的所有业务,必须恪守本分,严格遵纪守法,保护好我们现有的业务根基。

在怡和香江的所有业务中,我们可以承受失去任何一家公司的代价,但绝对不能失去置地地产这颗皇冠上的明珠。

以后怡和的发展重心都放在本国,这里将会成为我们的基本盘,哪怕付出再多的代价,我们也必须站稳脚跟。”

“............”

父子谈完之后,西门·凯瑟克立刻从伦敦出发,乘坐飞机前往香江,准备接替纽壁坚的位置,尽快出售一些非核心的业务,拯救濒临破除的置地地产。

亨利·凯瑟克也在伦敦召集一众手下梳理怡和海外的各项业务,准备对那些持续亏损且前景黯淡的资产进行尽快处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