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府,江南制造局。
徐阶考察最新式的枪械火炮战船后,对于进度相当满意,自两个月前湛若水来求他,他便已经荣升成为了议员,议长职位空缺,可发号施令的,实际就是徐阶。
不过是议事院在考察他而已。
有没有那个名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那份权力和实力便可,他牵头成立的江南制造局,仅仅两个月,在技术上就已经追赶上了朝廷的兵杖局。
终于制作出了北斗神铳那样的击发枪。
不仅如此,还有好几款新型火枪进行实验,都效果喜人。
他本来打算对舟山动手,让这个自由港变成江南独属,但王家似乎早有预料,刚刚可以下水,还没有进行武器安装的宣德号被开回了夷州。
墨教势力退出舟山,固然让舟山的钢铁、机械、船舶产业都陷入严重停摆。
但并非不能弥补。
大明并不缺少聪明的学者搞研究,也不缺大师级的匠人,需要的只是培养和消化而已,若是有两年时间,舟山完全能够恢复到以前的盛况。
江南制造局也好,攻略舟山也罢。
这一切都是在制度竞争之下,对军势竞争的保障手段,也是为了新军建设的准备。
嘉靖利用,不,是始皇帝帮忙对大明完成了军改,五军都督府的成立,不光是代表大明的战区和战略调整,更是新军和旧军的差别。
新军已经完全脱离了冷兵器战斗的框架,进入了纯热武器时代。
步枪、手枪、班组机枪、火炮。
配合机械化的卡车已经研制了出来,新的燃油机是墨教和配合京师大学的三个月科研成果,也完成了第一代卡车的设计和实验。
相对应的,坦克也开始制造了。
甚至于,尝试模彷战马,制造所谓的摩托,也在紧锣密鼓当中,而为了让部队能够更好的转移前进,全国范围的大修公路、铁路,也是朝廷的大动作。
倒不如说,始皇帝执政时,首先做的便是基建。
如今铁路和公路工程已经开始了,大约两年时间,就能够在长江以北修一个主要的交通网络出来,南方则水系发达,只要能够掌握水道,就可以不用担心后勤。
《无敌从献祭祖师爷开始》
可以说嘉靖的战略本来就对南方有压迫力。
在始皇帝的发挥下,这个压迫力在过去的三个月中达到极限,也迫使南方仓促完成了均田免赋,并在交通网络上面临被北方超越的风险。
南京早在嘉靖十四年就提议修铁路。
所以张执象当初刚刚下山的时候,就看到有铁路修到江西的消息,南京占据了“事机”,但因为效率问题,竟然被朝廷反超,然后只能匆忙追赶,只能说是狼狈了。
江南新军的重点在于东林讲武堂。
也称东林军校。
徐阶早有想法,但在七月份才开始私下招人,八月份才正式挂牌,过去两个多月时间,东林讲武堂的学生们还在军训当中,离毕业遥遥无期。
最速成的士官培训,也要六个月。
但时间是不等人的,自从他们对舟山动手开始,朝廷已经用“剿匪”的名义,开始对江南沿海的“倭寇”发动攻击了。
南征军中,朱纨立下了不少功劳,此次被专门调配,主持剿匪工作。
面对朱纨的攻势,江南旧有的军队显然不足以应对,被打得节节败退,可因为有限战争的缘故,哪怕一时间占据了优势,也无法推进什么的。
真要杀进江南花花世界,这倒也不难。
可也意味着全面战争,届时便是打赢了,也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可不光是江南会被打烂,长江以北也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当真是两国对垒,那必然要流干最后一滴血的。
所以,朱纨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朝廷压着南京打,也只能“等着”对方卷土重来,要彻底治本,须得长生革命的变法席卷江南才行。
而这场制度之争,彷佛贴身格斗,拳拳到肉,打得也难舍难分。
战争,不过是双方的放血点。
看谁先支撑不起,而获得优势的那一方,自然就获得了贸易权,西罗人就不谈了,关于扶桑、朝鲜、以及南洋诸国,这贸易体量也是相当大的。
大明国内常年习惯了海洋贸易带来的便利,各类出自南洋的香料、药材、特产,却是需求量非常大。
再加上跟商洲的航路已经打通。
大西洋那边西罗人正在跟商洲死战,航路混乱,但太平洋的航路已经恢复,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贸易了。
许海出卖了十多万西罗海盗,如愿抵达天竺。
他整合天竺过后,为了建设发展,需要从大明引进许多东西,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贸易订单,但可惜在满刺加西边的贸易,只能由朝廷说了算。
旧港宣慰司的建立,代表着半个海洋世界已经重回了大明的怀抱。
可以说。
在海贸上江南本来就吃亏,如果“倭寇之乱”中还处于军事下风,海贸就完全没有他们什么事了,每年得少上亿两白银的收入。
这笔银子哪怕是用于治国和建设上,都是一笔巨款。
南京过去再有钱,江南再富有,也不能一直承担如此大的此消彼长,必然还是要拼了命的夺回军事优势,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谋划海权。
十二月。
在这个斗争无比激烈的时期当中,嘉靖再次出招。
朝廷宣布废除金属货币,实行金本位,以黄金为锚定物发行大明宝钞,但却以一年为窗口期,允许白银以30:1的比例,换算成黄金,兑换宝钞。
这一刀直接切到了大动脉。
不论是江南的,还是西罗人的,亦或是其他各国的。
长久的贸易当中,已经习惯了大明的银本位,虽然有些国家已经提前预料到白银很可能被抛弃,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依旧爆发了恐慌。
刹那间。
全世界所有的贸易都变为白银贸易,几乎是竭尽一切可能的,在窗口期内将白银运送到大明来兑换宝钞。
倘若不抓住这个机会。
朝廷关闭宝钞与白银的兑换窗口,白银还有什么用?一种漂亮的金属,可以做饰品和装饰物?但那是过去,它是货币,才值钱,它不是货币了呢?
至于朝廷拿这么多白银有什么用,且不说贵金属本身的压舱石属性,以后白银作为工业原料,也是很有价值的。
反正是纸币换金属,何乐而不为?
除了白银以外,同样有大批量的黄金被运到大明来,换取宝钞,没有办法,必须得储备宝钞,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跟大明贸易,从大明购买商品。
而各国内部金银贵金属流失,让他们本身也失去了货币。
不得已也开始发行纸币。
但已经没有了足够的黄金做锚定物,便只能以大明宝钞作为锚定物,以外汇储备来发行货币,等于说一手将经济命脉交到了大明手中。
如此一来。
大明朝廷,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或者说,大明朝富得流油,而朝廷终于取得了匹配国家实力的财政能力。
过去,士绅为了不让朝廷有足够的财政能力,不让朝廷掌握金融霸权,便毁掉了宝钞。
如此,没有发行者的金银成为货币,让士绅拥有绝对的资本。
但也将大明推入了深渊,本来在国际贸易当中,是大明用纸币购买一切资源,却变成了外国用金银购买大明的商品。
本质上,是大明用商品换了没用的金属,而且一换就是两百年,然后再加上满清的接近三百年。
到最后直接被金融手段,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