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新建五大战区

第879章新建五大战区

永微九年十月,大唐平定了持续大半年之久的龙文泉之乱,消灭了大唐境内最后一个军阀。

至此,大唐从南到北,从东至西完全处于中央政府的掌控之中,大唐终于完成了真正的一统。

自西晋八王之乱,经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直至隋文帝杨坚一统南北,天下一统,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多久,隋炀帝已弄得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哪怕是唐朝建立,也只是完成了形势上的一统,境内还有龙文泉这样的小军阀存在。

数百年间,整个天下基本上就没有真正统一过,然而随着播州龙文泉的灭亡,大唐境内最后一支军阀覆灭,天下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统。

从这一刻起,大唐政府完成了对整个大唐的掌握,再也不会出现政令不通,地方军阀与中央政府阳奉阴违的事情。

李贞也很振奋,自隋灭以来,军阀割据,现在大唐终于彻底完成了一统,这对大唐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大有很大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灭掉播州向所有人都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大唐对军阀割据绝不容忍。

原有时空的历史上,大唐就是对军阀割据太容忍,在安史之乱后对安史叛军的余部妥协,导致了河北三镇与中央政府的长期对抗。

而各地实力派群起而效仿,这才有了吴元济叛乱,极至黄巢起义之后,各地藩镇的力量已超过了唐朝中央政府,最终,唐朝也被藩镇之一的朱温所灭。

所以说,军阀藩镇割据是原有时空大唐灭亡的主要原因,在这个时空,李贞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消灭了龙文泉,就是向天下所有的实力派展示大唐中央政府的实力,也是向世人宣告,大唐绝不允许藩镇割据,中央政府对大唐各地有着绝对的主导权!

李贞已决心,以这次平定播州叛乱为契机,解除大唐的后患,让大唐百年之后不再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也只有这样,大唐才能千秋万世,长治久安。

平定了龙文泉叛乱,再次让大唐中央政府的威信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级官员和老百姓都意识到,大唐中央政府有着强大的能力,若是谁想反叛,最终只能是死路一条。

李贞知道,另一个时空中,大唐之所以出现安史之乱是因为玄宗李隆基重用胡人安禄山,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大唐总共只有边军六十万,而安禄山所带领的边军就有十八万人之多,过于重用某个武将,一旦这个武将发动叛乱,那么整个大唐必将陷入混乱与崩溃的边缘。

就比如历史上的安史之乱,若不是唐玄宗过于信任安禄山,将众多兵权交给安禄山,也不过出现叛乱,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安禄山早年也是要报效朝廷的,但随着权力的增大,他的野心也在增大,最终野心和欲望吞并了道理底线,对权力的渴望大过了一切,这才反唐叛乱。

以史为鉴,李贞也明白一个将军的权力不能过重,否则一旦这个将军利欲熏心,那么天下必将大乱。

而现在,大唐已开始出现了这个苗头。

比如李贞一直依赖的薛仁贵、薛丁山、裴行俭等将军,他们在李贞平定大唐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手中握有兵权,整个大唐最能战的军队都在他们的手中,这对大唐绝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必须要削弱他们的权力,这并不是信任他们,而是为了大唐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所以,在消灭龙文泉,薛丁山带兵回朝之后,李贞给薛丁山以重赏,封薛丁山为安国公,但是薛丁山的兵权却被削夺。

不但薛丁山的兵权被削夺,连同薛仁贵、裴行俭的兵力也都被剥夺,所有的火枪队、重甲骑兵、重步兵、陌刀兵等大唐的主力军队都统统由朝廷统一管理,而主官则定期轮换,并形成制度。

李贞对军队实施了改革,将全国的军队分为五大战区,分别是东部战区、西部战区、中部战区、南部战区和北部战区。

这其中,东部占区为营州与幽州一带,专门针对靺鞨等民族。

北部战区为九原、代州一带,专门针对回纥等民族。

中部战区为以长安为中心的大唐广大的内地地区,为战略机动力量,大唐的精锐力量,如火枪兵和陌刀兵、重甲骑兵、重甲步兵都在中部战区,分别驻防在长安一带。

南部战区为岭南部与剑南道,主要针对的是五诏。

西部战区为吐谷浑和西域、陇右一带,主要针对的是吐蕃和西域诸国。

五大战区中,西部战区和北部战区的实力较为强大,西部战区面对的对手是大唐最大的劲敌吐蕃,对于吐蕃这个对手,李贞时刻不敢放松,他知道,吐蕃就是一头老虎,只要大唐打一个瞌睡,那么这头老虎就能把大唐撕碎。

除了吐蕃,还有大食,现在大唐与大食之间只有波斯和石国等几个国家,李贞预计,以大唐和大食的扩张速度,用不了多久,两国的疆界就会接壤,到时必定会有一番大战,所以,西部战区必须配备最强大的战力,否则无法应付目前的局面。

李贞在西部战区派出了二十万边军,以轻步兵和轻骑兵为主,由裴行俭为战区将军,黑齿常之为副手。

至于北部战区,面对的回纥战斗力也很强大,来自北方草原上的敌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大意。

所以李贞在北部战区派出的军力仅次于西部战区,共计十五万边军,以轻骑兵为主,由薛仁贵为战区司令,程务挺、王玄策、高侃等人辅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