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陈氏与杨兴真

陈氏、孟婵和陈妙常从皇宫出来,几个人愁容满面,皇家公主的聘礼怎么算?这个真是没有出处。大宋朝有过皇家女子嫁入豪门,都是皇家赐婚甚至追加赏赐,豪门大族一样有田有地有钱,为了公主进去更有底气,皇家多半也贴一些进去。轮到杨家竟然是往皇宫给聘礼。

陈氏颇为压抑的一叹:“杨家门第终究单薄了些。”这才是根本,太原杨家不过是刚刚有起色的西北将门,都不能算那个百年杨家的嫡亲一系。作为代表皇权的向太后,看中的恰恰就是这些,她实则认为自己已是妥协。

孟婵歉然的道:“夫人不必过多忧心,现在也不急于一时。所谓聘礼也非资产银两,也有其他比如荣誉心意之类的。”

陈氏听罢心情有所好转,说道:“妙常,这事回头你们去和元奇商量商量。我还要去趟天波府。”

陈妙常道:“既是去天波府,我陪同你一起过去。”

陈氏摇头:“今天我自己过去就是,过两天我们举家去天波府,也要去祭祖。我有些事和杨兴真相商。”

陈妙常应下,几个人告别分开。

……

天波府。

杨元勇把陈氏迎进来。

陈氏问:“你姐姐垣怡呢?”

杨元勇说:“她带着垣希去陈留了。”

陈氏哦:“你怎么没一起去婶婶家玩?”

杨元勇道:“父亲让我这看家,说当年垣怡姐姐接手家务事也就这个年纪。再说,明天我还得上武学去。”

陈氏问:“有没有想过去西北?”

杨元勇说:“家里觉得现在能在开封给我谋个差事。”

杨家得从武,这点现在开封太原和杭州三家都取得一致,在哪里却多有争论。以现在杨家的能力,给杨元勇在开封弄个武职不是难事。

陈氏问:“你怎么想?”

杨元勇回道:“既然从武就得去西军寻觅封侯,要不就是挂着个武职做些杂物而已。”

陈氏点头,习武之人就得有这个心气。

……

杨兴真见着陈氏埋怨她既然在陈留过年,也不想着来开封住几天。陈氏解释陈留杨家庄虽然人不多却也是一个家,总要她这个主母在才有点样子。杨兴真这才作罢。

陈氏过来是确定一下杨家过来祭祖的事,杨兴真欣然回道:“日子你们定好,提前通知我们就是,何必你自己亲身过来。”

陈氏道:“也不算专程,向太后有召来的开封,想着都到了,怎么都要来下天波府。”

杨兴真哦:“向太后是什么事?”

陈氏把皇宫发生的事讲了下。

杨兴真眉头微皱说:“嫂子去到皇宫就来天波府,是和爵位承袭有关?”也不怪杨兴真这么想,起码这个开国男的名头有点用,特别在这类婚事中。

陈氏这才觉得来的唐突,杨元奇领这个爵位的确也是个办法,但来这里是她今天进开封就想的,爵位的事她上次已跟天波府表明态度,总得他们这边商量后有个回复大家再来议,现在这么看有“逼宫”的味道。

陈氏直言:“来之前我没想这事,不过堂弟既然说起,我也不说那些虚话,兴真堂弟,我也有过犹豫,杨家各家如今相互扶持,不该这事上起纷争。元奇和我说过几次,他一直认为天波杨府这个爵位承载的荣耀就该在战场上承继,更应该刻在将士的心中。杨家在西北成军,他们需要有一个东西凝聚大家的心气,杨元奇找不到比天波府更好的东西。”

陈氏继续道:“其实后来我懂了,在元奇心里,开国男这个爵位不重要,重要的是天波杨府这四个字。所以他内心多么渴望,他都不能和开封产生冲突,如果那样,哪怕他拿到了这四个字也已蒙尘。”

杨兴真有些颓然:“今天你弟妹于氏不在,元忠也不在。嫂子,你直接说太原能给出什么,我试试大家交流一下。不过,这只是我个人意见。”

陈氏轻嘘了一口气,这是开封第一次松口。

陈氏道:“这不能是交易,太原杨家会在祖宗牌位前,族谱里记录这段历史,永远写下太原杨家欠下的这份情谊。祖宗的供奉之地,杨家的族谱也永远还在这个开封。太原只要天波杨府这四个字。作为开国男俸禄的补偿,太原愿意以双倍资金补足这些损失。”

杨兴真内心有点意动,开封杨家曾经没落,甚至开国男也有二十年空置,开封曾经最关注的是这个爵位以及带来的利益。陈氏说这不能是交易,但同时仍然从经济利益考量补偿开封。这也只是一个开价,既然陈氏说出来,那就预好如果开封觉得内心难受不能接受,可以继续说大家谈就是。所谓不能交易只是对外而言,爵位拿来交易,皇家脸面都会极度难堪,也是与杨元奇本意不符合。

杨兴真问:“太原杨家这么看重天波杨府这四个字?”

陈氏点头:“对于西北定边和清风寨杨家军来说确实如此,那是太原杨家的谋身之基。”要想成为折家,太原杨家现在不缺几品将职,缺的是一个百年的源头。这是陈氏对杨元奇在西北一举一动的理解。

杨兴真回:“容我一些时间,这需要开封杨家有关所有人共同协商。不管结论如何,开封都会第一时间知会太原。”

陈氏谢过杨兴真,这的确不是杨兴真一个人能确定的,于氏和杨元忠就有参与这个决策的权利。要不,开封杨家自己就会内乱。

……

陈氏懂她的儿子,杨元奇在西北定边的举动就是想成为西北一州一府之地的杨家。和折家不同,折家是党项一族,在大宋朝这个地界,他们很容易凝聚一起。杨家军不一样,虽然有横山族,但其底色就是宋人。天波杨府在宋人心中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那是一段屈辱的战事中最不屈的抗争,甚至现在民间都有杨门女将的传说,对那场失败战事的一种心灵补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