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道门凶虎孙鹤文

孙怀景没有急着开口,他深知两人只是萍水相逢,万没有白吃午餐的道理,免不了要有一番讨价还价。正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这讨价还价也是一场战斗,谁先开口便失了先手。

孙鹤文轻声道:“你也看到了,这把剑非仙剑宗传人不能驾驭,我留在手上也没有多大用处,所以我想用它来换取一点东西。”

孙怀景谨慎问道:“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师父给不了的,我多半也给不了。”

孙鹤文笑了笑,“不一样,南宫玄胤要的太多,给的太少。而且不是他给不了,只是他不想给,毕竟他要谋图全局,不可能在我一人身上耗费太多精力。”

孙怀景好奇问道:“师父许诺给你什么?

孙鹤文不紧不慢说道;“画饼充饥。”

孙怀景先是愕然,然后又是哑然失笑。

原来师父是想要空手套白狼,难怪会无功而返。

孙鹤文忽然说道:“在此之前,你想不想听一听南宫玄胤的事情?”

孙怀景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说道:“好。”

“我猜你肯定不知道你还有一个师母。”孙鹤文的第一句话就石破天惊,让孙怀景半天没回过神来。

师父有妻子?这件事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奇怪,毕竟南宫玄胤出身世家,年轻时肯定也是杨平晏这样的贵公子,即便现在老了,也能依稀看出当年的风采,成家立业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反倒是没有妻子才是咄咄怪事。

可是师父从来没提起过,以至于孙怀景以为那个师母已经早早故去,师父与先生一般,都是丧妻的鳏夫。

孙鹤文似乎看透了孙怀景心中所想,接着说道:“你那个师母没有死,而且活得很好,十年前我曾见过她一面,虽然和你师父差不多年纪,但仍旧风韵犹存,面貌似是三十多岁的妇人。”

孙怀景有些不好的预感。

孙鹤文感慨道:“你师母出身凉国吴氏,与你师父师出同门,门当户对,怎么看都是天作之合,可惜世事难料,最后两人竟是成了一对怨偶,先是相敬如宾,然后是相敬如冰,最后是老死不相往来。”

孙怀景不置可否,显然有些怀疑孙鹤文如何会知道这些私密之事。

孙鹤文耐心解释道:“他们两个的恩怨情仇,老一辈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也就是你们这些年轻人才会觉得大惊小怪。其实南宫玄胤之事也不算什么,还有比之更甚者,当年的李家皇帝,何等英雄人物,一扫域中,匡扶天下,却是惧内之人,堂堂帝皇之尊,终生无妃嫔,只娶皇后一人,唯有皇后所出子嗣一人,也就是如今的大周皇帝。”

徐北游咂舌道:“李镇竟然是惧内之人。”

孙鹤文微微一笑,“我虽然未能有缘得见那位太后娘娘,但听家师提起过,跋扈而独断,李皇病重期间,甚至代替李皇主持朝政,就连那位号称算无遗策的梁王殿下也曾在这位皇嫂的手中吃过大亏。”

孙怀景嗯了一声,把孙鹤文的话语当成传说故事来听,小人物喜欢听大人物的奇闻轶事,但只喜欢听他们想听到的,至于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没人会去关心,所有人都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演绎这段故事,最后得出一段与事实大相径庭,甚至是南辕北辙的传说。

孙鹤文又是屈指弹在剑上,天枢发出一声铿锵铮鸣,“之所以对你讲这段陈年旧事,是因为我要的东西和这些人有关。你师母和已经故去的太后娘娘曾经有过一点小恩怨,两人在几十年前打过一个赌,赌注是一座别院,结果是你师母赢了。”

孙怀景不是愚笨之人,小心问道:“别院中有你想要的东西?”

孙鹤文笑道:“聪明。”

孙怀景又问道:“那师父他?”

孙鹤文摇头道:“如果换成你师父去,就是好事变坏事,真的要被拒之门外了。”

孙怀景思量了一会儿,然后问道:“具体是什么东西?”

孙鹤文平静道:“现在还不能说,此事始末,南宫玄胤都很清楚,你日后可以去问他。”

既然师父知道此事,孙怀景就放下心来了,不过他也隐隐感觉到,这位名叫孙鹤文的道士,并非是表面上那般与世无争。

孙鹤文将手中天枢丢给孙怀景,“既然是买卖,为表诚意,我先把报酬付了。”

孙怀景接住天枢,犹豫了一下问道:“你就不怕我收钱不做事?”

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更胜书生的道士大笑道:“借钱给别人,前提是要有收债的本事,否则就变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如果换成南宫玄胤来说这话,贫道肯定要思量一二,至于你,还差得远。”

孙怀景有几分讪讪,知道自己问了个蠢问题。

孙鹤文的语气仍旧是轻描淡写,但话语的内容却是很含蓄的威胁,“南宫玄胤护不了你一辈子。”

孙怀景双手倒提着天枢,拱手道:“受教了。”

孙鹤文转过身去,面朝阴暗楼舍,挥了挥手。

孙怀景就此转身离开。

当孙怀景沿着原路返回到时,发现除了等候在这儿的末情,还多了一个人,正在仔细打量那尊已经于风沙中伫立数百年的巨大石像。

南宫玄胤。

孙怀景捧着手中的天枢,轻声道:“师父。”

南宫玄胤收回视线,看了眼孙怀景手中的天枢,低声道:“孙鹤文。”

孙怀景点头道:“孙鹤文把天枢给我,让我去找师母取一件东西。”

南宫玄胤一反常态地轻哼了一声,不知是对妻子的不满,还是对孙鹤文提起那些陈年旧事的不满,亦或是对孙怀景自作主张的不满。

孙怀景有些忐忑。

不过南宫玄胤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向徒弟解释道:“道门养有武人,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孙鹤文即是天枢峰的纤尘峰主,也是武人的首领,故号武仙。不过以前他不叫武仙,而是叫凶虎。早在二十几年前,他是朝廷的禁卫统领,甚至一度被视作大都督顾渊渟的接班人,不过成也庙堂,败也庙堂,他是张文籍的人,站错了位置,随着张文籍一起被杨北枳打落尘埃,自此心灰意冷,遁入道门,从朝廷的凶虎变成了道门的武仙。”

孙怀景当然知道杨北枳是谁。

从李皇起事之初,杨北枳就已经开始辅佐太祖皇帝,到大周立国之后,杨北枳受封赵公,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一人,成为大周第一任内阁首辅,加封上柱国。其后为太子之师,又加太子太师衔,太子登基之后,杨北枳更是位极人臣,成为第二个在世时便加封太师头衔的文臣。

当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二的西河郡王孙林故去之后,整个朝堂上下,不论文臣武将,哪怕是孙林的继任者顾渊渟,都不能与杨北枳相提并论。

如今的杨北枳,只差死后的文正谥号,便是功德圆满。

南宫玄胤状若不经意地说道:“张文籍,字乐天,曾经的内阁次辅,失势之后离开东都,前往西北,最后留在了一个叫做云寨的地方。”

东都,这是京都以前的名字,只有老辈人才会保留这个说法。

孙怀景沉默许久,轻声开口道:“所以先生就是张文籍,内阁次辅。正如师父就是南宫玄胤,仙剑宗宗主。”

南宫玄胤愣了一下,然后点头道:“正是如此。”

孙怀景无奈道:“先生和师父还有多少事情瞒着我?”

南宫玄胤玩笑道:“你不妨猜猜看。”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