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结束后就是三国,三国实际上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没有什么好写的,这虽然是一个英雄的年代,但东汉崩离到晋朝一统,整整六十年的时间里相互征伐。
连年征战把人口从东汉末年的4000多万一直打到了三国一起加起来不到800万,给了周边异族崛起的机会。
晋朝是个奇葩的朝代,从司马懿起家开始,鹰视狼顾后加上洛水之誓,他司马家永远洗刷不了违背洛水之誓,造成了统治者信誉严重降低的后果。
这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司马家得天下后没有好好休养生息,而是内部继续自己倾轧,形成了八王之乱。
造成了中国人口严重不足,然后就武装了内迁的异族,这是司马家真正失去中原的原因。
司马家在北方造成了中国第一次异族大规模入侵并相继建国,这就是五胡乱华,是中国第一次被异族统治。
而且差点就被亡国灭种,在胡人眼中我们汉人是最低等的两脚羊、是奴隶,女人被胡人发泄兽欲后被煮着吃。
从历史中可以看见中国女人就是胡人眼中行走的军粮,胡人胜利了就被发泄兽欲后吃掉,胡人失败了就被赶下大江大河让汉女死亡,这段历史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
就是这样的耻辱,晋朝被赶到江南后吹捧自己衣冠南渡,继续自己醉生梦死的生活。
如果不是战神冉闵发布《杀胡令》,我们汉人就会被胡人杀光吃光,杀得亡国灭种。
在三国、两晋历史中我们应该牢牢记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绝对不能给外族任何机会。
同时我们综合两晋之前的历史可以看出百姓的破坏力,朝廷一定要善待百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西汉灭亡了因为善待百姓,都能让刘秀继续延续汉室江山。
在秦朝叛军攻入汉中,汉中百姓毫无反抗,就是很好的证明。
五胡乱华整整130多年,这130多年相互征伐,造成了人口飞速下降。
胡人最开始不敢让汉人掌握兵器兵权,怕被汉人报复,并且疯狂屠杀汉人,准备让我们汉人亡国灭种。
一直到了中期武悼天王冉闵颁布《杀胡令》带头开始反抗,并把吃人魔族羯族赶尽杀绝后其他胡人开始正视汉人。
到了五胡中后期胡人相互征战,造成兵员减少,就逐渐武装汉人。
从这时开始汉人武装逐渐崛起,其中典型代表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
杨坚是五胡后期南北朝时代北周的军事贵族、上柱国。
是北周的外戚,在北周手里夺过皇位,并未经过腥风血雨的战争。
所以对北周其他上柱国等军事贵族继续优待。
但杨坚是正统汉人,在登上皇位后马上恢复汉姓杨(以前在北周姓普六茹,是鲜卑族的姓),然后让大臣统统复汉姓、行汉礼、着汉服。
可以说没有杨坚复汉姓,中国汉人就会逐渐被鲜卑等异族同化,而不是我们同化异族。
杨坚在军事上坚持府兵制,使得当时隋朝军队吊打周边一切国家和民族,最后再次统一了华夏。
可是府兵制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被军事贵族掌握军队,比如其他上柱国。
就像自己非常容易就得到了皇位,所以杨坚就大力推动汉化,企图以文化同化其他异族军事贵族,让他们学习汉文化后知道礼义廉耻、忠君报国。
杨坚在皇位23年,始终坚持大力推行汉化,想逐步消除其他军事贵族、门阀等对军队的影响。
杨坚的接班人开始是杨勇,可是杨勇好华丽、好胡风,这在杨坚看来是不可谅。
自己坚持汉化就是为了自家皇位稳如泰山,可是太子却好胡风,就废除了太子,改杨广为太子。
杨广并不像儒家所说的一样好大喜功、奢侈无度、残暴无比醉生梦死等等罪名,儒家把所有罪责全在按在杨广身上是不对的。
杨广在初期时候全力执行杨坚的政策,坚持汉化、打击军事贵族、打门阀。
他开拓大运河、大力开发南方、加大科举力度,想用寒门科举力量取代门阀,他征讨周边异族,准备消灭北方农耕国家高句丽。
可是杨广执行政策太着急,再加上国内门阀、军事贵族等等不会坐等慢性死亡。
所以就有了杨广征高句丽时前线打仗,后方军事贵族叛乱,全国地方豪强门阀鼓动百姓造反。
杨广并没有开始缓慢执行政策,而且想让军事贵族门阀和百姓互相攻伐,想消耗两边实力,可是并未如愿,加剧造成了隋朝也二世而亡!
朱元璋说:“标儿,这已经是两个大一统国家二世而亡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吸取了什么教训吗?”
朱标回道:“爹,两个朝代基本上丧失了自己的基本力量而亡的。
秦朝精锐被抽调到周边边疆,想以扩土开疆来继续维持军功制,可是太着急。
并未处理好自己内部事务,六国叛乱加百姓造反如火如荼造成了大秦灭亡!”
朱标继续说道:“隋朝基本力量是府兵,可府兵大部分是军事贵族和门阀的私兵,就想用周边异族来消灭私兵,用朝廷正兵监督。
可是门阀聪明,在朝廷大兵在外时叛乱,携裹地方豪强和百姓造反,也造成了隋朝迅速二世而
亡!”
“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基本力量要在朝廷手里,也要保证核心基本力量的忠诚,不能让豪强侵蚀我们的权力。
爹,我在5年前请你收养军中孤儿就是想未来保证基本力量的忠诚,孤儿他们肯定相对比别人忠诚!”
老朱说:“标儿,你做的非常好,想的也长远,小小年纪就如此深思熟虑,不愧是我老朱家的麒麟儿!
你放心,我会加大收养孤儿的力度,先从军中开始,等以后我们朝廷收入高了就扩充到百姓家的孤儿,最后行程汉朝的羽林军!”
朱标听见老爹这么说就感觉老朱不愧是大明开国皇帝,千古一帝,确实想到了点子上。
只要我们老朱家有皇家羽林军在,就不怕地方造反,确实妙!”
新人写作“求鲜花”“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