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姑

细雨斜风绕画楼,凭栏独立送清流。

暮色又添风偏冷,纸伞怎知素衣愁。

——佚名

中秋节又快到了。

孟姑站在桥头,把熬好的汤呈给一个个将要远行的人。

他们或悲伤,或喜悦,或面无表情。

在押差的看护下,人们有序的走到桥头,接过孟姑手里的那个碗,把里面的汤汁一饮而尽。

然后大家的表情就变为了呆滞,按部就班的越过桥头,向着河的对面走去。

河水寂静无声,已经很多年没有再奔涌过了。

桥头上挂着一架透出暗黄光亮的灯,灯下就站着孟姑。

孟姑机械般地重复着接碗、打汤、递碗、接碗的工作,桥头排队的人群从未断过,汤锅里的汤汁也从未换过。

一切都好像永无尽头。

“好想出去看看。”

孟姑这么想着。

孟姑向着四周看了看,没有看到隔壁家的那个小女孩。

去年中秋,孟姑曾拜托小女孩带了消息出去,转眼间又到了今年中秋,可小女孩还没有回来。

孟姑想了想,目光转向押差的方向,唤了一声。

“押差大哥!”

押差转过头,看了孟姑一眼,然后慢吞吞的走了过来。

“孟姑,有事吗?”

押差露出了笑容,不过这笑容在孟姑看来,有那么一丝别扭。

“能帮我向阎大人带个话吗,我想告个假。”

“这个,不太好办呐。”

“你也知道,现在很缺人,活都干不过来。”

押差一脸为难的说。

“可我好久都没放假了啊,我算过,差不多都有五年了!”

孟姑一脸失落,抬起头来,看着押差。

“五年来因为太忙,我也从没有离开过。虽然五年前的事我不太记得了,但这五年来,我还是在兢兢业业的工作的。”

押差瞟了孟姑一眼。

“嗯,我知道。我也在这里又待了一个五年,也没放过假。”

“唉!押差大哥,能不能帮我去说说,我真的想休息休息了。”

“再这么干下去,我辞职算了。”

孟姑满脸疲惫,泫然欲泣。

“又要辞职啊,这多不好。再坚持坚持嘛!”

押差轻笑了起来。

“什么叫又,你就说能不能帮嘛!”

“要不你顶我一会儿,我自己去说!”

孟姑撒起了娇。

“那怎么行!”

押差惊了一下。

“好嘛,那你稍等一会儿,我这就去找大人说说。”

押差转过身,背后传来孟姑开心的笑声。

“早去早回,等你哦!”

押差笑了笑,随后低不可闻的叹了一口气。

五年前也是这样啊。

押差向阎大人禀告了孟姑的祈愿。

大人说,还是照五年前那么办。

“能不能……”

“不能!”

阎大人语气坚决,铿锵有力。

“遵命!”

押差退出了大殿。

押差怕自己被调离了岗位,丢失掉过去的记忆。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押差被允许保留了记忆。

这样方便执行阎大人的很多惯有命令,而不用每次都教一遍。

押差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所以他必须保留下自己的记忆。

押差回到了桥头上。

“大人说了,把汤喝了,我就送你出去。”

“好嘞!”

孟姑高兴极了。

孟姑想到自己在这里已经五年了,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五年……”

孟姑端起汤碗,默默念了一句。

好像想到了什么,又好像没有。

头一仰,碗中的汤被一饮而尽。

孟姑不知道的是,在五年前,她也做过同样的事。

就像是另一种轮回,又回到了某个设定好的起点。

无休无止。

“大哥,这里是哪里?”

孟姑放下碗,问向一旁的押差。

“这里是你工作的地方,你的名字叫孟姑。”

押差面无表情,目光中有一丝丝波动。

“噢,我要在这里工作吗?”

孟姑有点奇怪,既激动,又想放弃。

为何要放弃呢,我应该不会放弃的。

孟姑这样想着。

“是的,好好干。这是别人都羡慕的稳定工作呢,不怕失业的。”

押差信誓旦旦的说。

“哦,这样啊。那我加油,大哥一定要多多关照我哦!”

“没问题!”

押差笑了笑。

孟姑看着押差的笑容,没来由的觉得有一丝别扭。

押差转身离开,回到了自己执勤的地盘。

他看向活力十足的孟姑,又看向桥头上排着的长长的队伍。

队伍里的人都很安静,按部就班的排队喝汤,然后按部就班的走向桥的对岸。

押差伸出手,在身边的大石碑上画了一笔,刚好补全了一个正字。

细细看去,这面石碑的背面已经画上了很多个正字,多的已经数不过来了。

“一入黄泉,此生奈何。”

押差低声喃喃。

孟姑微笑着收回碗,目送着喝下汤的客人走上小小的石拱桥,走向河对岸的迷雾深处。

迷雾中,星星点点的红色摇曳着,那是开了很多年的曼珠沙华之海。

红色点点,铺在了黑黑的幕布之上,不参杂半分绿色。

彼岸花开三千年,一年一年望相似。

不知今夕,又是何年。

孟姑收回了目光,再次打了一碗汤,微笑着递给了下一个客人。

“欢迎光临,请慢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