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不识春风趣,佳人常待暮雨晴,一点嫣然一点愁。
彩笔总含惆怅绪,才子不愿朝云清,一寸相思一寸收。
——铅、尘
月先生又做梦了。
在梦里,月先生排在长长的队伍中,亦步亦趋地向着桥头走去。
桥头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姑娘。
那姑娘手里拿着一个碗,从身边的汤锅里舀起了一碗汤,递给了排队走到她身边的人。
只见那人端起碗一饮而尽,然后面无表情的走上了石拱桥,向着桥的对岸走去。
队伍后面的人也重复了同样的步骤。
很快,就轮到了月先生。
姑娘拿起手中的碗,重新舀了一碗汤,向着月先生递了过去。
姑娘嘴角带着微笑,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气息。
“欢迎光临,请慢用!”
月先生惊醒了。
然后月先生沉默了。
月先生拿起身边的月饼,掰开来看,并没有看到纸条。
去年的中秋,月先生收到了一张纸条,纸条里带来了孟姑的问候。
但今年的中秋,月先生没有收到意想之中的纸条。
“又五年了啊!”
是啊,又五年了。
月先生抬起头,向着天空中的明月望去。
这轮明月,也照过五年前的自己。
但月先生眼中的明月,早已不是五年前的明月。
就像月下独坐的这个人,相比于五年前来说,更老了。
这种老去,不存在于外表之上,而是一种岁月的消磨。
消磨的,那好似永恒无度的时间。
一阵冷风吹来,吹动了月先生手中的红线。
月先生低下头来,看着这条红线,然后把它取了下来。
拾起脚下的两颗石子,月先生尝试着将它们系在一起。
不出意外的,再一次失败了。
月先生解下红线,重新的缠在了手腕之上。
他已经接受了这个不变的结果,面无表情,心中也毫无波澜。
就像当年上仙离开前说过一句话,月先生当时也并没有说什么。
“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
孟姑是花,月先生曾是陪伴花的叶。
只不过上古一别,花和叶再也没有陪伴在一起了。
月先生从怀里掏出一本书,细细的看了起来。
“玉帝-西王母,东王公-西王母,后羿-嫦娥,天蓬-嫦娥,天蓬-高翠兰……”
什么乱七八糟的,月先生心想。
随后翻到一页,上面写着两个名字。
“孟姜女-范喜良。”
名字之间,本应连接的红线早已断开,月先生也尝试过好几次,但违背不了天意。
天意如此。
神也无能为力。
月先生想了想,再次尝试了一下。
红线依然断了。
月先生手腕上的红线也更短了。
月先生回忆起,这跟红线曾经很长很长,延伸向黑夜的深处。
如今,红线仅仅缠绕着自己手腕短短两圈。
“快了,等红线用完,我就去找你。”
月先生许下愿望。
时间不久,又一个五年又快到了。
月先生手腕上的红线也已消失,他收拾好行装,面向天宫笑了笑,向着地底深处走去。
走着走着,月先生便昏了过去。
再醒来时,月先生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座石拱桥的桥头。
桥边立着一个姑娘。
姑娘正微笑的看着自己。
“欢迎光临,请慢用!”
月先生的大脑混乱,不受控制的抬起了双手,接过碗,把碗里的汤汁一饮而尽。
感觉到头脑瞬间清晰,月先生难得的笑了一下,把碗递了回去。
“谢谢你。”
虽然不记得什么了,但这碗汤喝下去,特别舒服,月先生也没有吝啬自己的感谢。
姑娘惊愕的看了一眼月先生,随后回了一句。
“不客气。”
月先生再次笑了一下,抬起脚步,向着桥的对岸走去。
黑幕之中闪烁着点点的红光,那是摇曳着的曼珠沙华之海。
只不过今日的花海之中,闪过了一抹绿色,随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
月先生的身影也消失在了对岸的黑幕之中。
姑娘思索着刚刚那个对自己微笑的人。
很多人走过都没有和自己说过话,刚才那个人是第一个,希望不是最后一个,不然,这里的人生真的很无聊的。
姑娘想了想,便不再多想,继续兢兢业业的干起了自己的工作。
而在另一边,月先生已经穿过了重重迷雾,走到了一个向上的台阶上。
月先生一步步向上走去,在走到终点之时,看到了一副石桌石凳。
坐到凳子上,拿起了桌子上的一本册子。
天下姻缘册。
细细翻去,好像明白了什么。
在遥远的天地之间,缓缓的伸出一根红线,伸到了月先生的手腕之边。
然后轻轻地缠了起来。
很多很多圈过后,月先生也数不清缠了多少圈了,这才看到了另一侧的线头。
月先生拿起线头,在册子中牵了起来。
“玉帝-西王母,东王公-西王母,后羿-嫦娥,天蓬-嫦娥,天蓬-高翠兰……”
签到这里,月先生伸手向着牵好的红线抹去,并没有抹掉。
尝试着用力拉了一下,也是纹丝不动。
“这么结实的吗?”
月先生感叹道。
很快,又到了第二年的中秋。
月先生掰开一个月饼,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
“这是我的漂流饼,你收了我的饼,就是我的人了,记得来找我聊天哦!”
落款之上,秀气的点缀着孟姑二字。
透着古灵精怪,又朝气满满。
月先生笑了起来,也写了一张纸条,放进了一个新的月饼之中,并折了一架小船,放在了明月下的河水中。
看着顺流而去的小船,月先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君有所愿,吾必应之。”
这是纸条之上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