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
朱元璋脸上的神情戛然而止,怎么回事,这一次的后世子孙怎么这么不懂事?
你们要好好地看清楚,天幕上放映的人物是姚广孝,不是咱朱元璋。
评价就好好地评,突然把话头扯到咱身上算怎么一回事,真令人生气。
尤其是,还拿咱与老四这混蛋玩意儿相比,老子不如儿子,这像话吗?
瞧见朱元璋这样子,马皇后先是抬起素手掩嘴轻笑,又抬起另外一只手温柔抚摸朱重八的后背,
在马皇后耐心的动作下,朱棣的情绪,一点点地得到了平复。
“妹子,你方才为何要笑咱?”朱元璋没有忘记,马皇后的第一反应是发笑,之后才有了其他动作。
他搞不懂,这个有什么好笑的。
停下手中动作,马皇后一双凤目盯着朱元璋:“重八,你有这样的举动,就表明你还在乎徐达他们这帮功臣。
你之后为何会挥动屠刀,其原因,或许正如后世子孙所说的那样,是为了朱允炆这小子铺路。
我会笑,只是因为高兴。”
“为何高兴啊。”朱元璋略带疑惑地说。
马皇后握住了朱元璋的手,语气依旧和之前一样:“天幕提前将这些事呈现出来,不就是让我们尽力避免?”
稍稍变换语气,拖长了语调:“难不成,你现在就有杀李文忠他们这些人的心思。”
大力地摇了摇头,朱元璋立即反驳:“咱可不是那样的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咱都不可能会对徐达他们动刀。”
随即,朱元璋看向下方的朱棣两人,发问:“你们认为,咱以后会做那种事吗?”
这种情况下,朱棣和朱标没有半分犹豫,两兄弟难得默契了一次:“当然不会。
爹与众多叔伯之间的情谊十分深厚,怎么会做这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
其他帝王会这般无情,但,爹是绝对不会的。”
倘若朱雄英、马皇后、以及朱标这三个对朱元璋至关重要的人,不先一步离世,洪武年间的大臣,存活率可能真的高很多。
“标儿说的话,咱自是相信。”朱元璋笑着点点头,有标儿这样的子嗣,实乃人生幸事。
唯一不足的是,朱棣这混小子和标儿站在一起时,咱怎么感觉,莫名有点碍眼?
而此刻,朱棣的表情慢变得僵硬,老头子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咱和大哥一起开口,
你的眼里只有大哥,我呢?
咱这么大的一个活人,直直地站在你的眼前,你就装看不到是吧。
不是不知道您偏心,偏成这样的,整个大明无数家庭里,还是很少看到的。
“老四啊,你相信咱吗?”朱元璋双手叉腰,晃悠悠走到朱棣跟前,一字一句地说。
朱棣:“.......”
不是,瞧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老头子,要不然你找个合适的时间,让太医院的那些家伙,给好好地看看。
合着我刚才的那些话,全都白说了,你一句子都没有听进去。
“相信啊。
您是咱的爹,不管发生什么事,咱都是相信您的。”朱棣咬着牙说道,内心里,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憋屈。
朱元璋靠近了朱棣,故意提高了音量:“啊?
你说的是什么话,再给咱说一遍,咱没有听清楚。”
做出这举动,朱元璋显然是有着很强的报复行为,老朱还记得,朱棣说的那句“你终于会说话了”,
可恶的小子,那句话的事,咱不会轻易地就这么算了。
用手拉了拉朱棣的衣袍,朱标说道:“四弟,不要太任性了,趁着爹如今心情不错,快再说一遍。”
朱棣:“???”
大哥你有没有搞错,我这一次真的是什么都没做错,你让我不要再任性,无理取闹的人,分明就是老头子才对。
朱老四的心里苦,眼下的场合,朱棣很明白,大哥有一点说对了,如今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再说一遍。
此刻,老头子的这模样,的确是没有生气。
小腹一收,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爹,孩儿相信你,是不会做出杀功臣这样的事。”
朱元璋绽放出笑容,乐呵呵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四,你终于会说话了。”
当时发出的子弹,如今正中眉心。
朱棣愣在原地,老头子一天到晚的,果然是没憋好事。
“谢谢爹的夸奖。”朱棣低下头,语气深沉地说道。
忍,这一次我忍了,反正事情的开端,是因自己而起。
像摸狗一样,摸着朱棣不多的头发:“你的这头发,倒是比某些东西摸起来还舒服。”
本来朱元璋是想野犬,转念一想,朱棣是野犬,那自己不也成了同类?
把用词说得模糊点,这样子做,还能避免很多事。
仿佛是习惯了的朱棣,尽力岔开话题:“也不知道,这姚广孝结束后,哟又是哪一位出现在天幕上。”
朱元璋好像是心有所感,嘴巴一动,对站在殿门口的太监挥挥手:“快,你将李景隆请到坤宁宫。”
如果没记错,李景隆如今还留在南京城,正好与他详细地谈一谈。
“叫九江过来做甚。”马皇后问道。
朱元璋马上回答:“妹子,咱有一种感觉,之后的画面,还会出现九江的信息。
这样做,也算提前准备。”
瞧见朱元璋这样说,马皇后不再多语,反正不是太大的事情。
随后,朱元璋终于再次坐回到椅子之上,等待下一位人物的放映。
正德年间
朱厚照的整个身子都在剧烈抖动,看上去,有种抑制不住的兴奋。
站在身后侍奉的刘谨,眼皮子一阵跳动,陛下这是怎么了?
难不成,又要开始了!
“狗东西,朕问你...”朱厚照高声地说道。
听见声音的刹那,刘谨保持着高度的精神集中,说道:“陛下,什么事?”
之前的一次,因为没有回答好朱厚照的问题,刘谨心里还是稍微有点自责。
自己最重要的事,就是侍奉好陛下。
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要往后放放。
“算了,问你也是白问,你继续给朕捏肩。”朱厚照对刘谨这太监,没抱多大的希望,随口说道。
“诺。”
刘谨恭敬地回答,没有多言,在陛下面前,自己必须保有绝对的服从。
实际上,刘谨心里面在想,看来以后还是要想个办法,让陛下好好看看咱的能力。
朱厚照盯着天幕上,后世子孙对姚广孝的评价,缓缓说道:“朕以往看的记载,果然是没有错。
姚广孝这个人,做事纯粹,不计后果。
当功成名就之后,回首往事,朕相信姚广孝心中一定没有后悔的想法。
像他这样的人,一旦决定去做一件事事了,就会抱着所有的信念去完成。
世间上,这等人才少之又少!”
听着朱厚照的这话,刘谨嘴巴一动,本能地想要献殷勤。
不料,朱厚照又说:“遍观如今的大明,唯有朕,才和姚广孝一样,拥有一颗纯粹无暇的决心。”
刘谨心里一跳,这句话,陛下之前就已说过。
再次强调,莫非陛下是要准备进行什么大动作吗?
往上举起手,显露出一往无前的决心,朱厚照高声道:“姚广孝当年造反的原因,只是为了造反,再无其他心思。”
“以朕这地位,自是不可能行造反一事。”
刘谨嘴角一抽,这岂不是说,要是陛下舍了皇帝身份,还真的做出造反的举动?
只见,朱厚照说道:“朕要做的事,必然震撼无数大明百姓之举,朕要让所有的百姓,深深记住朕。
朕还要继续发兵,对所有不服大明的地区,发起进攻。
大明武德充沛,不惧任何人!”
此时此刻的朱厚照,心里面只有一个想法,要把大明打造成最为强大的一个王朝,其将士的力量好远超汉唐。
太祖、成祖皇帝他们没有做到的事,他们没去做的,朕要一一地完成。
“呼!”
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朱厚照只觉心潮澎湃,忍不住再次往天幕上看过去:“也不知,下一个又是何人,会出现在天幕之上。”
当朱厚照的话音一落地,天幕上的画面,再一次开始了变换。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才华,受到过开国皇帝的诸多赞誉。
此人相貌出众,一出现,便是会在第一时间,吸引不少女子的注意力。】
【此人喜好读兵书,然,其领兵作战能力,让人猜不真切。
他的那几场战役,究竟是故意为之,还是其真实实力,谁也不可知?】
【另,此人还有个比较有名的名号——“大明战神一代目。”】
悠哉悠哉看着天幕的明武宗朱厚照,在大明战神这几个字浮现时,大大的眼睛一瞪,一抹无法言说的复杂表情也是很快出现。
大明战神一代目这几个字,几乎是明晃晃地告诉了那人的身份,以朱厚照不太聪明的脑子,很快地猜了出来,
此人,毫无疑问就是李景隆。
现如今,大明战神这名号只有两人获得过,一个是李景隆,另一个则是朱祁镇那傻东西。
排除朱祁镇之外,这答案,根本是没有多少悬念。
幸亏太宗皇帝打仗时,遇到的人是李景隆,倘若碰见其他的名将,想要获得胜利,无疑是极为困难。
脑子里显现出,关于李景隆的信息,朱厚照放松心态,这下有的看了。
永乐年间
朱棣乐呵呵道:“九江这家伙,天幕上的介绍,也都和其他人有着极大的区别。
大明战神一代目,这几个字光是听着,怎么还感觉有点子好笑呢。”
大手一拍,朱棣象征性地往下看了一眼:“你们都好好地看看,这天幕上的人是谁,不用咱多说了吧。”
此言一出,朱高煦等人一起现出同一个表情,他们当然清楚,天幕显示的人是谁。
朱高煦仰起头,大咧咧地说:“老头子,你就尽管放宽心,我们明白。”
暗暗地瞥了朱高煦一眼,朱棣没有过多言语。
朱棣自认,自己不是个随意殴打孩子的人,这一次就由着朱高煦说说,反正老二也是没有说错。
等到下一次,再结算到一起,好好地收拾。
东汉末年
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羽,扫了一眼天幕,便又继续训练刀法,一点儿也没有想继续看下去的迹象。
“二哥,你怎么不看,这次出现了大明战神,一定好看。”张飞向关羽招招手,邀其一起观看。
“不想看。
三弟,我所料不差的话,这一次的人物应该是个名为李景隆的人。
率领五十万的将士,连一个藩王都无法捉拿,这种人的事迹,多看无益。”
很显然,关羽不是不愿意看天幕,而是不想看李景隆。
可想而知,李景隆这人,在关羽心里已是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二弟,多看看也是无妨,不碍事。
我们或许还能从李隆基的对手身上,搞清楚很多领兵之道,如此一来,以后面对不少事,其获胜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刘备走到关羽身边,伸手在肩膀处拍了拍,语气柔和令人倍感亲切。
听到这样一席话,关羽放下了手里的青龙偃月刀,郑重地说道:“大哥说得极是,我这就听大哥的。”
一旁的张飞,不由得在心里想:大哥果然是大哥,就这么轻飘飘的两句话,就让二哥改变主意了。
踱步悄然走到两人身边,和他们一起观看天幕。
大秦
嬴政若有所思,随即看向面前的蒙恬:“天幕的人物,你也应该猜出来了吧。”
闻言,蒙恬点了点头,回答道:“陛下,这答案显而易见。”
君臣两人相互对视一眼后,一同发出剧烈的大笑。
“你有没有觉得,李景隆和赵国的一个人很像,他们的战绩,可以说没有差别。”嬴政敏锐地发现了双方的共同点,发问道。
“赵国?”
蒙恬嘴里呢喃,脑子里灵光一闪,激动道:“陛下,莫非你说的是赵括?”
“没错,就是赵括这家伙。”嬴政回答道。
蒙恬继续说:“那,接下来的天幕画面,一定会很好看。”
永乐年间
一处酒楼
李景隆不想再看天幕了,幼小的心灵,仿佛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力。
“我做的那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为什么会出现在天幕上,这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把手里的酒盅放在桌子上,李景隆正欲再次斟满时,上方的天幕大放异彩。
【此人,正是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永乐帝朱棣靖难成功后,而当时的李景隆,居班列之首,地位远超诸多靖难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