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金本位

随着时间迈入隆武二年,也就是1870年之后,国际贸易愈发繁荣。

明英、明美、明法贸易激增,白银的贬值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

虽然说控制了墨西哥后,白银产量在下降,但美国的采矿业却是越来越成熟,国际银价不断下跌。

“截至月底,伦敦的交易所传来消息,金银兑换比已经跌到了一比十七,速度还在加快!”

龚橙拿着文件,对着内阁大臣们,尤其是皇帝述说着:“金银复本位,已经不合时宜。”

“臣议,可全面进行金本位!”

“怕是不好吧!”保守派代表匡源摇头道:“就算是按最低的来算,我国流淌的白银以十亿计,民间习惯用白银了,一朝更易,怕是会出乱子!”

这时候,冯桂芬却出口支持:“我却认为,民间可一分为二来看。”

“普通百姓习惯用铜钱,铜圆,而商贾们却乐意用白银。”

“众所周知,无商不奸,其如此狡猾,岂能看不到白银的贬值?”

“海关的动作,反而是打草惊蛇了!”

这里说的海关动作,指的是泰亨元年时,皇帝刚即位不久,就立马命令海关减少白银进口,缓解白银贬值的压力。

但这个却是应急之举,这两年来效果已经不明显了,反而暴露出白银贬值的趋势。

民间的黄金价值不断攀升。

“就算如此,对于朝廷经济的创伤也是极大的!”匡源仍旧不认同。

“这般!”曾国藩又和稀泥了:“可以用龙元来回收白银,保持龙元价值不变,同时也可向国内外普及龙元。”

“然后再用黄金来标志龙元,省得再贬值了!”

龙元之前的价值,是一龙元等比例兑换一银圆,白银贬值,那么龙元也就贬值。

即一英镑等于四龙元。

而龙元的标志,不再是一两白银,而是一龙元,也就是四分之一英镑。

一英镑即7.3克黄金,那么一龙元就是1.82克,略高于美元的1.5克。

“那么,就得换新纸币!”

朱敦汉高坐龙椅,镇定自若道:“会不会太麻烦了?”

“陛下,无须换钱!”曾国藩细细道:“其价值未变,只是从白银换成了黄金即可!”

“朝廷哪有那么多黄金?”匡源再次提出了异议:“白银很多,到黄金却少,人家要是兑换不出,龙元岂不是失信于人?”

龚橙走过来,淡淡地笑道:“首辅多虑了,昔日美国南北内战,一次性开发了20亿美元,还有大量的绿币,但却未遭受任何的挤兑。”

“即,其约束了兑换黄金的份额!”

“普通人每天只能兑换十龙元,也不过十八克,半两左右,安全的很!”

“就这样办吧!”朱敦汉下定了决心:“朝廷的币值虽然混乱,但龙元却是定海神针。”

“这是一次以黄金标记,想必普及藩国必不成问题!”

“朝廷须做好准备,就以十亿龙元为准吧!”

虽然龙元已经成为了主流货币,但民间币值依旧混乱。

如铜板,铜圆,银圆,乃至于碎银子,依旧遍地都是,人们大多习惯了。

龙元想要统一天下,还远着呢!

“商业部严令各大银行,必须要兑换龙元!”

朱敦汉沉声吩咐道。

“是!”

历史上,满清的就是继续使用银本位,结果在1870年后,随着各国相继使用金本位,白银的价格一跌再跌,而中国成为了世界白银的最大使用国。

说句不好听的话,当时的中国就是白银垃圾场,各国都把白银运到中国去,然后购入各种产品或者黄金。

结果短短三十年里,白银和黄金的汇率就是直接翻倍还多,达到了一比三十五,中国也是承担了大量白银流入而造成了通货膨胀。

以至于都是说清末财政宽裕,实际上换算成黄金,财政还不及乾隆时期的购买力呢!

涉及到了金本位,朱敦汉也依次对金融机构进行改革。

大明钱庄更易为大明银行,不再对银行、钱庄进行监管,而是成为给军队、官员发行俸禄的官方银行。

成立大明中央银行,为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保管各大钱庄、银行的储备金。

大西洋银行不变,负责经营海外资产。

成立皇家银行,负责管理皇室财务。

四大银行,将是大明的金融支柱。

四大银行都具有纸币的发行权。

这一次动作之大,立马就震动了整个大明的金融圈。

在四大银行和朝廷的推动下,民间显得波澜不惊。

毕竟价值不变,照样能付钱、交税,根本就反应。

不过国际市场上,白银的价格受到大明确定金本位的影响,瞬间是跌破了一比十七的区间。

而估计跌破至一比二十,也就几年的时间了。

民间资本活跃,有钱有势的人早就提前派人用白银兑换了大量的黄金,甚至大批量的向海外兜售白银。

只有普通人遭受了痛苦。

老李一大早就来到银行排队,准备将手里的铜圆、银圆换成龙元。

殊不知,他刚到银行,就面对着长龙。

“乖乖!”他仰着头,满脸惊叹。

他的脑海中回荡着昨天主家的轻飘飘的一句话:“有点闲钱就去换成龙元吧,留在家里就不值钱了!”

对此,他万分信任,起了个大早就赶过来了,谁知道依旧晚了。

“老兄,你来迟了!”这时,身前的一位汉子低声道:“那些达官贵人的仆人,早就提前三五天换钱。”

“咱们这些有些关系的,基本上都在这两天换!我半夜过来,才排到些呢!”

“至于那些普通人?”男人摇头道:“至今还蒙在鼓里呢!”

一群人排着队,老李愈发急切了。

前阵子他存了10块钱,家里只剩下几块零散了,也不知能不能换。

果然,一个大嗓门喊道:“10块钱以下的就算了,别浪费时间,有这点闲钱就多买点金子存着吧!”

这下,离队的人就超过了一半。

老李无奈地揣了一兜的碎钱,离开了银行。

刚出门口不久,就碰到了一个流动小摊,只见许多离开银行的人围了过去。

一个伙计,穿着体面,一席白布上写着四个大字:阜康银行!

伙计高声道:“诸位,我阜康银行的财东是徽商,从来以仁义为先,与其他的银行、钱庄不同,我们银行的最低储蓄为一银毫!”

“换算成龙元,也就是一角;铜钱就是十个大子!”

“如果不想储蓄,想要兑换成龙元,则无限制,哪怕只有一个铜子,也是可以的。”

这一下,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这是真的?”老李一惊,忙不迭走过来问询。

“当然!”伙计笑道:“我们阜康银行,在整个上海市有五家分行,苏省、徽省的分行也在开设之中!”

“言出即行,绝对不会乱说,不然岂不是砸了买卖?毁了徽商的名声?”

听到这番话,众人露出了笑容,让其指路,来到了阜康银行。

与普通的银行不同,阜康银行采用的木制地板,门槛低,只有区区的半寸,接近于无。

而且,在门口,还煮了许多的茶水。

领着木杯就能喝茶。

虽然是普通的碎末,但对于许多人来说也是上好的茶水。

老李眯着眼睛品尝着:“这是雨后龙井的碎末,味道不差。”

而那柜台,不再是高高在上,而不过四尺高。

前头还安排了个小凳子,让客人坐着。

比起高高在上的其他银行,这里简直就是平易近人到了极致。

虽然这些玩意儿花里胡哨的,但是老李却是重利的,一口喝完茶水,怀着忐忑的心情排队。

等他来到柜台前,从口袋中掏出了一堆铜圆、银毫等碎钱,他不时地看着柜员。

这时候他生怕对方不收。

“一共是五块零三角,您是想换成龙元,还是存起来?”

柜员是个年轻人,看上去还是个学徒,嘴唇挂着青须,满脸稚嫩,态度极为亲善。

老李一时间竟然感觉到平等,甚至是在上风。

他心中满是不可思议,颤抖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问道:“能存一块钱,剩下的都换成龙元吗?”

“我只是需要钱,要付房租了,茶水我可以付钱……”

他连忙解释道。

而柜员则笑道:“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本分。”

旋即,柜员开出了一个存款单子,以及四块三的龙元。

存款单子就跟其他的银行一样,注明姓名、来源、时间、地点,以及储蓄的金额。

按照大明的特色,大拇指沾染了印泥,按在合并的两张存单上,作为骑缝章。

这在如今,已经属于顶级的保密措施了。

看着手中的存单,以及那四块三的龙元纸币,老李一时间难以置信:“真不用我付茶钱?”

“这是我们的特色,您收着吧!”

懵懂的走出银行,他回首一望,阜康银行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行云如流水一般的四个字,此时如此的让人亲切。

借着龙元改制的便利,阜康银行正式开业,直接弄了个开门红。

仅仅是三天时间,整个上海市就有二十余万百姓进行兑换和储蓄,储蓄金额达到了五十万龙元。

这对于新生的阜康银行来说,不亚于一场大跨步。

大掌柜黄自元汇报着情况:“据估算,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月内,我们阜康银行至少能吸纳两百万块。”

“这在上海特别市,也是位列前茅。”

“只不过比起其他跨省跨府的大银行,我们阜康拘束在上海,规模小太多,为今之计,就得大肆扩张,新建更多的分行,至少要遍及安徽、江苏,浙江三省。”

在上海,大银行的吸储基本在五六百万左右,毕竟人口总量在这。

同时,吸储太多,却是要付出利息的,一旦无法放贷出去,那么光是利息就足以让人赔本。

像是顶级大银行徽商银行,吸储七八千万也不怕,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徽商作后盾,可以贷款给那些徽商。

逾期不还的风险也低。

哪个徽商敢做这样的事,日后就别想做生意了。

不过,如今吸储多确实是件好事,尤其是对于新银行来说。

胡雪岩点点头:“这个道理自然为真。”

“咱们徽商,虽然比不过晋商的进取和海商的冒险,但是精明却一点都不差。”

“咱们这异军突起,买卖赚大发了,人家自然会过来拜访,到时候摆酒、唱戏、聊天。”

“怎么着也给你说的难为情,不好意思,让他们加入进来!”

胡雪岩摇摇头,苦笑不止:“当然,这只是表面功夫,就算咱们不喝这酒席,人家也得加进来……”

黄自元笑道:“话虽如此,等闲两三个月其必然弄不好,毕竟咱们船小好掉头!”

忽然,他为难道:“东家,这么多的储钱,可怎么贷出去?”

胡雪岩笑道:“我的一些好友还是挺多的,利息低些,总是能贷出去,再不济,也能买国债,不会亏本的。”

离开了阜康银行,老李松了口气。

有了龙元,他算是安心了。

回家前,他准备买串冰糖葫芦给两个女儿。

“怎么要一个大子,你要钱要疯了?”

拿着葫芦串的小贩苦着脸道:“我葫芦张哪是这样的人,街坊多年,你也是知道我的。”

“实在是如今物价涨的厉害,山楂和糖都涨价了,我拿铜钱去买,人家不要非要龙元。”

“我厚着脸皮求了好久,涨了几成价才买回来!”

“你们要是给龙元,我就收八厘!”

许多围观的路人,本来蠢蠢欲动的心也顿时平静下来。

一个大子,即使在物价高涨的上海,也不是个小数字。

“真是八厘?”老李拿出了八厘钱。

八张一厘纸币,手指长,一寸宽,绿色的颜色颇为显眼。

“当然!”葫芦张忙收起,无奈道:“最近也不知怎么了,都要龙元,铜钱和银毫都不值钱了!”

“真是的,一改革就涨价,最受苦的就是我们这些穷人了……”

拿着冰糖葫芦,老李也叹了口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