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治倭

光大三年(569年)五月十九。

建康,台城,宣明殿。

陈帝陈伯宗高据宝座,俯视着御案之下垂首站立的“老朋友”,倭人献捷使者苏我马子,良久,才缓缓道。

“卿之家中可有未嫁姐妹?”

苏我马子微微抬首,却不敢去看皇帝的目光。

先前在太极殿中,陈国皇帝已赦免了他苏我家与倭王家抗御天兵的罪状,还宣布了对陈军征倭将士的封赐,可对于苏我家与倭王家要如何处置,却始终未置一词。

他先前一直拿不准皇帝在朝会之后,特意召他来此的真正态度,心中时时不安,此刻闻得皇帝如此相问,只以为这是皇帝将要酬功苏我氏的信号,一时竟激动不已,但听他颤声道。

“禀至尊,臣有一妹,恰为芳龄,欲与倭王家女一同献于建康。”

陈伯宗见他模样,知他是错会了自己心意。

先前在大殿之上,苏我马子声言请改苏我氏为汉姓苏氏,并请献倭王女额田部于建康时,他只留了句,且候中书裁夺的旨意,便不置可否。

这倒不是他有意威吓这前来“投诚”的倭国小臣,只是于群臣面前,由他亲自出面处置此事实在颇为不妥。

征倭的陈军大都来自平乐二州,往后必定大半都要归家,陈国要想长治倭国旧土,就不能学后世永乐征安南时的一灭了之,而是要想办法尽可能的与当地势力合作。

一场平叛大战,他打得起,大明也打得起。

可若是连续打上十场,他得亡国,就算是大明也得财政崩溃。

是以,对于苏我氏与倭王族,他不能杀,必须要抚。

只是,他明白建康的群臣百姓不会这么想,远在天边的倭国,对他们而言,只是个存在于传说中的蛮夷小国罢了。

他这个皇帝若在朝会之上对其太显亲厚,恐要徒增非议。

毕竟,太掉价了。

苏姓须得皇帝来赐,王女自有宫中来索,哪有任尔远国小臣于赏功大朝会上请、献的道理。

不过,陈伯宗自己很明白倭国四岛对陈国未来的重要性。

当抚则抚。

是以退朝之后,他还是将苏我马子召至了自己平日里办公的偏殿。

他抬起手指在膝上轻轻敲了敲,道。

“朕欲赐苏我氏夏姓苏氏。”

苏我马子闻言大喜,改姓是苏我氏为了向陈国朝廷靠拢交出的一张投名状,皇帝既然愿意赐姓,便说明陈国已经接受了他苏我一族的投效。

有了皇帝这句话,他苏我一族至少不必担心,被已经攻灭倭国的陈人过河拆桥了。

“小臣代苏氏一门叩谢天子赐姓大恩。”

眼见着苏我马子伏身阶下,陈伯宗面上为他的知趣浮出一抹笑意,并未制止他的叩拜,只又道。

“任将军为苏卿之父请宣尉使职,朕意从之,使卿家世镇倭土,富贵无绝。”

苏我马子闻之,愈加叩拜称谢不止。

哪知陈伯宗的下一句话,却叫他的举动几乎僵住。

“侯公亦为故倭王求宣尉使职,侯公功大,朕亦有心成其请,其女既献建康,虑卿家之功,苏卿亦遣姐妹一人于建康,朕为卿家寻一佳婿,如何?”

好在多年过去,现今苏我马子虽年不过二十三,却也早已不是天嘉年时,那个不通人心的政治新手了。

他明白陈国皇帝如此处置的用意,皇帝想要在倭国旧土上留下苏我氏与倭王族的势力相互制衡。

至于官面上,则是留下任忠与侯安都相互制衡。

而后,苏我氏便要跟从任忠,倭王族则要惟侯安都马首是瞻了。

就他所知,任忠乃是皇帝亲旧出身,苏我氏能跟从他,显是皇帝念在他家于征倭一役中,及时反正的恩遇。

心中庆幸之下,苏我马子再度称谢。

“至尊宏恩,小臣铭感五内,苏氏上下必为至尊永守东土安宁。”

苏我马子没有问皇帝要将他的姐妹嫁与何人,那不是他这个新附降臣应该问的。

只要保住苏我氏在倭国旧土上的利益,他此来建康的目的便达成了。

陈伯宗也丝毫没有要为他解答的意思,只又问道。

“朕闻额田部乃卿姊与故倭王志木之女,容貌端丽胜于常人,不知其言信否?”

苏我马子自然知晓自己这位外甥女的样貌算得出众,只是此间皇帝既已挑明了要用苏我氏制衡倭王族的心思,那他于情于理都不能再说额田部的好话。

苏我氏要想未来能够活得如鱼得水,就必须与倭王族切割。

过去苏我氏与倭王族疯狂通婚深度绑定,是因为要靠倭王的权势来维持利益。

不过现在却不必了,眼下倭国四岛的天,便只是面前这位陈国皇帝。

“禀至尊,倭人貌鄙,额田部在倭境虽称艳丽,臣窃以为尚不如建康市中一常俗女子,未足搅扰天听。”

见苏我马子与倭王族切割如此之快,陈伯宗也便熄了要见一见那位后世闻名的推古女天皇的心思。

只要他运筹得当,若干年后,未来的倭国四岛自会成为如同江南一般的郡县之地。

这世间再不会有什么“治天下大王”了。

“也罢,苏卿且退,于城中稍息几日,海东之事,不日自有中书定夺。”

陈伯宗抬眼看了看殿中侍立的宦者,那宦者会意,便来引仍旧谢恩不止的苏我马子离去。

待得二人远走,他才将压在一堆奏疏之下的一幅舆图抽了出来。

那图上所绘的乃是原倭国的筑紫(今九州岛)、淡(今四国岛)、大倭丰秋津(今本州岛)三洲之地。

目下,那筑紫洲上已写下了“瀛州”二字,大倭丰秋津洲的西段上则写了“苏我”二字,中部又写了“海东经略”、“倭王”等字。

陈伯宗思索着,仍旧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并未采纳侯安都的谏言,将倭王族安置在西,苏我氏安置在东。

这种处置并非不好,只是他不想让这块土地变得太乱,齐上皇高湛已死,北齐乱政将日胜一日,陈国的战略重心还是得放在逐鹿中原之上。

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陈伯宗一面用笔墨在那大倭丰秋津东面,后世称为关东平原的地方画了个圆圈,一面口中喃喃道。

“两虎相斗必有伤,三分形势方为鼎。”

“往后东海的宁静,便要靠你一分力了。”

但见那圆圈之内,赫然已多出了三字。

“陈叔宝。”

光大三年五月十九。

帝见倭使苏我马子于太极殿,倭使请易姓献女,帝不答。朝罢,见倭使于偏殿,倭使对答数言,深悟天恩,涕泗以出。

五月二十三。

诏以故筑紫洲为瀛州,置郡县土司等如内地,以故倭国土西置广宁宣尉司、中置海东经略府、东南置和宁宣尉司。

赐倭人苏我氏为苏氏,赐苏我稻目夏名苏禾,赐苏我马子夏名苏远,以苏禾为广宁宣尉使,授二等归义侯,命苏远入国子寺就儒学,复征苏氏女入建康。

赐故倭王族姓和氏,取和平安宁之意,赐故倭王志木夏名和林,其子女亦各有赐名,以和林为和宁宣尉使,授一等顺义侯,削倭王名号,收故倭国传国之器入建康武库,征和林二子入建康就儒学。

以灭倭国之功,进征东将军侯安都为一等桂阳公,进安东将军任忠为二等岳安伯,其将萧摩诃、冯慎等各有封。

又以任忠为都督瀛州军事,兼海东经略副使,侯安都为海东经略大使。

五月二十五。

征安南将军程文季入朝。

六月初六。

安成王世子陈叔宝在都中,帝征入宫,密其言谈,叔宝垂泪出。

是日,诏以叔宝为食五千户弘文王,领二千户江户县侯,于故倭国东境置弘文郡、江户县侯国。

六月初九。

发府库钱,募江南贫人万余为兵,使安南将军程文季等训导之。

六月二十五。

使弘文王陈叔宝纳和氏及苏氏女,百官以夷人配天家不吉,一时竟群议汹汹,或言皇帝欲以夷女恶安成王家,群议乃熄。

六月二十八。

诏选建康大族女配弘文王为正妃,诸家以江户绝远,应者寥寥。

七月初一。

诏以龚氏女为弘文王叔宝妃。

七月十二。

置护虾夷校尉护弘文郡以东,以安南将军程文季为海东经略副使、护虾夷校尉、弘文郡守。

七月十五。

命弘文王叔宝就藩国,使海东经略副使督兵万人护送之。特旨于弘文郡中新置县侯国五,各领五百户,皆封之弘文王叔宝,命其以一王领六国,以示优渥。

七月十八。

弘文王叔宝就藩国,出建康,望都门三泣,始登舟。

——————

北周建德二年(569年),七月二十二。

前时,北周凉州总管杨坚击破吐谷浑,据西域之鄯善、且末。时西突厥室点密可汗威震西陲,西域诸国皆仰其鼻息,杨坚因遣其长史高颎西入突厥,欲求室点密之亲好。

其日,高颎至室点密牙帐,恰遇泰西拜占庭国使者同至,遂与言谈,竟甚相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